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
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吹泡泡。教师先拿出一支吸管,让幼儿猜一猜它能否吹出泡泡,幼儿齐声说“能”,于是教师演示了这个用吸管吹泡泡的过程,然后要求幼儿尝试;接着,教师又拿出一只纱网,也要求幼儿猜测一番,同样教师演示了用纱网吹出泡泡的过程,幼儿则尝试操作了一番。之后教师总结道:凡是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最后,教师拿起一根能弯曲的细铁丝,问幼儿:“这是什么?它能吹出泡泡吗?”幼儿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教师说道:“我说它能吹出泡泡。”这时,一名幼儿马上大声接口说:“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教师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这个话题,只是笑着问:“是吗?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那让咱们看看这根铁丝到底能不能吹出泡泡。”接下来教师进行了操作验证,当然,这根铁丝经过弯折确实能吹出泡泡。但在之后的过程中,教师再没触及与孩子说的那句话相关的话题。
事后,参加观摩的教师对幼儿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教师是否应该及时回应幼儿以及当场的回应是否恰当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您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您是怎样处理的呢?
从“看科学”“听科学”中走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已经通过“看”教师演示获得答案,操作只不过是以“做”的形式复习已知的结论,并非在探究,这种看似“快捷”的教育方法也许能使幼儿很快知道该种材料能否吹出泡泡以及如何吹出泡泡,但忽视了对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主动建构科学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师在出示材料后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去猜想、假设、验证。当然幼儿难免会出错,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应引导幼儿在与同伴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这种做法看似“费时”,但可以使幼儿懂得“真理”存在于客观事实中,而不是教师的头脑中,从而真正让幼儿学习“做科学”,而不是“看科学”“听科学”。
老师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这个案例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比较传统。一是教师只顾如何教,忽略了幼儿如何学的问题。二是教师只注意幼儿操作前的猜想,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比较、验证的时间。三是教师只想着把预设的目标、内容灌输给幼儿,而没有去观察、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将本次活动定位为探究活动,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介入活动,以期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向幼儿灌输“凡是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这样的知识。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适时将幼儿的疑问变为幼儿操作的目标和要求,如提出“细铁丝没有孔,怎么才能吹出泡泡”之类的问题,放手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试误、去发现,去经历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活动结束后,我会说:“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吹出泡泡?如果你有答案了,请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记录在‘泡泡区’的记录表上。”以促使幼儿将探究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当幼儿说出“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句话时,我不会置之不理,我会暗示、引发幼儿的质疑,并且大声地告诉他们:“老师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往往信奉教师,迷信权威,但长此以往,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还可能抑制探索的兴趣、扼杀好奇心,从而使幼儿形成依赖心理。因此,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独立意识,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这个案例而言,建议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以下问题,以启发幼儿独立思考:吸管和纱网能不能吹出泡泡?直的细铁丝沾上泡泡液能不能吹出泡泡?为什么吸管和纱网能吹出泡泡,而直的铁丝不能?如何让没有孔的铁丝吹出泡泡?然后,教师放手让幼儿去操作、验证,给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希望幼儿依靠教师但不依赖教师,信任教师但不迷信教师。
注意回应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教师不要因为怕幼儿遭遇挫折和失败而急于指导或释疑,而是要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帮助幼儿明确探究的方向,激发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要知道,教师的回应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的回应只是一个“正误”判断,一听到幼儿的错误答案就会向全班幼儿发问:“谁来纠正他?”“谁来帮助他?”这种“回应”实质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事实上,许多看似错误的答案中包含着合理的因素,教师的简单回应不仅可能遮蔽合理之处,还可能压抑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同样道理,许多看似正确的答案如果不加以追问,既可能掩盖其中的某些谬误,还可能让幼儿产生机械思维和迎合心理,使幼儿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只停留于表面的“知道”。如,“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解释吗”等追问有可能使问题清晰起来,使幼儿的思维更有条理性,并形成追根究底的意识。
应给予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以促使幼儿改变“教师是真理的化身”“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等错误观念,从而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就这个案例而言,教师可给予幼儿以下自主学习的机会。
探究的机会
