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6斤有多重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6 斤有多重

“娃娃家”中,“妈妈”快乐地抱起自己的“宝宝”要送她上幼儿园,可“宝宝”太重了,“妈妈”怎么也抱不起来。“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大叫:“你真重,像只小猪……”“宝宝”任凭“妈妈”摆布,同样快乐地回答:“当然喽,今年暑假我长胖了 6 斤。”

“ 6 斤是什么呀 ? ”“娃娃家”的几个孩子相互询问起来,可谁也说不清楚。

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教师同样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也问:“ 6 斤是什么呢 ? ”

“ 6 斤是重量 ! ”班里有许多孩子赞同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幼儿补充:“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时是 6 斤。”这样的解释让所有孩子恍然大悟,“ 6 斤是什么”的问题似乎得到了圆满解决。

此时,教师的思路也慢慢清晰起来,逐渐明白了“ 6 斤是什么”这一问题蕴含的价值,于是,就把问题还给了孩子:“那 6 斤到底有多重呢 ? 刚才有小朋友说他出生时是 6 斤,这是妈妈的猜想呢,还是通过另外方法知道的 ? ”“是听医生说的。”孩子马上回应。“那医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 ”“医生是称出来的。”

孩子们终于明白:原来 6 斤是重量,重量是可以称出来的。

“那我们也像医生一样来称称 6 斤有多重吧 ! ”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赞同,孩子们开始商量着要把家中的秤带来。教师就这样通过巧妙引导,启发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常见物品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他们就地取材,通过动手称一称、算一算来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学习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

6 本、 6 包、 6 瓶是 6 斤吗

第二天,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秤,不过,几乎都是家用称体重的磅秤。教师想,也罢,就让孩子们用这熟悉的工具来探究吧 !

这天的游戏时间,教师让那些积极性特别高的孩子做起了“计划书”。所谓的“计划书”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做法进行简单的设想、预测并记录,如“想称什么”“估计想称的东西要多少才会是 6 斤”等。

“我准备称橘子。”“我想称水。”“我要称书。”“我来称石头。”“我准备称卫生纸。”“我决定称雪花片。”……

对孩子们来说,确定要称什么物品并不难,转眼功夫孩子们就“唰、唰、唰”地在纸上画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多少个橘子、多少本书、多少包薯片各自放在一起才是 6 斤呢 ? 这些问题难住了孩子们。因为没有重量概念,他们只能“充分想像”:“我估计 6 个橘子就是 6 斤。”天天在纸上画了 6 个橘子,她的大胆表达启发了其他孩子。“我估计 6 瓶水是 6 斤。”“我估计 6 本书是 6 斤。”……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教师既觉得有趣也引发了思考:难道这就是孩子们关于“ 6 斤”的已有经验吗 ? 他们是怎样建立“ 6 斤有多重”这个概念的 ? 于是教师问:“谁有不同意见 ? ”“我猜想要 10 本书才是 6 斤。”终于有人不认为 6 斤一定与“ 6 ”有关了。

孩子们的猜想虽然可笑,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这就是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唯一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验证。经过充分的想像、猜测之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根据自己的预测找来各种各样的物品,并认真称了起来。

在孩子称东西之前,教师有意识地在一张大纸上写了“ 3 公斤 =6 斤”几个大字,并将纸张贴在磅秤区最显眼的地方,但事实上在称东西之前,这个等式并没有引起任何孩子的关注。

当一样样物品依次被放上磅秤时,孩子们马上有了疑问:“指针走几格才是 6 斤呢 ? ”“指针走六格就是 6 斤吗 ? ”虽然“公斤”是标准重量单位,但“斤”仍然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重量单位。于是,教师指着墙上张贴的“ 3 公斤 =6 斤”的标牌说:“要称出 6 斤东西,一定要看看这张标牌哦 ! ”面对标牌,孩子们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孩子问:“是不是走 3 格就是 6 斤 ? ”而有的孩子却始终不明白。

怎样帮助孩子理解这张标牌呢 ? 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换算吗 ? 教师想必须采取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于是,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 6 斤米,鼓励孩子:“这是老师称好的 6 斤米,你们试着把这些米放在磅秤上,看看会有什么反应。”经过尝试,孩子们恍然大悟:“看,指针走了 3 格 ! ”“指针走 3 格就是 6 斤。”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并不想引导幼儿去探究、理解这个问题。在这里,教师提供“ 3 公斤 =6 斤”的算式,只是为了暗示幼儿磅秤的使用方法,并能由此进一步探索“ 6 斤有多重”;而提供准备好的 6 斤米则是想为幼儿搭建一条理解“ 3 公斤 =6 斤”的通道。将抽象的换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直观地理解。

解决了磅秤使用的问题之后,孩子们又有了新问题。天天向教师求助:“我想知道 6 个橘子到底是不是 6 斤,我们去买橘子好吗 ? ”在教师的陪伴下,天天来到水果摊,结果她的猜测遭到了摊主的反对。摊主反问她:“谁告诉你 6 个橘子是 6 斤的 ? 不可能 ! ”天天茫然:“那你说几个橘子是 6 斤呢 ? ”“我帮你称好,你自己数数。”天天开始数称好的 6 斤橘子, 6 斤橘子竟有 25 个 !

