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幼儿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判断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受生活环境的局限,城市流动幼儿大多存在同伴关系不良的严重问题。政府、流动家庭、幼儿园与社区都应积极主动地关爱流动幼儿,为其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关键词]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不良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幼儿可以被称之为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化”向“家庭化”转变的趋势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子女一起流入城市。同伴交往障碍是这些流动幼儿在适应新环境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多是同伴关系不良幼儿。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不良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引起社会对流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建立的广泛关注。
一、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不良的原因
(一)家庭贫困使流动幼儿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当作为中国农民“生活保障”的土地不再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时。“失业”的农民不得不转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再就业”,农民工由此产生了。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约一半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05%。文化程度低。使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被小餐饮业和建筑业所吸纳。这些行业工资低、待遇差,而且有较强的年龄限制,一般不能作为永久性职业,没有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也没有城镇人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可以说,贫困笼罩着流动家庭,无法给流动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使流动幼儿在城市这个新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处境容易使流动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不敢主动与城市幼儿交往,少数流动幼儿甚至会变得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而城市幼儿在流动幼儿面前无疑容易出现自大或骄傲心理,看不起流动幼儿,从而不愿与流动幼儿交往。 另外。家庭的贫困使流动人口不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报告,有五种家庭的父母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榜样和良好的教育。这五种家庭包括不充裕家庭、动荡家庭、反社会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是典型的不充裕家庭和动荡家庭。他们通常为生活所累。不能给孩子提供理想的家庭教育和管制,不能针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发展给予较好的指导,这必然会给流动幼儿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社会文化心理认同阻碍流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虽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存在阶级差别和阶级歧视,但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民对社会等级划分仍有着强烈的文化心理认同。城市农民工本是我国农民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初次外出时,他们对自己的地位认定是以农民为参照系的,满意度较高,但是随着外出时间的延长,他们的参照群体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加之文化传统在其心理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使其主动与城市人划分开来,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而城市居民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农民工怀着一种歧视的心理。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压力也在提高。特别是城市下岗职工更觉得是农民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因此不欢迎流动人口的加入,甚至对他们产生敌视。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之下。一些城市居民难免会对流动人口流露出明显的不满和歧视,称流动人口为“乡巴佬”,不让自己的孩子和流动幼儿交往等。成人的这种言行必然会严重影响城市幼儿。使他们不愿或不屑和流动幼儿交朋友。而农民工及其子女对城市文化也难以产生认同和心理上的归属感,也就不会主动采取行动,改善与城市人的关系。
(三)农民工频繁流动不利于流动幼儿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
有研究报告指出。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往往具有“双栖”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里,并在非农业部门工作,一部分时间则会回到他们的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更有部分农民工由于薪酬较低或不能胜任原有的工作而经常更换工作。流动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状态。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去与留,只能身不由己地跟随父母过着“南征北战”的流动生活。有时候刚到一个地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刚结交了几个朋友。就要被迫与小伙伴分开。农民工的这种频繁流动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的。
二、帮助流动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对策
(一)健全法治法规,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
政府应当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让农民工能够自由流动,并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市民权。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现行的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将户籍与教育挂钩。儿童在非户籍所在地入公办园,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甚至名目繁多的赞助费、建园费等。对此,政府应加大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权利安排,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规定农村居民在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行为。政府的介入不仅可以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慢慢消除固有的文化心理认同,促使城市居民减少或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
(二)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都要端正认识,正确对待人口流动这一现象
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是子女成长过程中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的“重要他人”。就流动人口子女而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父母的教育对他们尤显重要。因此,流动家庭父母要端正认识,克服“过客”心理,不仅自己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而且应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幼儿。城市居民则应认识到农民工进入城市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过程,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居民应该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这种文化心理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加强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联系。也能为城市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城市幼儿克服优越感和减少对流动幼儿的不尊重。
(三)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一体化的流动幼儿教养模式
1、流动家庭家长要建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较自信,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比较受欢迎。流动家庭父母应利用工作闲暇的时间和孩子多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促进流动幼儿健康成长。有研究发现:母亲的权威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专制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当流动
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心理时,母亲的教养方式会对其能否尽快克服焦虑心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父母应尊重和理解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帮助幼儿尽快从焦虑不安中走出来,并主动采取行动改善同伴关系。
2、幼儿园要为流动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对流动家庭来说,幼儿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帮助流动幼儿适应新的环境。与城市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流动幼儿档案袋”。充分全面了解流动幼儿的生活状况。并给予流动幼儿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使他们爱上新的生活环境,爱上幼儿园。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城市幼儿跟流动幼儿交朋友。并精心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或游戏。发展流动幼儿的同伴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对自身作用与地位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能以朋友的身份介入活动。就会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促使幼儿在模仿教师行为中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从而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
3、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密切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社区是流动人口生活的场所,社区的环境、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都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流动人口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流动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社区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拔河、家庭竞赛等以合作和交往为主题的活动,帮助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融洽相处,使两者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家长之间的融合可以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经验。促使孩子的社会化朝着有利于其成长的方向发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社区虽有参与家庭、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活动,在教育孩子方面笔者以为幼儿园和家庭应始终占主导地位。在将他们“卷”入教育活动之前。幼儿园和家庭首先要站在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工作如果需要社区参与。就要弄清楚哪些工作需要他们全力支持、哪些工作只需要他们协助、哪些工作不需要他们亲自参与而只须提供建议和资源等。总之,幼儿园和流动家庭要处理好和社区的关系,在利用社区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功能,并与社区加强沟通,让社区从内心尊重、支持家庭和幼儿园,愿意为满足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力提供有利条件。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