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为什么要讨好你
3岁宝宝把黄豆瓶滚来滚去,还用脚踢。奶奶阻止宝宝:“这又不是玩具,你把瓶子踢来踢去,黄豆撒出来怎么办?”“不会的,不会的!”宝宝刚说完,“哗啦”一声,瓶盖开了,黄豆撒了一地。宝宝愣了一下,然后飞快地看了奶奶一眼,见奶奶面带怒色,宝宝赶紧把黄豆捡了起来,捡完后,宝宝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奶奶身边,并问奶奶要不要喝水。奶奶不做声,宝宝拉拉奶奶的衣服,用小手把奶奶的脸扳过来,嬉皮笑脸地对奶奶做鬼脸,把奶奶逗笑了。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知道讨好人了。孩子犯错后为什么会讨好你呢?
读懂孩子
1. 孩子做出“讨好”行为说明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对自己的过失感到后悔。这就是内疚感,或者说是羞愧感。
2.孩子犯错误往往是因为无法充分预知结果,这是由孩子现有的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并非明知故犯。
3.孩子最在乎父母、老师等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并且从3岁开始会根据他们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时候,孩子若意识到自己某个过失行为破坏了规则或者辜负了他人的期望,就会引发内疚感。换句话说,孩子只能在具体情境中、在成人的提醒下表现出羞愧或者内疚。
4.内疚感能在客观上起到促使孩子感受成人的不满情绪、思考成人情绪中隐含的其他信息、体会成人逻辑的作用,是孩子形成过失责任感、学会自律的重要前提。
成人智慧
1.观察孩子,辨析孩子的意图和犯错的原因。
(1)正确判断孩子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判断孩子滚黄豆瓶是因为喜欢听黄豆在瓶里滚动的声音,还是把它当球玩,或是故意捣蛋。相同的行为往往有不同的动机或意图。
(2)关注孩子的情绪表现,观察怎样的过失行为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
2.提示、标签孩子犯过失所带来的相应的情感反应。
用准确的词语提示、标签孩子犯过失后的情绪反应,以丰富孩子对情绪情感的认识。比如:“妈妈(老师)知道你对刚才做错的事情感到不安了,这种不安是不是有点难为情,有点责怪自己没有听妈妈(老师)的话,是吗?我想你是内疚了吧。”
3.引导孩子深度分析内疚感,探讨犯过失的原因及避免过失的方法。
(1)运用反问法,让孩子学习分析自己的情绪。比如:“今天的事情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安、感到内疚了?”“为什么你会觉得内疚呢?”
(2)强调规则和要求,引导孩子反思自己行为的不合理性,让孩子更好地明白自己内疚的原因。比如:“事前奶奶提醒你,不可以把黄豆瓶踢来踢去,黄豆会撒出来。”“老师是不是预先说过,你这样舞棒,一不小心就会打到你旁边的人,别人会不开心,还可能会受伤。”
(3)引导孩子体会内疚感,谈谈自己今后将如何避免继续犯错。比如:“造成现在这样的后果,你是不是后悔没有听话?”“怎么做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4.让孩子弥补自己的过失,从而缓解内疚感。
(1)提示孩子要为自己的过失做出一定的补偿。
(2)要求孩子自己弥补过失,让孩子有自己承担后果的机会和体验。
(3)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弥补方法,如修玩具、安慰别人、擦去脏东西、道歉等。
特别提醒
1.不要让孩子的内疚感长存心中,以免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
2. 孩子的内疚感往往和难为情、胆怯交织在一起,因此,孩子的“讨好”表现可能是出于害怕成人的责怪或者惩罚的心理。所以,当孩子有过失时,成人尽量不要惩罚。
3.补偿不可简单化、模式化,如逼迫孩子说“对不起”等,不能让孩子误以为“对不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手工材料
关键词:犯错
- 如何面对高频率犯错的孩子 2012/10/30
- 父母应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育儿经验 2012/02/1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