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案例] 在争吵中受益

来源: 浣纱幼儿园 杨 燕  0人参与

 
一、场景描述
场景一:起床时,赵格和蔡怡雯在争吵:
赵说:这件衣服是我的,我妈妈昨天刚刚给我买的。
蔡说:是我的,我睡觉前脱衣服的时候是放在这里的。
赵说:可是你是睡在上面的啊,怎么会把衣服放在楼下呢?
蔡说:我忘记了拿上去了嘛。你看,我的衣服上面有个鳄鱼。
赵说:我的也有的啊。这是我的……
说完两人开始争吵。当时我真的很想走过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但我还是控制住自己,因为我知道当我替他们解决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一个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寻找答案的机会,所以我依然冷静的旁观。
这时楼上睡蔡旁边的杨诗杰拿出一件同样的衣服:这是谁的衣服?蔡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她马上意识到是自己搞错了,不好意思的说:那件好象是我的,这件是你的。
场景二:一次户外活动时,承承正在玩滚轮胎,这时挺挺跑过来就抢,承承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挺挺回答说:“老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承承不服气的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挺挺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一个小朋友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挺挺和承承打架了。”其实,老师早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是有意让他俩多争吵一会儿。老师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老师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的说:“挺挺,你为什么抢它的玩具?”挺挺见老师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的说:“老师,你看承承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老师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挺挺低下头,声音很低地说:“没有。”老师顺势问承承:“如果挺挺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起玩吗?”承承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
二、现象分析:争吵在幼儿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上演,成了极普通而又自然的现象。幼儿之间出现争吵的原因很多:
(一)、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让他们长时间等待轮流或严格遵守规则是很难做到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要求他们与人分享和给予是十分困难的。
(二)、幼儿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种多样。尽管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个幼儿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有些幼儿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采取于众不同的方法。例如:杨凯喜欢跟天天一起玩,可天天不喜欢,杨凯一有空就悄悄去揪天天漂亮的辫子。这不是杨凯恶意想捉弄别人,而是他想通过用这种方法与人交往,而这种方法的实施,显而易见的,必然会引发矛盾,出现争吵。
(三)、家庭和老师的影响。首先现在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下,渐渐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脾气,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其次,众所周知,儿童好模仿,并且不管对和不对。例如:有的孩子吵架的时候说脏话,他不觉得自己是在说脏话,因为他看见爸爸妈妈生气吵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还有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争吵行为实际是对在家里形成的压抑或消极情绪的宣泄。
幼儿间的争吵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双方都不明确的行为而造成的无是非标准的“无谓争吵”,另一种是由于对规则的维护或违反而造成的有明确是非标准的“必要争吵。”前者对幼儿社会化发展无多大价值,而后者则不同,争吵中的“有理者”以自己确定的规则为标尺,为自己争理。“无理者”通过争辩,逐步明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间的争吵也是有其正反两面性的,即对于幼儿来说,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后者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反思:
1、幼儿间的争吵有利于幼儿体验宽容和谦让。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着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而不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加上,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等长辈的过度保护、溺爱下,这种特征尤为明显。但当他们走出家庭、步入幼儿园,与同伴游戏时,他的以自我为中心,必然会导致与小朋友的矛盾,并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他会逐步意识到世界不是围着他一个人转的,并不是人人都听他的。通过争吵,他逐步明白要遵守约定的规则,要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才能使自己和小伙伴玩的开心、尽心。这时,幼儿就开始逐步学会谦让、宽容,同时,社会化的发展也向前迈出了一步。
2、幼儿间的争吵有利于幼儿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幼儿间的争吵,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幼儿期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是玩,而且他们对玩也特别感兴趣,但玩也有玩的规则。这个游戏怎么玩,由谁来当领头人,在孩子心中早就有规则和标准,这种标准在“必要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逐步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本领。
幼儿之间的争吵反映着协调关系时的障碍。作为老师不可以听之任之,应适时加以指导,如当孩子对其中的障碍处理不当时,应抓住机会,帮助幼儿分辨是非。而对一些影响不大,幼儿自己可以解决的,老师应先给予幼儿自己处理的机会,当幼儿对其处理得当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这种技能的掌握,将终身受益,是将来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3、幼儿间的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人说,争吵中既蕴育着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素材,又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良好途径。的确,在平时的施教过程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平时话很少和在老师提问时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用语丰富。可见,在争吵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表现的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碰”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这样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幼儿间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应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教师给予孩子适时的引导,对幼儿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总而言之,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教师和家长无须一看见孩子争吵就大声呵斥,大打出手。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争吵的分析判断能力,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争吵对于幼儿也是有好处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案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哪些物体会浮起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