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交往活动,提升幼儿交往能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不再被看成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与交往的活动。幼儿通过与物体、成人、同伴的互动,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我园利用混龄混班等形式的交往活动为载体,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和合作观,增强其在积极主动的交往中获取信心,增进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的个性,从而促进和提升幼儿良好的自信心。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总结了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期望能通过为幼儿创造与各种年龄段幼儿的交往机会,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让他们学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开展同班幼儿交往活动
1.利用自选游戏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区的游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开展的。首先,我们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幼儿锻炼交往能力的充分保证。每天的来园活动及区域活动,教师都会为幼儿提供自选游戏的机会,并且尽量挖掘园内的每一处空间作为幼儿的活动区,如教室的角落、室外的走廊等。
由于活动区的活动可以自选,幼儿可自我调节需求,因而能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但是,在以前的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未必便于幼儿交往。所以,我们尽量提供可供幼儿交往的材料,如“飞行棋”“五子棋”及各种复杂的拼图和插板玩具等,通过提供需要幼儿合作完成的材料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另外,游戏中还要有一定的规则来促使幼儿协调一些行为。活动前,教师可提出一些要求来引导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学会分享与轮流。如某个活动区内人员过多时,需要幼儿互相谦让,轮流活动;当活动区新增玩具材料时,就需要幼儿相互协商,共同分享玩具。当幼儿在游戏中碰到这些情况时,就会按着教师的要求,试着去协商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交往能力的锻炼。
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的小结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讲讲在活动中碰到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幼儿进行游戏提供学习的榜样,以增进幼儿下次交往能力的提高。
2.在自由活动中学习交往的方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鼓励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来幼儿园,并在大家面前介绍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活动前,我们让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一起玩”“别人拿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说什么”等话题,使他们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要爱护玩具,不能强夺、捣乱等。在活动中,我们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启发幼儿和同伴间的交往,并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行为。活动结束后,再让幼儿讲讲“你最喜欢谁的玩具?”“你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玩的?”“你把玩具让给谁玩了?”让幼儿交流各种方法,并体验交往的乐趣。
3.在语言活动中增强幼儿的交往技能
语言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创设了说话的机会,使幼儿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大大增强了幼儿表达表现的信心。对此,我们尝试在语言活动中教会幼儿交往时常用的礼貌用语,并创设一系列的相关语言活动来让幼儿得以实践。如遇见长辈要主动问好;不小心碰到他人要说“对不起”;向他人借东西要询问对方“好吗?”;他人给予自己帮助则要说“谢谢”,等等。这些语言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增加幼儿的交往技能。
二、开展跨班交往活动
我园每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户外绘画活动和交往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会由两个或多个班级一同进行,这就为幼儿间的跨班交往提供了机会。在户外绘画活动“海洋世界”开展前,两个班的幼儿会在一起讨论如何布置画面,如何选择颜色,如何根据自己的绘画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在绘画过程中,当有幼儿需要换颜料时,他们会主动跟同伴协商。绘画结束后,他们还合作收拾好物品,有的幼儿要拿的东西太多,其他幼儿就会去帮忙。回幼儿园的路上,幼儿拿着亲手绘制的图画,欢快地交谈起自己画画时的经验。又如在户外交往活动中,我们将两个班级的活动器械放在一起,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器械与玩伴,合作进行活动。我们还设计了许多需要幼儿合作的游戏,如“小白兔找山洞”“剪刀、石头、布”“炒黄豆”等,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择、愉快交往。
