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观’与‘察’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行动的改进

来源: 万红幼儿园  0人参与

‘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已经深入人心,教师惟有将自己的实践‘对象化’,加以审视、反思,才有可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为了促进教师的反思,我园以往的做法是;每周必须交2篇课后反思、2篇自主游戏记录、1片各案研究,教研活动中的听课和评课也是常规。这些途径听起来让人觉得似乎可以促使教师观察幼儿、促使教师抽身反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观察记录为例;‘每月月底前交观察记录前,总是要把脑汁榨干,拼命地搜索脑中的图片、对话、情景,有时实在想不起来,就胡乱拼凑一点,就像完成任务一样,事后一点印象也没有。’交观察记录常常被老师们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听课和评课也因记录时的浮光掠影和缺少讨论而流于形式;‘我们听课的机会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也不少,可究竟获得了多少呢/听课虽算不上完成任务,但记录下来的只是’水上浮萍‘,记完了事,没有进一不的讨论和思考,自然收获也很少。一些日子以后,再翻开记录本,已不知当初所云何事/经验如此地流逝。’

综上述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观察记录’作为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工具并未能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或者教育行动研究的现场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何科学的观察幼儿,如何记录,记什么,是当代教师所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它们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和教育者。我们在进行观察研究工作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在尝试。

一、观察记录方法和形式的改进

我园开展了“幼儿成长手册”的记录工作,教师对每个幼儿每天一小记,每月一大记,期末一总记。主要是收集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幼儿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客观记录与分析、可以是“童言稚语”或是思维的“异想天开”、可以是幼儿的作品、也可以是幼儿的“肺腑之言”

主要使用“过程式观察记录”的方法,它具体结合了随即式、叙述式、原始口述式三种观察记录形式,并进行系统的整理,把整个学习过程展现出来。

1. 随即式的观察记录----变‘忆’事记录为轶事记录

幼儿园原有的观察记录是装订成册的,从表格的设计来看是针对幼适宜轶事记录,但大开本的册子不适合随身携带,故轶事记录常常变成‘忆’事记录,甚至是‘编’事记录。在幼儿自主活动中值得记录、分析的事件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教师适宜随时随地捕捉和记录,所以用告示贴‘可以装在口袋,纸的反面上端有不干胶,可撕下来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记录下来的事例可以贴到调整过的幼儿观察记录表中,即使分析滞后一些,也总比教师事后‘重构’的真实可信。

2. 叙述式与原始口述式的观察记录-------变‘浮光掠影’为详细记录

如集体教学活动观察记录,我们将观察记录表设计成四列;时间、实地笔记、个人解释或疑惑、讨论和反思。在时间流逝的滴答滴答声中,将将观察现场所发生的一切尽可能原汁原味的记录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观’和‘察’分离出来,实地笔记是‘观’,个人的解释或疑惑是记录着现场的‘察’,讨论后的反思则是‘再察’。在基本完成客观实录后,我们认为这种记录很能帮助新教师掌握常规化活动,更多积累经验。还能帮助老教师将本来可能流逝的行动过程保留下来,以帮助老教师带着理性、审视的目光来评价、诊断自己的行动,通过反思改进教育策略,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二、观察途径的改进

1.点滴记录:教师随机记录孩子在某一自然场景中表现出的有趣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语言,而这些点滴的记录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知识面广泛与否的真实写照,它可以以小见大。(如下列)。

关于“美国与伊拉克”战争的讨论:为什么美国要打伊拉克?

忻忻:因为美国是老大!

旺旺:因为伊拉克不乖,所以美国要打他。

榕榕:我不知道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但打架是不好的!

毛毛:因为伊拉克有石油,美国想要!

天天:因为美国与伊拉克吵架了,然后打起来了,他们不团结友爱!

