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面向新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20世纪已接近尾声了。为了进一步认清我国幼教自身的发展道路,确立下一世纪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必要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概略的分析和把握。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幼儿教育在各自不同的背景下,沿着各自不同的路线,进行着各有特色的实践。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概览世界各地幼教,不难看到,尽管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经济水平各异.但是从幼教的思想观念、目标理念,到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从幼教事业的发展思路到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规定等等,都存在不少共同点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谋求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打下基础。       世界幼教界从80年代初开始,就对60和70年代以“智力开发”代替早期教育的倾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日、欧、美幼教峰会批评了早期教育中将幼儿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呼吁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这之后十几年来,世界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的整体素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尤其对人的主体性品质,如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责任感等的重视更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促使各国幼儿教育朝着幼儿全面发展的方向,实现着富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       日本自80年代起,针对教育的弊端、日本社会的现实以及未来世界的要求,开始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创造力、自主自律精神的、在世界中活跃的日本人”的教育目标。1998年6月日本《教育新闻》公布的“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进一步表明了从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灵的教育”这一基本方向,明确地阐述了通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宽松的”教育。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的变化,自己发现课题,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自主判断、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丰富的人性、自律、合作、关心他人、有一颗感动的心;健康地生活所必需的身体和体力。       在其全国课程标准修订的4个具体目标中,又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置于第一位加以强调,指出要立足幼儿、学生的现状,立足国际化的进展,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社会性,具有在国际社会中生活的自觉意识的日本人。       而幼儿园的任务则是“重视幼儿的需要、自发性、好奇心等,培养做人所必需的基础素质,如丰富的情感、想象力、主动探索事物的欲望、健全的生活所必需的态度,打好上小学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这些精神完全贯穿在新修订的、准备于2000年在全国推行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       美国为使其教育在本世纪末达到世界级水平,1994年出台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并依法制定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的各科课程标准。这些不同学科的标准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即要求从各学科的角度去促进人的发展。“儿童所学的东西是否能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使他们不仅成为更有知识的人,而且在社会和道德两方面成为更有责任心的人呢?”这次把艺术规定为核心学科,“切实确立艺术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美国教育部长赖利语〕,正是为了全面提高美国年轻一代的素质。在全世界影响很大的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对基础教育的改革设想中把“致力于品格的塑造”列为学校的4个优先任务之一,该基金会原主席波伊尔先生建议基础学校采纳7种美德: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他指出:“没有道德指引的知识比起无知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甚至教学改革也需要把品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些价值观将被吸收到学校的生活中、它们将反映到学校的基本校风里,也将被吸收到学校的课程里,我们将对孩子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我们的结论是品格的培养与学校的整个生活相联系,通过课程,通过学校环境,通过服务来实现。”使核心的美德内容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周围的世界,因为美德只有得到实践才有意义。培养品格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事业,也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满怀尊严和理想去生活;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也为了将知识化为人文的结果”。全美最大的早期儿童教育家组织——全美早期教育协会,在0-8岁教育方案——被誉为“幼儿教育的圣经“中明确指出:“一个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机构应该能够提供一种促进儿童身体、社会、情感以及认知发展的、安全的保育环境。”适宜的教育应当顾及到儿童所有领域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违背了发展的基本前提。不能使每个儿童全面发展,常常是学校教育失败的基本原因”。       英国1998-1999教育改革议案中提出,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基本的公民意识,使所有儿童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形成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学校课程和评定当局公布的5岁儿童应达到的目标中,要求儿童人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是品德和情感教育如培养儿童能与其他孩子及成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是非观念、发展独立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德国最新的幼教大纲也强调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其规定的八个方面的教育(游戏、社会、语言、动作、音乐和律动、美术手工、环境教育、生活和家政教育)照顾了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如主动探索、动手动脑、认识自己和他人、关心环境和家庭、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大纲中还特别强调了要重视幼儿的个性特征。       法国幼教承担教育、诊断、治疗三个职能,重视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1995年的幼儿学校课程大纲在对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上,也体现出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强调把幼儿作为“一个人”来培养,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幼儿在与外部世界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新西兰教育部密切结合国情,着眼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早期儿童教育的五大目标——健康、归属感(让每个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都能在其所生活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价值感(让每个儿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能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并学习他人等)、人际交往、探索。新西兰幼教特别重视培养儿童、家庭、社会的和谐关系,培养儿童情感的安定。       韩国1995年5月政府通过了新教育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了全人教育目标——培养健康、爱美、有能力、有道德和自主的人,其形象目标是:其有高度道德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与众共同生存的人,能创造新的知识和信息以及技术的智慧的人,能主导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的开明的人,充分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而勤奋地生产劳动的人。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幼儿教育目标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如香港1996年颁发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对学前教育的目标作了这样的规定:香港的学前教育机构应使儿童“在体能、智能、语言、社群及情绪等方面有均衡的发展,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教育作好准备”。