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幼儿园儿童心理虐待
星儿5岁了,是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星儿在幼儿园一直很乖,老师都夸他是个好孩子。可自从上周末叔叔在接星儿时与老师发生口角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把怨气发泄在无辜的星儿身上,对他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措施:老师说星儿上课捣乱,把他的座位从第一排调到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让星儿站在圆圈里不许动,一站就是两节课;放学后星儿跟老师说“再见”,老师却对星儿吼道:“给我滚回去,明天不要来了!”从此以后,星儿再也不愿上幼儿园了,一提起幼儿园星儿就吓得瑟瑟发抖。
星儿的遭遇尽管是个别的例子,但一些幼儿在幼儿园遭受不经意的心理虐待却并不少见,造成的后果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教育专家认为,缺乏老师关怀爱护和鼓励的幼儿,心灵所受的创伤比体罚更深,智力和心理发展所受到的损失更大。许多研究还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家庭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和杜绝虐待儿童心灵的事件发生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南师范大学幼儿园杨丹燕副教授。
杨丹燕副教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工作,早在1999年她就进行了“幼儿园心理虐待问题”的研究,对儿童心理虐待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以下是记者的访谈记录:
记者(以下简称记):怎样界定对儿童的心理虐待问题?
杨丹燕副教授(以下简称杨):所谓心理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任何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记: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杨:根据我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的主要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6种情况:1、威胁恐吓。主要是严词训斥、罚站、罚睡等。2、疏远冷落。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对孩子不理不睬不去亲近。3、武断专横。某些教师在处事方式上“对人不对事”,对不喜欢的孩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批评幼儿时总爱带上“从来”、“每次”、“没有一点”等夸大的字眼。4、压抑剥夺。对幼儿的天性进行无情的扼杀和剥夺,不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5、要求苛刻,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和要求幼儿,给幼儿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幼儿频繁地产生挫折感。6、爱算旧账。当某个幼儿犯错时,个别教师喜欢翻旧账,使幼儿背上极大的思想包袱。
记:为什么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较普遍的心理虐待现象呢?
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不良。爱用心理虐待的教师自身存在心理问题,而以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来逃避对幼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第二,忽视幼儿的独立人格。有些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更没有什么人格、尊严可言,因此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不认真谨慎,甚至肆无忌惮,从不考虑后果。第三,认知上的偏差。有的教师认为不打骂孩子就行了,其它的惩罚无可厚非。第四,教育方法不科学。没有将管教和虐待区分开来,以心理虐待代替管教。第五,不恰当的情绪宣泄。有些教师将生活中的失望、沮丧、愤怒等不良情绪发泄到幼儿身上,孩子成了“出气筒”和“替罪羊”。第六,与家长沟通不好所致。第七,旁观者效应。当某个教师惩罚孩子时,其他教师或默认,或推波助澜,给了施虐者一种间接的鼓励。
记:怎样才能防止和杜绝针对儿童的心理虐待事件的发生?
杨:要改掉幼儿教师心理虐待的陋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
(2)增强法制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幼儿实施心理虐待不仅仅是教育观、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是法律所不容许的。有心理虐待言行的教师要站在法制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3)提高教师自身情感智商。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切忌教育过程中的情绪化倾向。
(4)正确对待家长的意见。
(5)加强群体监督作用。
(6)讲究心理卫生。学会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认知疗法、厌恶疗法等,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手工材料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