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老爸”的快乐与烦恼——对依赖儿童的个案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sy 感谢 dasy 上传 0人参与

  依赖的产生往往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家长尤其是现在的隔代教养模式中的祖辈,对孩子过分宠爱,过分照顾,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丧失独立办事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心理。父辈与祖辈们的娇宠使孩子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其实就是过分依赖。笔者在踏入幼教事业之初就遇到了这样一个过度依赖的孩子,本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该幼儿的家庭情况对该幼儿的依赖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为分析与矫治幼儿过度依赖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案例 
  在参加了学校以及市区各方面的培训之后,第一次接触孩子是小班的试学,也就是这第一次让我爱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 
  试学第一天: 
  这一天我白捡了个“儿子”:早晨我负责辅助班主任迎接孩子,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走了之后,老师们都忙着安抚孩子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小男孩就缠上了我,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意识到,就是很自然的安抚着哭的孩子,直到带孩子去散步的时候,意识到这个小男孩一直牵着我的手,玩游戏的时候也不跟着其他孩子,就盯上我了,只要我一放手,这孩子就是开始找我,嘴里还喊着“爸爸,你干啥?”自此我开始意识到我做“爸爸”了! 
  不仅仅是活动、游戏的时候必须我在他的身边,吃饭也拉着我在他的边上,还不让我去吃饭,我一有走的趋势,他就来了:“爸爸,你干啥?”可是不行啊,我饿啊,我中途跑了,可是谁知,这“乖儿子”跑员工食堂找我了! 
  接下来就是睡觉,“儿子”不让我离开,我一动就听见:“爸爸,爸爸,你干啥?”我说我喝口水,他来了:“带上宝宝一起!”没辙了。我蹲在“儿子”傍边的时候,他很乖,不哭不闹,还时不时的跟我说上几句悄悄话,看着聊着他慢慢睡着了,我就打算出去一下的,走之前跟其他老师聊了下,忽然“乖儿子”骨碌一下就爬了起来,“爸爸,爸爸,你在哪?”哭了。 
  试学第二天: 
  “儿子”来学校之后喊了我一声:“刘老师好!”看来爸爸妈妈在家已经好好教育了一番了,我心里就想看来今天我估计可以抽身了,其他孩子也可以去照看一下了。可是接下来没有多久又是“爸爸,爸爸”的叫了,而且仍然是拉着我的手,吃饭也要我在一边,睡觉不仅仅要我在一旁还要手里面拿个自己的“抱抱”(一个小毯子,应该是孩子依恋的某个事物,有部分孩子会有这样的情况)。 

  二、问题分析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学说也证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才会有更高的心理需要。小班幼儿离开了父母,就会感觉失去了安全,安全需要的缺失以及伴随而来的恐惧心理,是孩子不爱上幼儿园,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首要原因。而在这些种种不适中,幼儿会主动找到一些人或者物来安抚自己,如:大声的哭泣来缓解情绪;跟老师说话,抱着老师来寻找安全感…… 
  这个孩子在初至幼儿园不安的情绪下,有如此过度的依赖,我分析下有如下原因: 
  1.对人的依赖。 
  第一,貌似:这个是根据孩子他奶奶的话得出来的,奶奶说:的确,跟他爸蛮相似的,都带着个眼睛,结尾还对孩子来了句:怎么把老爸都认错了? 
  第二,神似:每个教师都爱着自己的学生,跟爸妈的眼神估计相似!这个我没有做过爸爸,但我估计应该是这样。 
  第三,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依赖感:每个孩子在刚刚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之后,对家人,对熟人有一种依赖的需要,他们会主动寻找自我认为安全的地方并愿意亲近。 
  在突如其来的陌生环境中,幼儿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意思温暖满足了他们最基本的安全的需要。 
  2.对物的依赖。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在一定阶段,孩子的这种“恋物”行为能帮助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起一定的安全感,形成一种安全依恋,有助于孩子获取身体和情感上的满足。但长期听之任之,则也会产生负面效果,重度的恋物行为还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儿时的“恋物”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性发展,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全发展。 
  而这个孩子在有教师在身边的时候仍然要求拿着自己的“抱抱”,由此可见,他对某个事物的依恋已经有一定的程度了。 
  3.家长的影响。隔代教养已经成为了目前社会的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许多老人家常会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给予子女的优越生活照顾,全数转移投射在孙子女身上,而这种宠爱往往很容易变成毫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代劳,以致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结果。 
  在祖父母因过度疼爱孩子下,致使孩子的缺点因长期得不到矫正,遂养成不良的行为和性格。在祖父母庇护下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胆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语、应变能力差、性格内向;另一个极端则是放纵欲强、专横跋扈、难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到了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后寻求保护。 
  而这个孩子在家里对爸爸妈妈就是属于“小霸王”的类型,所以他的依赖跟隔代的溺爱有一定的关系。 

  三、问题解决 
  在学校里面,教师应该多给孩子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已经适应了独立游戏独立学习的时候,依赖也就迎刃可解了。 
  在试学的第二天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选择让孩子独立适应做一些事情。 
  第一个步骤:我让孩子自己去拿书,自己阅读,可是,孩子随意的翻阅一下又凑到我身边了。孩子无法持久的做一件事情,一闲下来第一反应就是寻找自己的安全感,在自我安全感满足的时候才能够安静下来。 
  第二个步骤:我选择留在办公室,不和孩子接触,没有一会孩子就是大声的喊“爸爸”,其他教师进行安抚,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在孩子拿着自己的“抱抱”才逐渐安静下来。很显然,大声哭喊是孩子得不到安全感的外在体现,也是逐渐适应的过程,但是在没法在“人”身上找到安全的时候,他选择在“物”上面感受安全! 
  第三个步骤:我不再接触孩子,在与小班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在教师中还是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都必须带着他的“抱抱”,不过最近这样的情形逐渐减少了,孩子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让孩子慢慢的适应独处的环境,尝试独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性就建立起来了,而相对的依赖情绪自然一步步的克服了,不在于这些事情孩子做得怎么怎么好,而在于孩子愿意自己一个人去处理问题了,而不是遇事就寻求帮助,即克服了依赖情绪,又锻炼幼儿的独立性。 

  四、反思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责任。” 
  隔代亲并不都是坏事,父母忙于工作之际,孩子由祖辈接去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事业;对长辈而言不仅可以解除孤寂,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获得活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老人的心态良好大有裨益。 
  然而有利也有弊: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过分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的更加娇气。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爱劳动、谦让等优秀品质的良机。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五、后记 
  最近一次听说孩子表现不错,我就很开心地去看了下他,他对我说:“宝宝不要刘老师。” 
  虽然有一点点失落,但是孩子的依赖性已经明显的减少了,说明我们的方法有必要也是有作用的,但教师付出之后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是否能得到满足还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解决。(刘智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认识国旗、国徽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