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包装下的游戏
户外活动时间,全体中班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大致要求是,教师在操场上设置各种障碍,有轮胎、纸盒子、塑料圈、垫子等,请每位幼儿在障碍物上跳过去、钻过去或者爬过去,障碍物会一直将幼儿引向他们最爱的玩具――滑梯,即幼儿只有经过了这么多的步骤,才能到达他们最爱的滑梯。孩子们都很卖力地跳着、蹦着、爬着、钻着,表情很专注,多好的游戏啊!我不禁感叹,全体中班孩子一起活动,让他们又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朋友了,发展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在障碍物上进行体能训练,又能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玩滑梯又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简直是一箭三雕了。正当我得意之时,突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气喘吁吁地从滑梯下爬上来,使劲地擦了擦自己额头的汗,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笑容,“啊呀,这下我终于能玩了!”小男孩说完,高兴地坐在滑梯上,感受了一下短暂的从滑梯上滑下来的快乐,紧接着,他又得努力“奋斗”去了。
孩子那天真而又直率的话语,让我心中一动,突然悟到:孩子的那个简单的“玩”字,将他玩滑梯时的快乐心情,与对反复练习的厌恶心理,表达得鲜明无比。是啊,可爱的轮胎,彩色的塑料圈、软软的垫子、漂亮的纸盒子,将我们对孩子的功利教育很好地包装了起来,然而,包装下的游戏,孩子缺乏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充其量只是个美丽的任务。从游戏的规则看,有一定的强迫性,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紧张的练习状态,因为,一旦停下来,就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因此,包装下的游戏,印有成人主观的色彩,忽视了幼儿内心游戏的需要与愿望,歪曲了幼儿游戏的实质,它不是真正的游戏。
真正的游戏,应当是有幼儿内部动机支持的,符合幼儿内部意愿的。户外区域游戏,同样需要遵循游戏的精神实质,体现幼儿游戏的需要与权利。
经过思考,我认为,户外区域游戏,打破了班级游戏的常规,设定了不同的区域,幼儿应该有了更多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应该由幼儿自行决定。主动控制活动进程,才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性、自主性和胜任感体验。此外,“玩即目的”,幼儿游戏的动机是直接动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需求,游戏过程本身就能使幼儿感到满足,因而,不用为幼儿提供游戏以外的奖赏。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幼儿对游戏材料失去兴趣,如何引导幼儿变换游戏的规则,赋予游戏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在其中收获不同的体验,保证幼儿游戏的持久热情。
真正的游戏,无须包装,收获的将是幼儿喜悦的表情,专注的眼神。
手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