贝贝到操场上捡来一筐石头,称后发现超过六斤了,便拿掉一块,发现仍太重,便继续拿石头,直到刚好 6 斤。数一数,一共有 26 块石头。

阳阳拿了一只瓶子想灌 6 斤水,结果小瓶装满了水,磅秤上的指针还没有到“ 3 ”。她知道还得装水,可小瓶装不下 6 斤怎么办 ? 在同伴的提议下,她换了两只大瓶子来装,指针终于指到了“ 3 ”。

“我的书放上去,磅秤怎么不动 ? 这磅秤是不是坏了 ? ”浩浩按照自己的想法找来 10 本书,可是磅秤的指针才往前移动了一点点。浩浩断定是磅秤坏了,就把书移到了另一台磅秤上,结果是同样的,这让他十分不解。“能不能帮我换一台好的磅秤 ? ”他求助于教师。“这台磅秤真的坏了 ? 让我来试一试吧 ! ”教师说着又把 6 斤米放到磅秤上,磅秤的指针乖乖地指向了“ 3 ”。“不是好的吗 ? ”教师故作惊讶地问。浩浩也奇怪,他拎了一下留在磅秤上的 6 斤米,大叫:“我的 10 本书太轻了 ! ”于是,他找来室内所有图书放到秤上,指针还真朝前走了不少,可还是没有到达“ 3 ”。“你的书有 6 斤重了吗 ? ”“没有。”浩浩摇头。“你怎么能确定没有 6 斤 ? ”“指针还没有走到‘ 3 ’ 呀 ! ”他又跑到图书廊借来图书,终于凑足 6 斤,数一数,一共 32 本。浩浩终于松了一口气,他郑重其事地在记录纸上写下了“ 32 本书 ( 用绘画方式 )=6 斤”,并在原先猜测记录的“ 10 ”旁边打了一个“× 。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记录着,大家还把活动室一角作为展示区,把自己找到的重 6 斤的东西陈列出来,每一份物品旁都写上大大的两个字“ 6 斤”。

6 斤的东西都一样重吗

几天后,活动室里陈列的 6 斤重的物品越来越多,有沙发垫、卫生纸、蜡笔、沙子,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一堆一堆的物品,大家拎拎这袋,提提那筐,时不时地发出快乐的笑声,有人还叫着:“真重 ! 真重 ! ”

一天,莉莉抱着自己的沙发垫对飞飞说:“飞飞,你来抱抱我的沙发垫,肯定比你的蜡笔重 ! ”“不可能 ! ”飞飞颇有异义,“你的沙发垫是 6 斤,我的蜡笔也是 6 斤 ! 沙发垫和蜡笔应该一样重 ! ”“不一样,我的重 ! ”他俩为此争执不下。

与此同时,瑞瑞也在看看、掂掂都是 6 斤重的沙发垫和沙子之后提出了疑问:“这么一大堆沙发垫才 6 斤,那么一小袋沙子就有 6 斤,它们真的一样重吗 ? ”孩子们的想法真精彩,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回应的问题,但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设法引导他们再次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这天,教师在组织幼儿交流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把你们称好的两样东西分别放到跷跷板的两端,结果会怎样呢 ? ”

“一样重 ! ”有近三分之二的孩子看法相同。

说“不一样重”的幼儿的理由很简单: 6 斤的大物品一定比 6 斤的小物品要重一点。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教师找来一架大的天平秤,通过实验大家看到: 32 本书和 25 个橘子一样重, 26 块石头和一袋米一样重……于是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称出来是 6 斤,就都一样重。

“ 6 斤有多重”的探究活动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有一个问题教师始终不能释怀,那就是经过这些天的探究,孩子们是否会形成“橘子 25 个才是 6 斤”“书本 32 本才是 6 斤”等概念 ? 如果是这样,教师岂不是引导孩子们走入了另一个认识误区 ! 于是在某一天,教师又提供了自己称好的 6 斤橘子 (30 个 ) 、 6 斤书 (12 本 ) ,并向孩子发问:“老师这儿有一袋 6 斤的橘子,共有 30 个,你们说这袋橘子和天天称出来的橘子一样重吗 ? 为什么一样。”“不一样。”孩子们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预示着他们的探究之路又将继续下去……

(徐则民 杨 洋 上海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6斤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利用田间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