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教育不如沉默
或许是因为有了孩子的缘故,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特别留心身边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今天下班回家坐车就遇到了一件事儿,让我感慨很多……
一个妈妈领着五六岁的的女儿和我同坐一辆车,孩子想吃雪糕,让妈妈给买。妈妈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继续执拗地请求妈妈给买雪糕。妈妈有些生气了,大声说:“我说不能吃就不能吃,你不要看着别人吃什么都想要,你想想你都要了多少东西了!”孩子停止了要求,但是眼圈红了,开始低头轻轻抽泣。
没想到,妈妈看到孩子哭泣,突然之间再次发作:“你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你给我把眼泪擦干净。”她的话语并没有阻止孩子的眼泪,孩子似乎更加委屈了,渐渐哭出了声。妈妈看见孩子的样子,更加生气了,叫道:“我让你把眼泪擦干净,你听到没有?有什么好哭的?你见了什么都想要,你今天都吃了多少东西了,还要吃雪糕,妈妈以前怎么跟你说的……”孩子终于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妈妈更生气了,“一个雪糕至于吗?都给你说了不能吃!不能吃!妈妈对你说话你不听是不是?你再这样我以后出来就不带你了。”孩子这时候越哭越厉害,已经几乎情绪失控了,一边哭一边嘴里喊着:“我就要吃,我就要吃,我讨厌你……”妈妈恶狠狠地回应:“我告诉你,你再这样,我就把你从窗户扔出去。”……
就这样,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延续了很久,基本是孩子哭喊着说一句,妈妈就恶狠狠地接一句,哭喊声和训斥声充斥着整个车厢。
孩子的哭闹声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渐渐哭声小了一点,妈妈趁机赶紧继续教育:“你看你,什么都想要,家里给你买的东西都有多少了,你这样还了得……”结果还没等妈妈教育完,孩子再次放声大哭起来……第二回合重新开始,又持续了近十分钟。
直到我下车前,小女孩儿才逐渐安静下来,大概是真的没有力气再哭了。
亲眼目睹了这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整个过程,我特别同情这个小女孩儿,不知道她的妈妈平时是如何与她沟通交流的,是不是每次她提出无理要求时,她妈妈都会这样去应对?如果真是如此,不管她多么无理取闹,她妈妈每次这样对待她都会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一次伤害。
或许妈妈当时真的心情很不好,也或许她给孩子讲过很多次道理但都行不通,渐渐就失去了耐心,但是无论如何,她不该当着孩子的面情绪失控,甚至力图通过家长的威严去强行镇压孩子的行为并施以威胁恐吓。
她更不该忘记作为家长,自己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和表率者,家长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会深刻影响到自己的孩子。教育无它,模仿而已。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甚或是家长的一面放大镜。这位妈妈连自己的情绪都没有办法控制住,她又怎么能强求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与其一路上和孩子进行无谓的对抗,不如换种方式,用平静而严肃的语言告诉孩子自己的态度和底线,甚至可以直接向孩子表达对你的无理要求我很生气,而不该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一种不良的暗示,认为可以无视别人的感受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对孩子来说,最初并不一定认为雪糕是非吃不可的,她的要求也许仅仅只是一种试探,然而她妈妈的态度最终激怒了她,最后孩子已经不是因为没有吃到雪糕而埋怨,更大程度上是在和她妈妈的一种对抗了。
为什么妈妈不能换一种方式呢?
比如,在告知孩子不能吃雪糕后,用别的事情来暂时吸引她的注意力,让她忘了这件事。或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后,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保持沉默,让孩子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当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给孩子适当的安慰。如果是我,也许我会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吃雪糕,可是今天天气有点凉,吃雪糕会拉肚子的,到时候嘴巴舒服了,肚子就难受了。等到天热了咱们再吃吧!”孩子也许还会继续要求,甚至哭闹,那么就直接告诉他:“我知道你非常想吃,但是今天不行。”其实用不着发怒,只要用平时的口气和语言就可以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骂一通,只是为了让孩子明白道理而已,那么把信息传递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训斥一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信息传递的通道不就阻塞了吗?如果孩子依然不听,就由他哭闹一会儿,保持沉默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毕竟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发泄一下也是正常的,何必对孩子过于严苛,连发泄的权利都不给他呢?无效的教育还不如保持沉默。
随着茁卓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他也会向我要些不该要的东西,但愿我不会是这个急躁易怒的妈妈。
手工材料
关键词:无效教育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