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倾注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现在的孩子都体会着“人人爱我”的滋味,却很少得到“我爱他人”的教导,这是人格教育的莫大缺憾!幼儿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爱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不能因小而不为。但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的、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爱的教育需要滋润心田,需要“渗透”到心灵,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就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让爱倾注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引领孩子懂得去关心、去爱周围的人和物,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体验到关爱别人的快乐。
一、从爱护玩具和动植物开始,启迪孩子的爱心。
我们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他熟悉、亲近的环境中开始受到启迪。对于孩子来说,身边大大小小的玩具:变形金刚、绒毛小兔、圣诞老人、芭比娃娃等等都好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他们生活中最亲近、最自然的伙伴。我们引导孩子用和善的态度对待这些玩具伙伴,和他们做朋友。例如:我们看到孩子拎着娃娃的脚在甩时,就这样说:“哎呀,娃娃的脚被你拎得都快断了,多难受呀!你小时侯妈妈也这样拎着你的吗,快把它抱抱好吧!”有时,孩子在很使劲地玩变形金刚时,我们就说:“小朋友动作轻一点,不然变形金刚的手臂会折断的,多疼呀!”。秋天到了,我们带孩子来到兴国公园,引导他们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儿怎样开放,听听鸟儿怎样歌唱,学学枝条如何在风中跳舞。这一切在孩子们眼中都是灵动的,都是有生命的。
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在草丛中发现了两只蚱蜢,一只大蚱蜢背着小蚱蜢在慢慢地爬行,“大蚱蜢怎么爬得这么慢?”“小蚱蜢怎么不跳了呀?”孩子们提出了疑问。经过大家仔细地观察,原来小蚱蜢的一只脚受伤了,快要断了。“怎么办呢?多可怜呀!” “小蚱蜢一定很痛!”“大蚱蜢是它的妈妈吧,心里肯定很难过的。”大家都有点伤心和着急。最后,我们把两只蚱蜢带回了教室,放在瓶子里,一起照顾它们。虽然小蚱蜢并没有活下来,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却激发了孩子关爱的情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心和爱护我们身边的生命。自然角的蒜宝宝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长得郁郁葱葱,孩子们吃着自己的大蒜,别提有多开心了。
孩子生来与动植物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从爱护玩具和动植物开始的爱心教育就显得更为自然、有效。
二、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让孩子在实践中塑造爱心。
每个孩子都享受过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却往往不知如何去爱别人。学会爱他人就必须从爱父母开始。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会体察父母的情绪、了解父母的辛劳,能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的”的一张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在“我喜欢的人”一栏中大多数都写的是妈妈。于是,我就问孩子为什么最喜欢妈妈呢?“妈妈做的饭菜很好吃”、“妈妈给我买新衣服”、“妈妈常常亲我”……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接着,我又问:“妈妈下班回来一定很累,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我帮妈妈拿脱鞋”、 “我帮妈妈擦桌子”、“我做个礼物送给妈妈”、“我亲亲妈妈”……孩子稚嫩的话语让我们感到欣慰。为让孩子能真正付诸行动,并能持之以恒,我们还和家长联系,当孩子在家中为妈妈做一件好事时,就给孩子送一颗小爱心,并鼓励孩子做得真棒。
在主题活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对爸爸的感情不太深,大多数爸爸没有时间陪孩子。虽然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在爱着孩子,但缺少沟通,孩子的感受并不深。为此,我们开展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活动。活动前,我们召开了爸爸们的家长会,让爸爸们每天抽一点时间陪孩子玩耍。活动中,我们在孩子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请来了他们的爸爸坐在后排,倾听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分享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活动进行了一半,当爸爸们突然出现在孩子面前时,他们欢呼着扑向爸爸的怀抱。蕴藏在心底的一种本能的父子之情在这样特殊的场合一下子爆发出来,爸爸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们则是兴奋不已,他们尽情地玩起了亲子游戏。此情此景,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感动。正是这次感动,让孩子们知道了爸爸的辛苦,懂得了爸爸的伟大,也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此以后,孩子们也学会了去关心爸爸,从内心去爱爸爸,画了一辆汽车会送给爸爸,搭了一把手枪会送给爸爸,得了一颗五角星会送给爸爸,爸爸下班回来了,也会说“爸爸你辛苦了” ……
孩子们在一次次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地给爸爸妈妈带来欢乐,会学着关心、体贴大人了。以前心里只有自己,而现在已经有了关爱别人的一颗爱心了。
三、从教师自身的言行做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成人是孩子行为的最直接模仿对象,因此,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每天早晨,我们都用真诚的微笑迎接幼儿,让孩子一大早就有一个好心情。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在自由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亲密接触,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浓浓的爱,当孩子犯错误时,则少一分抱怨和指责,多一分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善解人意。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老师和阿姨也互相关爱,使用着爱的语言。如“你辛苦了,先坐一会吧”、“别急,让我来帮助你”、“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事。”等等。成人之间的体贴尊重和相互关爱恰恰是孩子爱心得已生根发芽的关键。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凌子祺小朋友生病了,休息了一个星期才来幼儿园,他刚走进教室的门,郁一奇、谢一帆、张凌杰、殷浩阳等几个小朋友立刻迎上去抱住他说:“凌子祺,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说着,郁一奇还在他脸上响亮地亲了一下,接着,其他几位小朋友也去亲他。凌子祺小朋友激动得涨红了脸,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我当时也被孩子们之间的真情深深打动。新年到了,我们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挂彩链,一双双小手马上扶着椅脚说:“老师,你小心点,我们扶着你。”看着一张张仰着的小脸,不由心头一热;上完半天的活动,嗓子有点疼,刚坐下,一双小手捧着老师的茶杯慢悠悠地走过来了:“老师,你嗓子疼了吧,喝点水。”看着孩子拿着老师的大杯子晃晃悠悠的样子,不由想到了“妈妈洗脚”的广告,顿时眼眶发热;教孩子做了半天操,手脚发酸,停下来正喘口气,一张大椅子搬到了我们身后,“老师,快坐下!”看到孩子小小的身影搬着一张大大的椅子在移动,眼前不禁模糊起来……这就是孩子纯真无邪的爱,这也正是老师榜样的力量。
爱孩子并不一定要干轰轰烈烈的大事,需要的只是用心,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同样,孩子也会用爱的语言、爱的方式来回报你。
四、从艺术作品和媒介出发,引导孩子把爱向周围扩散。
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来说,移情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借助故事、歌曲和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以孩子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我们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给孩子讲互助互爱的童话故事,还把孩子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
如童话故事《小熊请客》、《三只蝴蝶》、《七色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中华美德故事《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艺术作品都蕴含着美好情操的主题,给人以爱的思考,给人以快乐的感觉。如故事《七色花》中的小女孩珍妮在得到神奇的七色花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六片花瓣一一扔出去,却没得到快乐。而最后扔出的花瓣使不能站立的维嘉奔跑着和她玩起来,她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好?”“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会用来做什么呢?”
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将爱心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人身上。比如盲人节时,让孩子讨论怎样关心身边的盲人,路上看到盲人该怎么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上不起学,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等等。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萌发了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
总之,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深深地觉得,孩子,是一张纯洁的白纸,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是一片广阔的天空,也是一块需要开垦的沃土。让我们用心去爱,让爱倾注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孩子就一定能够感觉到;让爱倾注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心境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向上;让爱倾注到教育的每一细节,给予他们更多爱的熏陶、爱的感受、爱的体验、爱的激励和爱的引导,让爱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象树苗有了阳光雨露一样茁壮成长吧!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