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班级QQ群的建设及管理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ngquanchai 感谢 qingquanchai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家园互动的方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我们要顺应时代步伐,把QQ群这个灵活、便捷的窗口,也悄悄的引入了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让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共育和共生。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QQ群;发展;管理 
  作为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见解和认识,要对教育的最基本问题有自己的判断,这是一名好校长的最起码标准。[1]随着社会的信息化,QQ群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使用的交流方式之一。而现在的幼儿家长以80后居多,大部分家长都有QQ号,且白天在班上都会挂着,与老师交流很容易。对此,(浙江省嵊州市五爱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早在2008年起,就充分挖掘QQ群价值,利用其强大的聊天、传输功能与幼儿园家长工作相对接。在全园推广构建班级QQ群,作为家园联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展开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一、倾情投入,促其诞生 
  1.班级QQ群的诞生与成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班主任,迎来一届又一届的新生是最寻常的事。每年的新班接班,我园的班主任都会把组建班级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具体分三步走: 
  (1)家访摸底。每年的新生家访,是我园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主副班教师甚至本班的保育员阿姨,利用开学前期,逐一对所有孩子家庭进行入室家访。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与了解,迅速了解孩子的家庭结构及成员、生活环境、家长理念、个性特点,与家长、孩子建立粗浅的情感与信任纽带。并会在第一时间把班级的号码及注册事宜,细致的告知家长,主动打开联系的第一通道。 
  (2)欢迎新成员。班主任作为班级QQ群的创建者和管理者,是群的主人。特别在建群初期,家长之间互相不熟悉,共同语言不多,班主任起带头引领作用,要成为核心人物。班主任抛砖引玉、设计话题,调节整个群里的氛围。第一次入群的家长,不免有些腼腆与不安,班主任要热情的迎接,带头致以问候。并围绕孩子展开话题,实现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家庭的迅速对接。 
  (3)烧旺第一把火。开学的第一、二周,新班特别是托小班孩子情绪极不稳定,入园焦虑明显。家长的心境随着孩子的情绪上下起伏,愁云惨布。特别是爷爷奶奶辈,更是“一刻不见,如隔三秋”,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在幼儿园受到丁点的委屈。其实,家长也会产生分离焦虑,而且家长的负面情绪又会影响甚至加重孩子的焦虑状态。因此,及时、有效地传递孩子在园的点滴变化,能大大减轻家庭成员的焦虑,树立入园的良好信心,班级QQ群便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路径。 
  2.班级QQ群的意义与作用。 
  (1)影像释疑。家长的焦虑来自于对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不了解。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属于分离焦虑型,即在与亲人分离的瞬间焦虑感特别明显。在老师们的引领下不用多久,就能开心地融入新生活。因此,班主任可利用通过照片或摄像方式,真实记录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的精彩片段,上传至群空间。让家长将孩子的在园生活尽收眼底,实现信息的及时、真实的传递,能大大消除家长的疑虑,并树立信心,与孩子一起顺利共度入园关。 
  (2)热心支招。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面对第一次离家的宝贝,家长的不舍与牵挂,心情可想而知。班主任可以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日常规、营养食谱、温馨提示、幼儿园网站地址等及时在QQ群中广而告之,并一一梳理家园对接要点,让家长有章可循,快速有效地解决碰到的共性问题,从而建立对班级QQ群的信任感,增加关注度与参与度。 
  (3)在线答疑。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百个孩子就会有一百种表现。面对孩子,家长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对于不常有机会面对面与教师交流的家长来说,班级群的在线交流和留言功能,更多提供了与班主任点对点交流的机会。面对各个不同的孩子及背后的家庭,班主任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孩子的在园情况。对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予以科学、合理的解答。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解决家长的“疑难杂症”,在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感受班级的温暖。如此循环往复,家园形成牢固的合作共同体。 
  通过信息的及时交流,让家长感受来自幼儿园、新集体对孩子的关注与关爱,并对信息的通道——班级QQ群产生关注的兴趣,激励其以后更多的、更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群的建设与维护中来,继而成为群自主管理的主力军。 

