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引导家长参与提高活动质量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家长开放日是家园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他们天天接送孩子,却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家长开放日为家长深度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一扇大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日活动更好地了解家长。一方面,教师可观察家长在开放日的表现,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式参与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实现活动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方式,推测其家庭教育方式,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笔者观察了南京市 8 所幼儿园 13 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根据家长的行为表现,从家长与幼儿、教师的互动方式出发,将开放活动中的家长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无所事事者。无所事事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指这类家长很少与自己的孩子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也很少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在幼儿集体活动时,这类家长并不一定站在自己孩子的身后。他们一般会选择站在一个角落里拍照或摄像,或与别的家长聊天,有时还会开小差 —— 接电话、发短信等。他们一般不会长时间、集中精力关注自己的孩子。当教师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时,这类家长一般比较被动,往往只是站在自己孩子身后看着他们活动,很少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 评价者与命令者。这类家长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自由活动,他们都会找一个能够全面观察自己孩子的地方,并且时不时地与孩子发生互动。互动以对话为主,语言多是评价性或命令性的: “ 苗苗,把手放下来,好好听讲。 ”“ 毛毛,你这个做错了,快改过来! ”“ 欣欣,第五组的游戏你还没玩过呢,快去玩! ” 对于孩子的活动,家长会及时地给予评价: “ 对了,很好,真棒! ”“ 不对,错了,你再好好检查一下! ” 有的家长则干脆指挥孩子的行动,命令孩子去选择某种活动,使用某种工具。面对家长的命令,有的孩子言听计从,有的孩子则全然不理。

3. 活动的操作者与执行者。这类家长也会与孩子有较多的互动,但不仅仅是语言的互动,还包括具体的行动。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这类家长会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伸出 “ 援助 ” 之手。 “ 宝宝,你来看,这个图上有 5 朵花, 1 、 2 、 3 、 4 、 5 , 5 朵,所以应该放在数字 ‘ 5’ 这一栏里面,知道了吗? ”“ 曼曼,快一点,到时间了,你看你还有一大片颜色没涂呢!快点涂。 ” 边说边帮着涂色。这类家长不仅仅指挥、命令孩子,还常常包办代替,替孩子完成任务。

4. 观察者与引导者。这类家长能够长时间专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聆听和观察教学过程,同时关注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他们喜欢站在自己孩子的旁边或者身后,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自由活动,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干扰孩子。当发现孩子遇到难题时,他们不会立刻给予帮助,而会耐心地询问,全面地了解,细心地引导,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根据家长与孩子、教师互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目的不在于给家长的行为 “ 贴标签 ” ,简单地对家长的行为作出好与坏的评价,而是为了更精确地解读家长的行为,发现家长行为中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我们希望家长在开放日活动中能做一个参与者、观察者和引导者,客观地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了解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活动,成为孩子活动的引导者,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度的帮助。

然而,我们观察发现大多数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无法与孩子及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他们并不明确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及任务,因此行为比较随意,这使得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家长的参与行为,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让家长明确活动目的以及自己的任务。 “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家长了解一些什么?通过这类活动我们希望家长有什么样的收获? ” 教师作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在每次活动之前明确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在开放日活动前可以先对家长进行一些访问调查,围绕他们关心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此外,教师只有使家长充分了解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并真正认同活动的价值,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以及家长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

2. 编制家长观察记录表。仅仅向家长口头介绍活动目的以及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长不熟悉幼儿园教学,对教师的工作存在诸多疑惑,更不知道自己该在开放日做些什么。正如一位家长所说, “ 我希望教师在家长开放活动时,为我们提供一套程序性、可以操作的指南。 ” 如果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目标和主要环节以及家长在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以观察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家长就可以通过表格了解活动安排,并以此调控自身行为,避免 “ 不作为 ” 与 “ 乱作为 ” 。

3. 提供机会促进家长交流。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最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家长相互交流。不同类型的家长在活动中的收获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恰恰为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应该鼓励家长根据自己的观察,讲述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心得以及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家长的相互交流可以围绕一个事先确定的话题,也可以不预设中心话题,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感想。家长可能会向教师或幼儿园提出一些意见,教师不要急于对家长的发言进行评价,也不要急于为幼儿园或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辩解,而应鼓励其他家长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讨论氛围,实现家园之间交流、沟通的目标。

4. 活动结束后与家长的延伸交流。以上三个方面是面向全体家长的,而活动后的延伸交流主要是教师与个别家长的交流。家长开放活动并不止于开放日当天,教师应该把家长开放活动看作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在开放日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家长,观察他们在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方式,并在活动结束后与之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放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进行。

编辑: cicy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语言《小白猫找妈妈》反思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