台湾幼儿园教育根据80年代初颁发的《幼稚教育法》,也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发展为宗旨,其目标较侧重“培养良好习惯、合群习性,充实生活经验,增进伦理观念”等。1987年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对幼儿教育目标进一步扩展,在10条课程目标中,更加全面地照顾到幼儿的各方面,特别是幼儿多方面的兴趣、态度、积极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知“对自然及社会现象表现关注与兴趣”,“喜欢参与创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适应团体生活,并表现互助合作、乐群、独立及主动自发的精神”、“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与家人、老师、同伴及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等等。       总的来说,世界幼儿教育共同的目标都是追求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而非片面发展的神童、小天才;都主张发展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的自信、主动、关心、参与等,让其好奇好动创造的宝贵天性永远保持下去。       二、重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和幼、小、中教育整体规划的趋势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与小学要密切衔接,而且要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波伊尔先生所说的那样,“我越发地相信教育是一个整体网络,每一个学习阶段与其他阶段都关联着”。正因为此,各国都很重视把幼、小、中教育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如日本教育改革提出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幼儿园一直到高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述的。在其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报告中,先提出和说明总目标,然后列出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如在幼儿园阶段要达到什么层次,小学、中学阶段又要达到什么层次。为了让幼儿园与小学更好地衔接,日本还从1990年开始,在全国小学低年级实施以儿童主动活动、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综合课程——生活课。再如美国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各洲课程标准等,也是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将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划为一个阶段来考虑。在欧洲,瑞士以0-8岁儿童为对象的早期教育机构不少,英国也颁布并推行了3—8岁教育方案和课程计划,法国师资培训将幼教与小学教师一起培养,并可资格互换等等。这样,国家的教育目标得以在一个连续的、从幼儿园开始的一致一贯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       三、重视与家庭、社区的结合,以大教育观指导开放的幼儿教育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等的变化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儿童的家庭和周边环境的质量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各国幼教为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在开放中求发展,在与家庭、社区的结合中求教育的高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指出,学校必须突破自身的局限,向社会开放。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充分体现了这一全球性观点,用专门的条文来保障家庭、特别是父母与儿童不分离、与儿童保持直接联系的权利,以让儿童健康地成长:要求全社会为儿童创造一个能促进他们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等等。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1991年发表的《做好学前准备:一项国家的义务》的报告中勾画了一个大教育的蓝图,报告推出了“为所有儿童作好学前准备而必须采取的7个战略步骤”,强调了“积极参与的家长”、“关心儿童的工作场所”、“电视教育”、“有利于学习的居住区”、“老、中、青、少几代人之间的沟通”等方面的重要性。该基金会波伊尔先生在生前的最后一部力作《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一书中,还提出了实施“祖辈教师计划”,如把幼儿园的编组方式延伸到园外,把父母和祖父母都包含进来。他认为,只处在“横向文化”中,只和同龄人打交道,儿童“不知道成年人在做什么或想什么,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影响的”。“各种文明延续需要有至少三代人的共处”,优质的教育离不开这种社会关系,学校应为几代人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1998年,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亲自挂帅来推动家庭早期阅读活动,号召家长通过与孩子说话、给孩子读书,来刺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她说“我相信今后十年里没有哪项工作能比说服那些受过教育,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们更认真地为婴儿读书、跟他们说话、对他们唱歌更具重要意义了”。他与总统克林顿一起,在白宫召开了首次讨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学习的会议。       作为全美幼教的标准,0-8岁教育方案专节强调了“家庭与幼教机构之间的关系”,鼓励家长的监督、参与、交流,指出“家长有权利也有责任参与决定有关儿童保育和教育的问题”,“与家长建立和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共同讲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观点及策略”等都是教师的责任。       日本为了振兴幼教,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在学校中充实家政课,加强对未来父母的教育;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家长教育和咨询指导;改革福利措施让母亲的育儿时间、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更有保障;振兴社区无偿服务活动,吸引幼儿与家长能更多地参与;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促进幼儿与自然接触;确保社区的儿童活动设施(图书馆、儿童乐园、游泳池等),以补充家庭和幼儿园之不足;控制电视对幼儿的不良影响;社区与幼儿园、学校联合举办学习班,提高社区、家庭的教育功能和成人的教育意识;开放幼儿园让其资源为家庭、社区共享等等。       法国、德国的幼教课程大纲也都一致主张幼教机构的开放性,指出“成功的幼儿教育离不开与社区和家长的合作”。       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这个被1991年12月美国杂志《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上最好的十所学校”之一的学区,正是一个建设“教育化社区”的典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以登纳所赞扬的那样:“一个由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们所组成的非凡群体,同家长、社区成员以及成千上万的儿童一道,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建立起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都将家园结合,向社会开放作为十分重要的办园方针,主张幼教机构与家庭社区“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接触”,实现“频密、开放和双向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沟通与合作。       四、幼儿园教育与生活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       尽管世界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幼儿教育却越来越强调幼儿的实际经验、直接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幼儿自身生活的教育价值。       与幼儿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他们的课程来自幼儿的生活中去发现并形成幼儿喜欢探索的“课题(Project)”,而不是由教师为他们设计要探索的单元和主题。美国著名幼教专家凯兹高度地评价道:“瑞吉欧方法表明,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的充分提示可能对于幼儿具有深刻的价值和趣味。”马拉古兹(该学区负责人)特别强调,幼儿“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创造意义”,“我们并不把创造性当成圣物顶礼膜拜,我们并不认为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很可能只是从日常经验中演变出来”。       由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制定的《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从幼儿园到高中)》中明确提出“从日常生活和数学情景中提出问题”,“问题情景应产生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当数学从问题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时,它对于儿童才是有意义的”。日本幼教大纲在“幼儿园教育必须重视的基本事项”中,第一条就是:在与幼儿相适应的生活、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能获得直接体验的生活中展开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美感教育等,都强调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       以上简述十分粗略地描述了世界幼教发展的概况。未来世界幼教的发展方向已从今日的趋势中初露端倪。新世纪在召唤,愿我国幼儿教育认清形势,跟上潮流,抓住机遇,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听书MP3:易经79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