  二、巧构平台,促其成长 
  班级QQ群组建,经历开学初的入群高峰期后,成员逐步稳定,班主任的工作策略应从建群转向致力于逐步形成积极向上、活泼温馨的交流氛围。我们除了利用班级群阵地,开展家园信息对接、答疑解惑外,还特意通过开展QQ群活动、推出“Q群星播客”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人气,逐渐让QQ群成为连接幼儿园与家庭、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的温情纽带,真正让班级群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1.QQ群活动:让网络照进现实。当前的幼儿园家长,时尚、充满激情、注重情感交流与生活品质的8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交流后,搭建一个适宜的载体,让群成员们面对面来次零距离接触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例如,小二班在金秋十月,经热心家长推荐、群成员共同商议,以采摘、烧烤休闲游为主题的“品香之旅”隆重成行。在班主任精心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中,家长们积极出谋划策、活动精彩纷呈,群成员们深深体会到班级群的成员之间的默契与合作,彼此打开心扉,亲如一家。活动远没有因旅程的结束而结束,群里家长纷纷上传或交换活动的精彩瞬间,着实热闹。 
  嵊州市地处千年唐诗之路旅游线,山水风光,怡然如画。更是大大催化家长们组织QQ群活动的激情,真正让QQ群成为班级大孩子小孩子共同的温馨家园。 
  2.Q群星播客:班主任代理人。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而繁杂。随着班级群的逐步稳定,班主任应善于寻找代理人,适时从具体的群管理工作中抽身,只要把握群的运作动向和重大事宜。 
  例如,小一班就采用“Q群星播客”活动,聘请部分热心班级管理、有才有闲有心的家长成为群的管理者,适时抛出热点话题,开展讨论。例如,爱书的家长,热心的推荐热门书籍,供大家阅读、交流阅读感受;懂医的家长,根据时令变化推出孩子养护重点及防病秘籍;各家交流孩子的养育宝典,等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才会催生更多的主动性。经过半个学期的交流,群内家长已经打成一片,还很自然的分成若干小团体。如爱好出游的驴友组、钟爱购物的妈妈组、注重养生的保健组等。此起彼落的群动向分享,让群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三、尽心激励,促其成熟 
  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必然经历诞生、成长、稳定、衰老四个过程。班级群是一个松散型的自治组织,必将面临这一点。我们积极挖掘班级QQ群潜力,积极创设多种平台,激励班级、教师、家长参与群的管理与建设,让班级群走向成熟、自律,服务于班级建设、管理,服务于孩子成长,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的保障。 
  1.最酷QQ群评比活动。为更好地激励班级QQ群的管理与建设,增强群凝聚力,展示群的风采,从2009年1月起,我园开展了每年一次的班级“最酷班级QQ群评比活动”,已经历时3年。活动由五爱幼儿园和家委会共同发起,分为前期倡议、各班级群整理书面材料、自主申报、展板公示、园级家委会及教师代表评审、公布表彰等环节。评审团从班级群成员的参与度、满意度、活动次数、特色亮点等四个方面,给予慎重评定。共设最佳团队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创意奖等,分别给予500~800元的奖金奖励。 
  全园性的评比,促进了班级QQ群管理者与成员的参与热情,挖掘了管理与活动中的金点子,让QQ群精彩纷呈,激励班级QQ群越来越走向成熟。 
  2.网络家访:模式新尝试。家访是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也是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体越来越重视自我空间与隐私的保护,这让常规的登门家访模式,遇到了挑战,特别是春节前后的家访,让教师与家长都面临别样的尴尬。 
  2009年的寒假,我园中二班推出了“网络家访”新举措。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班级专门设计了“家访意愿调查表”,分“登门家访、网络家访、电话家访”等形式,供家长自由选择,并根据家长自身需求,贴心地预约家访时间。统计结果表明,有81.5%的家长选择了网络家访。班主任提前一周,把班级学期概况挂在群公告中,并对拟重点交流的问题做了以下界定:①您觉得在本学期,孩子有哪些收获?②进入中班第二学期,孩子哪些方面需加强和提高?③您对班级工作(网络家访)的意见或建议。 
  虽然只是第一次尝试,但结果令幼儿园和家长感到欣喜。家长们非常慎重地填写了调查表,并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这在以往的家访中是很少发现的。家长们表示,书面的表达,更显理性,能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历时一周的网络家访,实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双赢。既免去教师来回奔波之辛劳,也省略家长接待之繁杂,皆大欢喜。目前,网络家访模式已经在我园全面推广。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样,关键在于关系,而非控制。[2]班级QQ群的创建,促进了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大力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家园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家园“沟通建桥梁、携手共培养”,共同为孩子营造家园一致的成长环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QQ群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小故事mp3在线听:金鱼的故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