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请不随便“逗”孩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nxiaofang 感谢 danxiaofang 上传 0人参与

        我和一群朋友聚会,十几个人中有一位三岁的小男孩聪聪。由于赶上其中一个人的生日,席上放了一个大生日蛋糕,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小聪聪一直关心着什么时候吃蛋糕。终于盼到了吃蛋糕的时候,在一大块蛋糕下肚后,小聪聪忽然不高兴了,吵着要走。妈妈明察秋毫,笑着说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刚才叔叔和小聪聪开玩笑,把奶油涂到了小聪聪的脸上,制造了一个“奶油小花脸”,大家都没注意,只顾说说笑笑,聪聪却觉得大家因此而嘲笑他,自尊心严重受挫了。
        那位开玩笑的叔叔恍然大悟,连忙补救,先是制止了一位试图解释的阿姨,然后端过来蛋糕,喜笑颜开地让小聪聪沾着奶油也往自己脸上抹了两道,还高高兴兴地展示自己的小花脸,问小聪聪:“好看吗?哈哈,好玩吧。”大家都笑了,小聪聪也笑了,妈妈说:“叔叔在和你玩,没人嘲笑你,也没人嘲笑他。”一场小风波顺利度过。那位叔叔的及时补救避免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除了上面这件事,这几天我还经历过其他“逗”孩子的方式,例如到了我家先生的同事家里,看到五岁的男孩胡可有许多玩具,老公就开玩笑:“你有这么多车,给我一辆吧。”胡可一声不吭,站在妈妈身边警觉地看着老公。胡可爸爸顺口说:“给叔叔一辆吧,别那么小气。”我赶紧插嘴:“这是胡可的东西,胡可可以不给,这不是小气。”
        这样几件小事至少让我们知道三个方面要注意:
        第一,成年人不要为了显示亲热随便“逗”孩子,即使这是我们多年来交际习惯的一部分。孩子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判断事物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试着回忆一下,可以发现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深刻地保留着一些童年的不愉快的事件,例如爸爸把自己捉到的一只知了劈手夺过,扔到了房顶;妈妈骂过自己一句带“死”字的话;自己被男孩子欺负而老师坐视不管……这么多年居然还清晰记得这些小事,足以说明自己是因此受到了伤害的,而这种伤害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际关系。那么,在不了解孩子性格特征的时候,哪些玩笑尽量少开呢?比如,不要随便拿孩子的东西、不要向孩子索要东西来试探孩子是否“大方”,尤其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要嘲笑孩子的身体特征,例如头比较大,发型比较特殊,缺了几颗牙齿;不要用威胁来要求孩子亲近,“叫阿姨,叫啊,不然我就拿走你的小车”“来,找叔叔来,不来,叔叔抓你了”然后做出一脸凶恶状;不要故意戏弄,让孩子“出洋相”,再“看笑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

        第二,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例如“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大家都会这样告诉孩子。可是成人“逗”孩子,要他的玩具车,而自己不给还被爸爸批评“小气”,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了。孩子或许会发现:成年人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来的,所以有孩子在场时,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三,父母要会保护孩子。中国人讲究面子,即使心里觉得朋友“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提醒父母,还是应当温和制止“逗”孩子的亲友,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例如胡可的爸爸可以对同事说:“别逗他,他还不懂什么是开玩笑呢。”或者对胡可说:“这些汽车都是胡可的,可以送给叔叔,也可以不送给叔叔,你自己决定吧。”当孩子显现出不良情绪,必须及时补救,不知情的父母就要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倾听孩子发脾气,然后设法解决。有时候一个场景的设置应该胜过语言的解释,例如上文所说的那位叔叔对小聪聪的做法就比较巧妙而有效。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出来,父母也不必勉强,只是说:“好吧,这是你的秘密,你可以不说,等你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逗孩子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区级优秀公开课大班数学:编译密码(lO以内加减、单数、双数、相邻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