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师教学笔记:用心追随孩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发展的问题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整个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正是围绕着这一最根本的问题而展开。我们一直在期待着一种教育能让孩子更健康、更全面、更和谐地发展。如果教育能追随孩子,这就不再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几年来,我们幼儿园一直在尝试“课程追随孩子”,“教学追随孩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两个教学活动谈谈自己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追随孩子的。
一:眼光追随孩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孩子是主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在活动中生成的一些问题,及时地捕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数学活动《我们班的东西有多少》中,当孩子们接受了老师交给的任务,去找一找,记一记教室里的物品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并将该物体的数量写在它的旁边。每个物体之间用方框隔开,看上去一目了然。有些孩子将所要记录的物体画下来,没有写数字,排列较乱。还有些孩子选取一些物体的小标记,贴在纸上,然后在它的旁边写上数字。
      又如在音乐活动《套圈》中,孩子们在第一次尝试套圈的时候,我发现一组孩子很巧合地拉好手开始套圈:先套其中的一个,发现不行,回过来换一个同伴套,最后成功了。
一组孩子拉手时有两个人的手是交叉的,一个人的手没有交叉,套不起来。
一组孩子拉手时每个人的手都交叉,结果没有哪两个人的手能提起来套,试了几次都是这样的问题。
两组幼儿拉好手在套的时候都想先套自己,结果六只手都举起来,一个也没套进去,反而都摔倒在地上。
发现了问题,怎么办?这时就需要老师从眼光追随孩子转化到行动追随孩子了。我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孩子的情况,再放给孩子看,把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一些问题反馈给孩子,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从内心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机。
二:行动追随孩子
“教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这是人们对教育是否培养学生自我发展或是自我学习能力的最经常的解释。但怎样把学的方法给孩子,很多老师感到很困惑,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只要老师的行动追随孩子,做起来也不难。还是在数学活动《我们班的东西有多少》中,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他们想解决问题,想更好地更清楚地记录下教室里的物品。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很强烈,探索的兴趣也很浓厚。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的行动是引导孩子看看同伴的记录,比较一下哪一组的记录比较好?为什么?再把大家觉得比较好的一组刚才记录时的情景通过照片让大家再看一遍,从而知道分工合作的好处。同样,在音乐活动《套圈》中,孩子们出现了问题,我采取的行动不是一组一组去教孩子们怎么拉手,先套哪个。而是让孩子把自己组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并让成功的孩子给予回答,语言不能说清楚,就用动作来演示。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生生互动中,教师不是无所事事地旁观者。教师和孩子在一起学习和探索,和孩子一起尝试,想办法。教师也在问“为什么?”“怎么办?”“我们来试试吧?”同时,教师的眼光仍然追随着孩子,发现孩子出现的新的问题。进而再用行动追随孩子,来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眼光到行动,孩子对自己、对同伴的认识都是很模糊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显的尤为重要。
三:评价追随孩子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纲要》在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教育评价部分,《纲要》是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面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评价孩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
      再回到数学活动《我们班的东西有多少》的教学过程中,当我捕捉到孩子的信息是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很清楚地记录下班级里的一些物品,同伴间不能够很好地分工合作,这个时候,我的思考是:他们需要我的帮助吗?或许我该建议他们改用另一种方法?或者应该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个挑战?根据孩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发展我进行评价,我想这就是追随孩子的评价。另外,对孩子的评价不仅仅包括孩子表面反映出来的显性的东西,如记录的清楚不清楚?别人是否一下子就看得懂?物品的数量是不是准确?而是他们是否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是否有战胜困难的积极性?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是团结合作的?当一个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们是疲惫的还是兴致昂然的?他们是否做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并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来进行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呢?在音乐活动《套圈》中也如此,我的评价不在于孩子是否能熟练准确地跟着音乐做游戏,而是他们在发现了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他们是否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是否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他们是不是能感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重要?
以这样的评价来追随孩子,孩子获得的相关信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也会以这样的评价来追随自己的同伴,追随自己的活动。
     总之,追随孩子的活动不是高高在上的,是实实在在地和孩子在一起,在与孩子一起的活动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存在着,进行着,发展着。在教学活动中追随孩子,就象捉蝴蝶一样,只要用心发现蝴蝶的美丽,用心去追蝴蝶,不但不会觉得捉蝴蝶的过程是那么漫长而疲惫。相反会觉得自己所做的是那么的轻松、美好,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追随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歌唱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