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不合群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初探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sy 感谢 dasy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在入园以后,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同伴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他们在享受着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有这么一个小群体:他们平时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较长时间不和同伴一起游戏、经常独处以及与同伴孤立等等,我们都称之为“不合群”。孩子如果总是不合群,就会因为缺乏与同伴的交往。而产生孤独、执拗、任性等不良心理,这对孩子的健康人格发展和智力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幼儿园中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影响。让其学有典范、行有方向、做有规矩,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探讨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尽早发现幼儿的不合群现象与原因,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喜欢交往、顺利交往,并愿意参加群体活动,使幼儿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态度,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幼儿不合群的表现 
  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针对幼儿不合群现象,我们曾随机抽样,做过调查研究,具体如下。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幼儿喜欢独来独往,很难融入群体生活。不合群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经过多年工作中的观察积累,我发现幼儿不合群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二、幼儿不合群的成因 
  1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关系、不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比如: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或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亲子交流等。这样的家庭环境极易导致幼儿产生心理压抑。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与其他人交往,害怕遭到拒绝,长此以往极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极的内向性格。再如:有些幼儿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为中心。他们在幼儿园,觉得没有在家里自由、舒适,于是对幼儿园生活无兴趣,对其他小朋友也就没有感情了;有些家长又经常随意训斥、打骂幼儿,给幼儿的生活带来阴影: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孩子被同龄伙伴抓咬,就禁止孩子与其他同伴交往,导致幼儿交往的机会被剥夺……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环境,就会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会商量,不会谦让,不会主动争取朋友,从而直接影响幼儿交往态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2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幼儿来到幼儿园,开始了集体生活,需要形成新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幼儿园成了孩子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但是,幼儿在家很少有小伙伴,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面对众多的小朋友,会有陌生感,一时难以适应。幼儿不肯参加集体活动,好多是态度问题。有些幼儿在家中都是“有求必应”的,但是在幼儿园就不同了,有了更多的要求和规范,所以他们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闹情绪,拒绝同别的小朋友一起活动。比如班上的皮皮小朋友,父母长辈的过度溺爱和包办使他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把自己封锁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 
  3 生理因素方面的原因。 
  有些不合群幼儿在生理表现上有异常,包括遗传、脑损伤、生理疾病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不合群幼儿都能找到生理原因,更多的还是后天发展的结果。 

  三、不合群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幼儿不合群的现象是一种消极的社会适应性表现,但并不可怕,幼儿时期的不合群是完全可以纠正的。父母要深刻认识到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是很难适应今后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因而,教师要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 
  1 教师引导家长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接触孩子的人都是教育者,父母更不例外,对孩子的一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我们让家长在注意儿童早期营养和充足睡眠的同时,尽可能地给孩子以丰富的精神接触、爱抚的刺激,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建立良好的教养信念。让一切善良、健康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在家庭中萌生。作为家长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培养孩子的合群性,心理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各成员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使家庭充满温暖。家长要尽可能做孩子的朋友,使孩子在融洽、轻松的家庭环境中,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不能忽视的是爱的力量,爱的情感能够使不合群幼儿冷漠的情感心理解冻、变暖,爱的力量能够驱动他们恢复正常儿童应该具有的个性。 
  2 教师要求幼儿家庭成员在教育中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长辈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家庭成员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克服“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等错误的观点,特别是祖辈们对孙子孙女的过度溺爱和顺从。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点不一致,教育要求的宽严不一,尤其是长辈之间在教育问题上的矛盾将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使之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和科学育儿水平,采取正确、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式教育孩子。作为家长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孩子做出良好示范。 
  3 教师指导家长为孩子的交往拓展交际圈
  幼儿的不合群有时缘于对环境及人的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往往是由于活动范围狭窄引起的,所以,要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家长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熟悉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愿意进入新环境,乐意与人交往。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才能够逐渐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年龄相近的伙伴交往,既可以邀请伙伴们到家里玩。也可以让孩子放学后走出去,与伙伴们一起游戏、玩耍。让孩子在与伙伴的交往中,逐渐摆脱不合群现象。 
  4 教师恳请家长全面了解、关心孩子,积极发挥教育作用。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不以了解为基础的教育是盲目的、低效的。有些家长非常关心孩子、重视孩子,也迫切希望能教育孩子,但效果却不理想,很大原因是家长其实不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特别是不合群的孩子,他们缺少的正是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家长还要与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从侧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不合群的孩子进行有目的性的教育。同时,家长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应该积极承担起家长自身的教育责任,为不合群孩子的教育主动发挥家长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不合群”行为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学龄前幼儿正处于个性萌芽和初步形成期,教师和家长都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不合群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雏形,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陈俊雅)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不合群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儿歌(文本):大家一起过新年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