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机会均等的特征与实现策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angmeifang 感谢 qiangmeifa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在日常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保证每个儿童都享受到人性化的、均等的教育机会,是实现幼儿园教育公平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机会均等体现出三个特征:均等性、差异性、适合性。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幼儿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充分而多元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机会,在师幼互动中给予儿童及时适当的应答和多样化的、富有针对性的表扬。 
        [关键词]教育公平;幼儿教育;教育机会 

        一、问题提出 
        时至今日,教育民主化浪潮愈演愈烈,已成为社会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对幼儿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除了从宏观上考虑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外,幼儿园教育实践领域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如何保证在幼儿园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每个幼儿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的、均等的教育机会,成为实现幼儿园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对于如何实现幼儿园教育公平,已有研究多从课程政策与实施的角度来分析,如强调课程知识的分化与分配要考虑不同阶层儿童的实际发展需要;强调要尽力改变教师给能力不同的学生“贴标签”,与不同家庭背景或个性的儿童进行选择性交往的错误行为等。这也就意味着在幼儿园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为儿童提供人性化的、均等的教育机会。 

        二、幼儿园教育机会均等的特征 
        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指教育过程机会均等,包括幼儿园课程机会均等、师幼互动过程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幼儿教育评价均等。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潜意识中一般认为,机会均等就是人人有内容相同和数量相等的机会,但实际上这种均等观未考虑到个体的发展差异和个别化需要,因此不一定能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均等。我们认为幼儿园教育机会均等应至少具有以下特征: 
        (一)均等性 
        这主要是指每个儿童都应被看作是具有独立、平等人格的主体,都应享有数量基本相等的教育机会,而不要因儿童自身不同的社会背景因素(如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种族等)而有所差别。这实质是强调各种教育机会应该完全平等地向所有儿童开放。 
        (二)差异性 
        不同儿童之间乃至儿童自身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呈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或阶段差异,因此每个幼儿的发展不是均速、同等水平的发展,发展需要也就不尽相同。如此,提供给幼儿的教育机会应该在内容上有所差异,即应针对每个儿童真正的发展需要,为儿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难度、不同方式、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教育支持。 
        (三)适合性 
        幼儿的发展是在自身原有发展水平之上的适宜发展。提供给儿童的教育机会不仅应适合幼儿现阶段的发展需要,而且要能充分引导儿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并指向儿童未来的发展目标。因此,为儿童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关键还要看能否最大程度地帮助儿童获得适宜于自身的发展。总之,在幼儿园教育中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其实质是在仔细观察与确定儿童个别化的发展差异与需要的基础上,保证为每位儿童提供适宜的支持。 

        三、实现幼儿园教育机会均等的具体策略 
        (一)为幼儿提供多元而充分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机会 
        让幼儿充分地自我表达和表现是帮助幼儿获得自我认同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重要途径。为此,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为儿童提供充分而多元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机会。 
        首先,应为儿童提供多维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幼儿园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应为儿童提供多维、立体的展示空间,鼓励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儿童以多种形式,包括剪纸、绘画、小制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展示。为此,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园所空间,为儿童建立相应的展示区,这既美化了幼儿园环境,又激发了儿童自我表现的积极性。 
        其次,应鼓励儿童主动表达。性格内向和胆怯的幼儿往往不会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关注那些热衷表现或能力较强的儿童,就会很容易忽视这类儿童的发展需求。_41为鼓励这些儿童,教师应耐心地引导他们完整、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儿童同伴的力量,让儿童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和互动,共同表达想法,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互动的热情和主动表达的积极性。 
        (二)在师生互动中及时给予儿童多元应答 
        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在对儿童做出应答时,在应答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如给予能力强的儿童的应当内容更为丰富,且教师的应答态度和表情包含了更多肯定和赞美的因素,而对能力较弱的儿童的应答则相对简单,并缺乏相应的情感关注。给予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就意味着教师应改变这种有所偏袒的应答方式。 
        首先教师要注意多用引导性的应答方式,帮助能力较弱的儿童提升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如当教师询问儿童:“这个故事哪里美呢?”幼儿如果说:“话的声音”。教师就应及时帮助儿童进行补充和纠正:“说话的声音美”。这样的应答可以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滞后的幼儿逐渐学会规范和清楚的表达。 
其次要引导儿童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如教师问:“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幼儿回答:“伤心”。教师应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呢?”以激发儿童对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问题的内涵。 
        第三应多给予发散性应答。教师应答时,应注重引导儿童感受自身回答的特点,如教师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猜测性回答不应简单地作出对或错的应答,而应采取诸如“这是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很独特”等形式的应答,以帮助儿童获得自主探索和学习的信心。 
        (三)给予儿童多样化的、富有针对性的表扬 
        表扬是强化儿童积极学习和发展行为的主要方式,给予儿童人性化的、均等的表扬,关键是为儿童提供差异性的评价方式,增强儿童对自身发展成就的认同和感知。为此,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让儿童自主选择表扬方式来丰富表扬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幼儿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表扬,教师也很容易将表扬变成一种例行公事,从而使儿童对教师的表扬产生“审美疲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通过让儿童自主选择表扬方式等途径,丰富表扬策略,以此增强表扬的效果。 
其次,应重视同伴间的表扬。同伴表扬也是表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是好朋友之间一对一的表扬,也可以是团队式的群体表扬。教师利用同伴表扬,可以引导儿童关注其他儿童的优点和进步,帮助儿童学会相互学习、提醒、关怀和帮助,使儿童均等地感受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从而促进儿童之间平等和谐的同伴关系。 
        第三,应突出表扬中隐含的教育目标。表扬不应只是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肯定,更重要地是能促使儿童意识到自身仍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教师必须明确表扬所指向的具体教育目标,并将之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教师对儿童的一幅绘画作品进行表扬时,除了给予整体的肯定外,还可以用诸如“如果怎么怎么做,那么画就更好看了”等话语,帮助儿童认识到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机会均等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设计――好吃的芹菜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