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小班幼儿“语美结合”三步曲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alo 感谢 halo 上传 0人参与

     小班幼儿知识经验有限,思维具体形象。但他们喜欢借助绘画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所以可以说绘画是幼儿的“第二种语言”。我们在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大胆表述的机会。“语言、美术相结合”的综合效应便是“想了会说、说了会画、画了会赏、赏了会读。”慢慢地便形成了美妙独特的三步曲,即“画前想、画中赏、画后读。”
一、画前想
     “想”是“说”的内部表现。画前想侧重于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创造的能力。幼儿具有不受常规约束的丰富的想象力,经过适当引导就能表现出来。在实践中我发现,“画前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想画”氛围。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又极易转移。让他们想一分钟可以,但要想五分钟、十分钟就显得困难了。在这一症结上,我大胆尝试,从“宽松、愉悦”这四个字出发,不断变换幼儿“想画”的方式方法,让他们在感到新奇的情况下,打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想个没完没了。如:在想象画《池塘里的世界》中,我带领幼儿围在幼儿园的小池塘边,边观察池塘里的倒影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还有谁也会跑到池塘里去玩呢?它们是好朋友吗?如果下雨了该怎么办?……”这些问题虽简洁但具有启发性,而且还适合小班幼儿的口味。你想:这群孩子在春风拂柳的日子里,和小伙伴围在池塘边,还会有谁沉默不语呢?叽叽喳喳的完整语句不断地从他们嘴里流淌出来,那时的想象是最真最美的。又比如:在设计画《房子》中,一位幼儿的稚嫩言语给了我无限的启发:“老师,我设计的房子只能想,不能说出来。”“为什么?”“我设计的房子最漂亮,说出来了小朋友要跟着画。”为了充分尊重孩子的绘画意愿,我把公开化的“想”变成了“秘密想。”让幼儿把他所想的设计意图对着我的耳朵悄悄说出来。也许是这份神秘而亲昵的举动触发了幼儿的天性,他们显得格外兴奋。有的闭目想;有的双手托着下巴想;甚至幼儿趴到桌子上去想……想好了就来和我说悄悄话。而我除了积极赞同他们的想法外,还会微笑着提出几个小建议,以“那就更好、更奇妙了”来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议。幼儿在这自由“想画”地过程中能获得满足感和绘画地激情,也便于幼儿在所想的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作为绘画表现的内容,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抒发情感。“想”画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绘画活动中来,插上想象的翅膀,将童心、童趣从笔端表露出来。
二、画中赏
     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在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五个环节调整为“画前想、画中赏、画后读。”而“画中赏”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因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应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这一理念也带来了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我们教师往往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才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致使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有独特之处的作品,往往只有“被欣赏”的份而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在幼儿的创作活动中就引导幼儿边画边欣赏同伴的每一种独特表现法。把这种独特及时地广延开来,并在其他幼儿的手中变成另一种独特。例如:在音乐游戏画《小金鱼》中,我并未提醒幼儿金鱼应向四周游动。而在幼儿自由绘画时,我惊奇地发现一位女小朋友画的金鱼正向四个方向游动,而其他幼儿的金鱼不是都朝上,就是都朝下。于是,我让幼儿都围拢在小女孩的身边,请她说说金鱼为什么要这样游?她大方地说:“老师说过,小朋友做游戏时不要到人太多的地方去,要和小朋友撞的。如果金鱼都往上面游,也会撞在一起的。”听了这番话语,我首先带头鼓起掌来。其他幼儿似乎也一点就通了,继续绘画时,他们小心地在空余地方让金鱼朝其他方向游动。这样一来,整个画面就“活”了起来。如果我在所有幼儿都完成作品之后再来推崇小女孩的独特表现,那不就显得太晚了吗?而让幼儿都照着小女孩的画再来重新画一张,既浪费时间精力、又失去了“独特创造”的意义。
在“画中赏”中,我还注重其随意性。特别是当幼儿绘画有困难时,我便提醒他们随时都可以在教师内走动,去欣赏、观察一下同伴“正在画的画。”并鼓励他们要大胆交流。等获取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幼儿再绘画时,就显得容易多了。也许有人要问:“这样做不是每个幼儿都画一样的画了吗?”怎么会一样呢?每个幼儿都是其独立的个体,就是画同一个圆,也会画出“椭圆、大圆、小圆”之分。是的,我们很多老师常要求幼儿画的“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小班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的“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大变小、红变绿、左变右等等。
     “画中赏”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创新的愿望。我们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同伴面前显示其才能。要尽可能的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亮点。不要片面的总把那几幅好画贴于黑板上让幼儿欣赏。我们所表扬的要把“想法”占主位;而“技能”则占次位。例如:在绘画《美丽的花》中,有一个幼儿虽然画的不太美,但他却画了一个“黑太阳”。我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他说:“天上就要下雨了,太阳就变成黑色的了。”我和同伴都给了他掌声。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三、画后读
     在“语美结合”中,“画后读”是其最重要的环节。“读”是“想、画”的外部表现,每一幅都充满着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和利用,不仅要理解童心、更要融入童心,从童心的角度去欣赏每幅画。不追求完美,而要赞赏幼儿的点滴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画后读”不仅能使幼儿的情感用语言来得到更深一步的发泄,还能使教师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述,并接纳孩子独特的表现方式。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更使他们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往教师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往往以画面整洁、“像”为标准,或以自己对色彩和构图的审美要求为标准,而很少考虑幼儿的内心感受。但只要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使孩子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愉快的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就不难发现,从孩子自己嘴里读出来的故事是那么美、那么真。例如:在人物动态画《爬长城》中,有位幼儿的画面实在很模糊,只是能隐隐约约的看出人的头和身体,而且还是平躺着的。但他根据画面读出来的故事却让人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个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去爬长城,长城很高很高,小朋友爬到上面累死了,就躺在长城上睡觉。”是呀,谁说爬到长城上就一定要举手欢呼呢?小朋友人小。爬得累了休息一下,孩子的想法完全合乎情理。在“读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引导幼儿用完整句“读”出来比幼儿绘画结果的“像”与“不像”更为重要。
     “画后读”在实际操作上受一定的时间限制,往往在十分钟内只能请几位幼儿来“读画”。很多孩子只有“听”而无“读”的机会。于是,我在小班初期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与同伴结伴或结群来相互“读画”、“听画”。使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读画”习惯,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开口“读画”的机会。现在,只要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一完成,他就会很自然的去找好朋友,互相“读画”了。在此基础上,我更进一步地引导幼儿去读同伴的画。真是人有千秋、事有百态,别看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就如上面的例子,另外一位幼儿把他的画“读”成了这样:“有一天,小朋友不愿意跟爸爸妈妈去爬长城,妈妈打了他的屁股,他躺在地上哇哇大哭。”听了这番表白,我们能猜想到这个孩子肯定经常被妈妈打屁股,生活的亲身经历成了他独特的翻版,真是绝妙。
     “读画”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便是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的审美观点也转变一下。并请家长把孩子的“读画”内容记录下来,附在画纸上,再把它张贴在“家长园地”中,供其他家长欣赏,成为一个榜样。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孩子读画的质量,还能让家长也了解一下幼儿园所研究的“课题”。家园配合始终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
     绘画是幼儿的“语言”。教师应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运用绘画这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使他们的情感通过这种正当、积极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美术活动,并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自我表达和表现的能力。“语美结合”正是遵循了这种绘画规律才有了其实质的可操作性。“想、画、上赏、读”永远是绘画的中心主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语美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绕口令:板凳和扁担MP3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