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用社区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增强钱币的认知运用能力——幼儿园数学论文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hanhu 感谢 shanhu 上传 0人参与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过于强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一般以正规性的集中教育活动为主,把数学课当成幼儿学数学的唯一形式,存在着重知识、轻思维过程的倾向,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并成为一种负担。而《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重视课程的整体效益,重视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而独立自主又是未来社会竞争的重要品质,也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培养的能力,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欲望,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小鬼当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及自主性。在生活实践中帮助孩子增强对钱币的认知运用能力,并获得了一些有益地探索。 
      一、以“趣”导航,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助推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合理设计游戏情景,让幼儿玩中学。我们四川北路幼儿园地处繁华热闹的四川北路商业街,具有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分别组织幼儿参观周边社区资源:中班幼儿在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中就进行了“到菜场卖菜”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观察了教师与营业员的买菜过程并尝试着用1元、2元买菜,与营业员进行交流。而大班幼儿在主题活动“我周围的环境”中开展了“超市购物”、到“东方书报亭” 买报纸等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运用钱币自主购买心仪的物品。通过观察幼儿对钱币有了初浅的认识,同时实地买卖又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其后我们又在大班幼儿将毕业时组织幼儿到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到多伦路购买文房四宝等。在一系列的社区实践活动中,幼儿增强了钱币的认知运用能力。在此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主动参与,不同水平的幼儿均能得到练习,提高,使得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二、体验操作,发挥幼儿思维主动性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中认为:儿童最初的知识发源于动作,三至六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通过操作让幼儿具体地理解钱币的概念,直觉地体验到钱币的数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幼儿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这一纽带才能独立、主动、自发地获得有关数学感性经验。我们大班幼儿到超市购物,碰到有小数点的价目表时,他们会运用以前学习到的经验进行反馈,运用比较法选择合适的物品。1.5元比2元少,可以购买;而2.5元比2元多,不能买。在购物中幼儿积极思维,充分展现了了他们的创造力。 
      
      在钱币的使用操作活动中我还遵循了面向整体和注意个体相统一的原则,对智力、能力强的幼儿要充分发挥其潜能,注重了解、保护、诱发其学习数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如:孩子在超市购物时,碰到钱币不够,会通过协商合作。4元钱的糖果不够买,于是能力强的幼儿会两人合作,每人各出2元钱合起来购买糖果。在分糖果的时候,两人一人一半自己平均分配。通过超市购物,幼儿对钱币的认知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提高。而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幼儿,在钱币运用时教师要格外关注,耐心开导,积极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发其学习数学的能力。如:超市购买活动就要结束了,可能力较弱的孩子仍然紧紧地攥着2元钱没有买到物品。这时我就提醒他瞧瞧同伴的手中物品,然后幼儿也选择了与同伴一样的物品。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来说,能够观察他人,模仿、参照他人运用同样的价钱选择相同的物品也是一大进步。不同的学习策略激发了不同层次幼儿努力追求的积极性。 
        
      三、表达,与同伴分享数学经验 
      
      在幼儿形成钱币概念的过程中,操作与语言有密切关系,教师要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钱币理解的机会,一般在活动过程与活动后进行,主要起交流和整合的作用,也有利于幼儿对感知的分析、综合与归纳。幼儿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即分享数学经验。如:在制作购物预算表时,幼儿对价目表上的2.00展开了讨论,这个数字代表的是200还是2呢?有幼儿就应用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小数点后面的零是没有意义的”。那么2.00就表示2元钱而不是200元。生活经验的分享使幼儿扩大了认知面,带着新的认知,孩子再到超市购物时,他们都会产生一种类似成人的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生活中的数概念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尊重差异,提倡个性化数学教育 
      
      由于幼儿的思维成熟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他们对数概念的掌握以及他们的思维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质量高低不一,此时,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如在购物时有的幼儿能根据价钱选择合适的物品,可有的幼儿一下子选择了许多,超出了价钱范围。这时我并没有阻止他,而是通过收银员的帮助使他了解了钱与物的对应关系。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教育应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既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五、文明礼仪,蕴藏其中 
      
      在购物中,孩子们学习了如何使用钱币,在对金钱的接触与感受中,懂得了自尊、自立、责任,这是最重要的。幼儿的钱币运用,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消费,孩子们明白了钱是来之不易的,合理管理自己的钱财、合理进行消费。在真实的课堂中,通过孩子的消费行为,对孩子劳动、消费、价值、礼貌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教育。在超市里,孩子们兴奋极了,拿着购物筐,穿梭在货架之间,认真地挑选着自己想要买的商品,“这个饼干妈妈给我买过,很好吃的”、“不行,你不能拿这袋小食品,没看到它要很多钱吗?”、“找到了,草莓橡皮在这里。”、“轻一点,不要把东西碰下来”------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计划选购到了商品,兴高采烈地去付款。在付款时,遇到了商品过多而钱不够的情况,经由孩子们同收银员的交涉,把多出的商品退回,直到买到与所带钱币等价的商品。看到孩子们认真的选购商品,互相提醒商品的价格,目不转睛的盯着收银台上的数字,小手一元元数着钱币,退货时忍痛割爱的模样,买到商品开心的笑脸,我真的感动了,为孩子们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感动了。就象瑞吉欧教育体系提倡的那样:“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 
      
      在每一次地购物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独立购物的乐趣,从他们的互动和交流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出成功的喜悦。通过活动,我们教师也深深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潜能,在面对问题时他们的解决方式是那么的独特、多样,远远超出了预期估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更加自信的面对生活。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在利用社区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增强钱币的认知运用能力中应帮助幼儿主动学习,让每个幼儿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有自己的发现,才能有效地释放幼儿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情感、态度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是一个学习者,应在与儿童重温与儿童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了解儿童,除了担负着观察、记录、解答、协调等工作以外,还要善于为儿童创造能引起他们共同建构经验的机会。 
      
      此外,我还觉得:鼓励孩子将钱买礼物送给父母和祖辈,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这也是一种感恩教育。而在交往中的礼貌用语,以及购买东西时的用语,更是一种“礼仪教育”。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在农场里mp3-伴奏音乐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