教师不必直接拿吸管、纱网等有孔的材料让幼儿猜测,而是有意识地增加挑战性,即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选择并根据实验结果自我调整,以帮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养成敢于设想、尝试,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品质。
验证的机会
既然幼儿在能否用铁丝吹出泡泡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教师就应因势利导,让他们与材料相互作用,以感知材料的特性,进而了解材料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的变化。我在组织“吹泡泡”活动时,曾启发幼儿将铁丝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并试一试能否吹出泡泡。幼儿发现不仅能吹出泡泡,而且无论将铁丝折成什么形状,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球状的。
表达的机会
教师对于幼儿科学教育过程的指导离不开高质量的提问。但本案例中的教师所提的问题大多是封闭式问题,幼儿只需回答“能”或“不能”就可以。而“你发现了什么”“用的是什么办法”“是怎么发现的”等开放式问题则指向知识经验的获得,指向幼儿的操作活动,指向科学探索过程。我在组织“吹泡泡”活动时,曾提醒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如绘画、记录等)形成想法,通过交流来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事物的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
尊重事实 敢于质疑
我认为教师应以幼儿发展为本,改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幼儿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精神。
首先,要让幼儿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获取答案。在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吹泡泡并交流各自的发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带着问题探索。
其次,要鼓励幼儿质疑。当幼儿对铁丝能否吹出泡泡产生争议时,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验证的机会。当幼儿对教师的话产生疑问时,教师应给予他们陈述自己理由、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鼓励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让幼儿被动地认同同伴的答案,习惯地等待教师的回答。
最后,要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在幼儿总结出有孔的材料能吹出泡泡后,教师可请幼儿继续想办法让铁丝也吹出泡泡,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言两语
教师抛出的问题应该是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引信,切忌未待幼儿探究就直接给出答案,否则,就是对“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理解不到位。当幼儿说“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时,教师应该马上回应:“谢谢你的信任!不过老师也有说错的时候哦!这一次老师猜它能吹出泡泡,我们来试一试,看看猜得对不对。”实验完后,教师还应告诉幼儿:“谁都会有说对的时候,也会有说错的时候。所以,你们一定要多多开动脑筋,积极动手试一试,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在本案例中,教师虽然也让幼儿进行了操作,但把幼儿的学习过程看成是接受的过程而不是建构的过程了。在活动中,教师直接“给予”了知识,没有让幼儿去猜想、分析、思考。直接的“给予”实际上只是教师在“教”,幼儿并没有在“学”。因为,“学”源于个体认知的冲突,而此时幼儿并没有产生认知冲突。
美国学者将“怀疑”“不迷信”“保留判断力”列入科学态度范畴,这种观点是在告诉幼儿不要将任何权威的说法视为理所当然,而要敢于问为什么;对自己尚不明白的事理要努力寻求解释;对他人的结论不急于表示认可,留待自己验证确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抓住幼儿“质疑”的火花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幼儿是崇拜成人权威的,因此,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暗示性的指导语,尤其要避免使用结论性的语言。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情境或悬念,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幼儿探索的过程应该是带着好奇与疑问的求证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而不仅仅是对教师演示过程的简单模仿与重复。在案例中,教师那种“是否”式提问很可能使幼儿的思考局限于对当下教师操作结果的猜测。教师的演示每次都先于幼儿的操作,因此,幼儿的操作便成了对教师行为的模仿或对“吹泡泡”技能的练习,而这显然不是教师的初衷。
针对这一案例,我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如下建议:(1)提问类型多样组合,问题开放、具体并可深入探讨;(2)为幼儿提供较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3)鼓励幼儿提问题,但并不急于给出答案,以免灌输或变相灌输;(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学习记录、表述自己的发现;(5)给幼儿相互讨论及表述的机会,鼓励幼儿解释结果,形成对问题的认识。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提问,而对于幼儿的回答要么没有下文,要么置之不理,常常错失教育良机。在案例中,当幼儿对于“铁丝能吹出泡泡来吗”的问题产生争执时,教师不是抓住契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讨,而是采取回避的方式,直接肯定自己的预设,并用弯折的铁丝来证明。这样做非常不可取。因为弯折的铁丝和铁丝本身不是同一概念,即教师抛出的问题与幼儿所作的验证缺少关联性,这会导致幼儿认知的混乱。
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请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幼儿说说理由,以引导幼儿表述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会发现得出“不能”结论的幼儿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因为在上一个环节中教师曾总结过“凡是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很显然铁丝是没有孔的。然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直直的铁丝是吹不出泡泡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呢?”以启发幼儿将铁丝弯折,制作成有孔的材料,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的活动。
手工材料
关键词:对的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