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儿歌教学活动记实与反思
【摘 要】儿歌虽然是孩子最喜爱的内容,但是有些儿歌并不太押韵,孩子学起来没有兴趣,不容易学会。如何把这些不太押韵的儿歌变得使孩子感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学,轻松地学会,而且真正理解儿歌内涵,是我们每位幼儿老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儿歌 教学 记实 反思
儿歌内容:“小乌鸦长大了,捉住小虫没咽下,吊在嘴里飞回家,嘴对嘴的喂妈妈。”
这样一首儿歌在小班(多数是两岁半的孩子)怎么教呢?想来想去,我是这样设计的:把儿歌内容编成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儿歌大意从而记忆儿歌、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记实:自编有趣小故事《小乌鸦》,先讲前半部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乌鸦妈妈不小心腿伤了,不能下床,可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乌鸦妈妈又痛又饿,一点力气也没有,小乌鸦看着妈妈,心里很着急!这可怎么办呢?”(故事讲到这里,不讲了)提问:“孩子们,你们帮帮小乌鸦,替它想想办法好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这时,有的孩子告诉老师说:“小乌鸦去外婆家找外婆;有的说小乌鸦去找爸爸回来;有的说小乌鸦在邻居家要点东西给妈妈吃;有的……有的……”。当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办法后,老师告诉他们:你们知道小乌鸦是怎么办的吗?老师告诉你们(老师接着讲故事的后半部分):“窗外的北风呼呼的吹打着的树林,大地冷得已盖上厚厚的棉被。小乌鸦想了想,还是飞了出去,小乌鸦想自己飞出去给妈妈找东西吃。它飞过了高山,飞过了小河,找呀找、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它们爱吃的小虫子,小乌鸦衔在嘴里真香啊,想到妈妈、没舍得吃,吊在嘴里飞回家,嘴对嘴的喂妈妈……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朗诵《小乌鸦》儿歌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在欣赏《小乌鸦》儿歌的过程中联想小乌鸦的故事,帮助理解儿歌内容,从而记忆儿歌。这样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小乌鸦》的儿歌,而且课堂气氛特别好,朗诵一遍又一遍也不觉得枯燥,兴趣非常浓厚。
这时,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你们的妈妈生病了,你们怎么办?孩子们回答:给妈妈盛饭吃。老师说:如果妈妈不想吃怎么办?孩子们说:我就给妈妈倒水喝。老师说:水,妈妈也不想喝怎么办?这时,老师用肢体语言(打电话的手势)启发引导他们,反应快的孩子马上说:我给爸爸打电话叫爸爸回来,送妈妈到医院去看医生……有年龄小的孩子却说:“飞出去给妈妈找虫子吃”。这可出乎我的意料!霎时,孩子们大笑起来……这时,我并没有急着制止他们的笑声,而是等待了一会儿。这期间大部分孩子都反应过来了说:“我们的妈妈不吃虫子,我们的妈妈吃饭”。于是老师恰到好处地点评说:“对,我们的妈妈是人,不是小鸟,不吃虫子”。然后老师小结内容:小乌鸦不仅聪明,爱劳动,而且非常有爱心……全体孩子朗诵《小乌鸦》儿歌,并学小乌鸦飞出活动室。(教学活动结束后,我在室外观察发现,许多孩子在自由活动时,自发地边说《小乌鸦》儿歌,边表演小乌鸦故事里的情景……)
教学反思:
一、儿歌虽然是孩子最喜爱的内容,但是有些儿歌并不太押韵,孩子学起来没有兴趣,不容易学会。故事也是孩子最喜欢的,它丰富了单调的儿歌内容,帮助理解、记忆儿歌。更充分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会关爱父母,达到真正理解儿歌内涵。
二、注意设计孩子可理解的、有层次的难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注意问题提出的角度和语气,从而很好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自编与儿歌内容贴近并且非常有趣的故事,使儿歌更富有情节和思想性,使单调的儿歌内容丰富多彩,让孩子产生许多联想,从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比原来老师教一句,孩子跟着学一句,死记硬背的教学效果好得多。改变了传统的儿歌教学模式,是儿歌教学新的尝试和探究。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小
- 小班创意艺术教案《糖霜葫芦》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小小青团 2024/06/18
- 小小菜园 大大收获——柯桥双梅幼儿园大二班菜园子丰收啦! 2023/06/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