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普及与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时代性主题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动态为背景,思考我国幼儿教育和课程改革问题,笔者认为:普及与提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幼儿教育的时代性主题。幼儿教育和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这个主题,也必须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关于早期教育的民主化问题       普及早期教育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的民主化问题,也是保证儿童的基本权利间题。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儿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机会均等,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趋势。       不同社会时期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最初,教育机会均等集中体现在入学机会的均等上,之后扩展为教育选择的自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方面,目前,已经开始向强调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各种受教育机会均等过渡。各国教育的发展基本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的。       第一阶段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育机会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纷纷采用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学前教育的地位,甚至把学前1~2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同时,各国也纷纷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幼教机构,特别是适应各种文化背景的、贫困或单亲家庭以及各种“社会处境不利”儿童需要的幼教机构,以“补偿”这些儿童因家庭照顾和教育不足而带来的发展缺失,以保障幼儿教育的普及化。比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至今的“提前开端计划”,就是由国家拨款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的一种早期补偿教育。这项政策是国家希望消除贫困、打破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举措,被朝野上下称作是美国社会“最美好的事业”。此外,发达国家采取的面向发展有缺陷儿童进行的“回归主流”的“全纳教育”等措施,同样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儿童享有平等学习与发展的权利。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们开始向后两个阶段的任务过渡。       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向发达国家看齐。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早期教育机会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一直是受到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我国政府重视的。       让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的规定。我国有关早期教育的政策,始终是围绕着让更多的儿童有受教育机会这个核心制定的。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开始改革开放之后;无论是发展托幼事业要“两条腿走路”,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提法,还是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提法,都是为了满足儿童受教育的需求。实践证明,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经费来源,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方针。目前,以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普及、发展幼儿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民主化是有递进性涵义的,它的实现也有一定的阶段性。但这并不意味现实中只有前一个阶段的任务完全实现了,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实际上,我国目前三个阶段的任务是同时并存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后,承认和关注个体差异,努力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原则,这已经体现了民主化意识向教育过程的渗入。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社会对教育资源分配公正性的间题还缺乏关注,一些地方领导只喜欢“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他们把有限的幼教资金投入到极少数各方面条件已经很好的幼儿园中,使其成为超豪华的“政绩工程”,而对亟需支持的幼儿园缺乏基本的关心。这种人为地加大幼儿园两极分化的做法,与教育民主化的世界潮流是相违背的,是违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精神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反感的。在我国目前幼教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撒芝麻盐”式的绝对公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可能是毫无效益。如何尽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让更多的孩子直接或间接地享受到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这是一个必须引起社会关注和必须研究的问题。       二、关于创造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问题       幼儿教育事业要能得到社会的真正重视,最根本的在于让大家感受到它的价值。创造高品质的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最终得到全社会承认和支持的关键。世界范围内的幼教课程改革,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展开的。       什么是优质的幼儿教育?其内涵是什么?综合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到:        ●优质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出现了一种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的倾向。80年代,人们对这股早期智力开发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幼教会议决定扭转了这种错误倾向,呼吁早期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要从儿童抓起”,实际上就是培养儿童全面素质。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未来世界要求并结合本国现实,开始抛弃过去那种所谓“国家至上、经济第一”的最高原则,而强调“人性丰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改革,都提出培养“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创造力、自主自律精神的、在世界中活跃的日本人”的教育目的,幼儿园的任务是“重视幼儿的需要、自发性、好奇心等,培养做人所必须的基础素质,如丰富的情感、想象力、主动探索事物的欲望、健全的生活所必须的态度,打好上小学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基础”。根据这样的目的和任务,1998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幼儿教育中尤其重要的是,在谋取与家庭协作的同时为培养和完善贯穿人一生的人格奠定基础。”       美国近年制定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突出了一个基本思想:各学科都要从自己的角度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学科在制定学科课程标准时,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儿童所学的东西是否能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使他们不仅成为更有知识的人,而且在社会和道德两方面成为更有责任心的人呢?”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对基础教育改革设想中把“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列为学校的四个优先任务之一,改革基金会原主席波伊尔先生建议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的美德。他强调:“没有道德指引的知识比起无知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在威胁”“甚至教学改革也需要把品格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品格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事业,也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满怀尊严和理想去生活;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为了将知识化为人文的结果”。       全美早期教育协会在被誉为“幼儿教育的圣经”的《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中明确指出:“一个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机构应该能够提供一种促进儿童身体、社会、情感以及认知发展的、安全的保育环境。”“不能使每个儿童全面发展,常常是学校教育失败的基本原因。”       现在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都非常强调全面发展,反观我们现在的幼教,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许多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往往以牺牲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代价,追求所谓“特长”。所谓特长也应该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每个儿童在学习方式、优势领域上可能不同,但早期教育的功能不是过早地限定儿童发展的方向,而是应该充分挖掘儿童各方面潜能。        ●优质幼儿教育是保证学习内容的基本性、基础性的教育     对基础教育来说,基本性、基础性一直是内容选择的原则。对什么是基本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年的理解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鲜明地表述出这种变化。以往人们往往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为基本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对早期教育来说,具体的就是读、写、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个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的教育咨询报告则明确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重新设计、组织。报告将这四种基本学习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同时也是“每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这四种基本学习反映了一种选择教育内容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反映了教育内容从重视知识的获得到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从静态的知识到动态的活动,从表征性知识到行动性知识,从“掌握”知识到“建构”知识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育为儿童发展莫定的“基础”或基本学习,已不再只是下一学段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应是对于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态度和能力的基础:(1)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z)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优质幼儿教育是促使儿童主动学习的教育     世界各国都比较关注教育过程的改革,尽管各国的角度和具体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方向却比较一致—让教育过程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位置还是被动位置,是今天衡量高质量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个人必须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不断发展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时代的脉搏。教育要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主动学习看作是一种有效学习的手段,而应该将其作为教育目标来关注,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儿童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而主动学习不仅仅是指一种技能、能力,更是指一种探究的欲望、一种求知的精神。       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的思想,在世界各国的幼教改革中都被视作基本的教育要求和原则。       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把“幼儿园教育”首先理解为,通过幼儿自身主动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思想”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按如下方针进行:       (1)幼儿只有在安定的情绪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并积累促进其生长所必要的各种经验。为此,必须促进幼儿的自主性活动,让幼儿获得适合幼儿期特点的生活。       (2)游戏作为幼儿自发的活动,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因此,要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综合指导……       美国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都体现了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思想,如《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标准》“所赖以指定的前提是:学科学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       全美早期教育协会的《适宜于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案》同样指出:“在幼儿园和小学,儿童对那些能获得具体的、真实经验的自主游戏活动的参与,是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       而在大家十分关注的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师生以“项目”为中心构建考察,在合作研究式的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其核心也是非常强调儿童的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需要一种适宜的环境。目前,我国幼儿园大多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是什么样的?首先不是看你投资多少,装修得多么豪华,而是要看环境是否有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是否能让儿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成分:     (i)材料:要有丰富的、能适应不同孩子发展需要的材料;     (2)直接操作:幼儿要有操作、转换、组合材料等活动的机会;     (3)选择:孩子们应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操作的材料与活动;     (4)来自孩子的语言:孩子们有机会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孩子之间能很好地交流;     (5)来自成人的支持:老师应支持鼓励孩子的选择与活动。     这五个成分是主动学习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主动学习发生的前提。因此,优质的幼儿教育也要能为儿童提供具有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     以上几点也许不能涵盖优质幼儿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尤其是《规程》颁布以来,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和追求,最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必然会进一步引导我们向这一理想目标迈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普及与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杰杰的创意搭建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