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会同时开设多个区域,让两个或多个班级的幼儿同时进行自由选择。幼儿打破了班级的束缚,按意愿选择游戏。当幼儿进入游戏时,他们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并各自介绍自己在班里玩时的游戏规则。幼儿渐渐学习着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要提高幼儿交往的信心,还需要利用宽松的环境氛围。我们设计了各种联谊活动,如在迎新年联谊活动中,通过幼儿自己主持、自己表演节目、各自邀请另一个班的幼儿共同完成合作性游戏、幼儿互赠贺卡等,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有效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对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不是阶段性的,也不是通过偶尔的一些针对性活动就能有明显成效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尽可能地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始终。
1.通过帮助低年级幼儿穿衣等活动,为幼儿创造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交往的机会。大班幼儿受到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其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龄伙伴。对于他人,尤其是那些年龄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缺乏了解与关心,因此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鼓励大班幼儿与弟弟妹妹交往,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小、托班幼儿,尤其是托班幼儿见了大班幼儿会感到恐惧和害怕。一开始,大班幼儿遇到这种情形会束手无策,但几次交往以后,他们能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考虑弟弟妹妹紧张、恐惧的心理,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安抚他们。
2.在混龄游戏中促进幼儿的交往。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游戏的自主性、愉悦性给了幼儿安全与快乐的自由空间,正因为如此,在混龄游戏中,不管是活泼开朗的幼儿,还是胆小内向的幼儿,他们都能放松地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并且通过交往使其看到了自己能力上的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
3.多途径地开展混龄交往活动。幼儿由于自身能力的差异,交往能力也不相同。我们有针对性地制造机会,开展一些混龄交往活动,如混龄心理健康活动“我喜欢弟弟妹妹”“六一大带小”等,为各种能力水平的幼儿制造了交往的条件。虽然有些幼儿能力较差,但面对小班的弟弟妹妹,就激起了他们的关爱与责任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我比他们能干,我要带好弟弟妹妹的决心。久而久之,他们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适时开展社区和外出交往活动
幼儿的交往发展是在活动中获得的,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及条件,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如我们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社区采访活动――成人的工作及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调查“需要关心的人”等,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幼儿走向社会,尝试着与成人、陌生人进行交往。在交流方法、分享经验、获取信息的同时,积极探索交往的技能,发展交往的能力,体验与人交往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外出活动中,我们尝试以混龄活动的形式构成一个类似兄弟姐妹的幼儿社会群体,让幼儿体验与人交往、协商、合作的愉快。外出前,我们先请不同年龄的幼儿自由结伴,自己选择异龄伙伴。这时,大年龄幼儿会显得主动些,他们会去选择年龄小的幼儿。如果年龄小的幼儿不愿与他结伴,他会说:“我会帮助你的”“与我在一起你会很开心的”等,耐心地与小年龄幼儿进行沟通。外出活动中,大年龄幼儿可享受到当哥哥姐姐的乐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小年龄幼儿可感受到做弟弟妹妹获得的照顾、关怀和帮助,体验友爱情感等。如一次外出去公园活动,幼儿发现公园里满地是树叶,就说:“公园变得一点也不美丽了!”教师让幼儿想想怎样使公园场地变得美丽些,大班幼儿提出把草地上的树叶捡干净。于是由大班幼儿负责拿塑料袋,小班幼儿与他们一起捡树叶。这一过程中,大班幼儿还不时地提醒小班幼儿“别走开”“到那边去捡”等。当教师发出集合的口令时,大班幼儿又会拉着弟弟妹妹的手赶来集合。这样的活动充分体现出大年龄幼儿对弟弟妹妹的照顾,他们俨然像小老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又如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大年龄幼儿又成了弟弟妹妹的导游,一路上,他们会把自己所看见的、好奇的事物介绍给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一有看不懂的就会向哥哥姐姐询问。在活动中,混龄幼儿一路上携手前进,注意安全,大年龄幼儿照顾小年龄幼儿,保护好他们,而小年龄幼儿也喜欢听从大年龄幼儿的指导,这使大年龄幼儿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更乐意与弟弟妹妹交往了。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感到创设和开展交往活动在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自信心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强化,尤其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要耐心细致地教育,扭转他们已有的“我不行”的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幼儿成功地走向社会是我们的职责,希望以上的一些经验能为广大的幼教同行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增强幼儿自信心等方面有所帮助和启示。
手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