忻忻的兴趣广泛,知道的很多,经常第一个回答问题,这次也不例外。毛毛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求知欲望强烈,因而知识面广,会从成人的谈论中获取知识,他能如此回答与家庭中的熏陶不无关系。榕榕是个女孩子,明显对该话题不太理解,但她是个感情很丰富的女孩子,道德的是非观念非常强,而且她的参比性比一般的女孩子都强。旺旺和天天都是想法非常天真、单纯的孩子,特别是天天,把一切都当真来对待,有时会钻牛角尖。

由于这些孩子有趣的回答,把原本复杂、残酷的战争表述得异常的简单与生动,也引起了其他幼儿对此事的关注。

2. 成长记录:为即时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并同时与家长达到共识,我园自行设计的《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有效、沟通为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沟通为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中,我们分为三个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观察侧重点。如在小班年龄段以打勾记录生活方面(如进餐、午睡、礼貌、情绪等)为主,有需要时则加入简短的文字记录;而中大班则以与同伴相处的合作性方面、解决困难的独立性方面、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文字记录。同时我园的《成长手册》还包括了孩子们每学期身体发展方面的各项测查记录,这样家长不仅可通过记录及时、全面的了解孩子当天的在园情况,还能系统性看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

3. 跟踪记录: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会为达到他的目的拐弯抹角,想方设法,会连续几天来为之“努力”,情绪上反反复复。成人却有时无法了解到孩子真正的目的,所以成人要学会对孩子的话多留一个心眼(如下例): (周二)女孩甲带了某玩具,男孩乙问她索取,甲不同意,乙执意索取,后教师出面引导乙,乙表示不再问别人讨东西了。(周三)甲在妈妈陪同下来园,手中拿着昨天的那玩具,乙又上前讨玩具,一个劲说:“把你的这个玩具送给我好不好?”甲的妈妈很难为情,答应了他,甲不情愿的把玩具给了乙。 (周三下午)甲来报告老师,说乙把她的玩具弄坏了,原来就是早上的那个玩具,乙理直气壮地回答:“你已经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东西了。”甲哭着说:“我不给你了,还给我!” 原本在周二就已结束的记录,没想到还有第二天的两场,而且事态愈复杂了。势必让教师重新看待这个问题,重新来考虑应如何教育引导上述主人公乙。而从中将小范围问题引发到大范围,该到班上如何展开讨论来解决类似的事件,看看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这事件的,他们是如何说的。而这教育的契机正是因为有了跟踪记录,让老师也始料不及事态的发展状况。

4. 作品记录: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例如,在《听水声》的艺术表现中,孩子们用各色水粉、各类线条及点构造了独特的画面,有趣而富有想象力,教师就边听边记录,这可是了解、分析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的依据。更多时,教师是采用摄影、录象的形式记录孩子们的作品与活动,如用彩泥装饰瓶子、各类点心盒子做的机器人、用枯树枝和皱纸做迎春花、桃花。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了。

三、观察记录经验交流的改进

教师凭借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得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 与幼儿的交流:起先,孩子们对于我们的记录工作很是好奇,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而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来摆个POS,让我们啼笑皆非!渐渐地,聪明的孩子们也感觉到我们的记录是与他们有关的,就会上前来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就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的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了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而我们读记录的方式也受到幼儿的欢迎,每当宣读记录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安静了下来,他们会为自己的出色而感到骄傲,也会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各自分享着各自的快乐,自信心在老师对他的关注下悄然升起。

2. 与同班老师的交流:班上的两位老师,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一周末了,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例如:我班有个叫朱舒昊的男孩,一段时间内被告状率直线上升,每天都有不止一个的孩子来告他的状,我们也对他进行了说服教育,小男孩的态度也很虚心接受,但一段时间过后,告状率还是居高不下,这就引起我们两位老师的教育反思了。后来经过仔细的跟踪观察,发现原因是出在朱舒昊的交往方式上,他不善用语言去交流,而直接用行动去支配交往,这样其他孩子不懂他的方式,就经常误解他,以为朱舒昊欺人,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才是为什么他的告状率高的原因所在了。于是,我们老师一方面教给他积极的交往方式,让他主动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要让别的幼儿知道你想干什么;另一方面,在班上也帮朱舒昊在大家面前澄清一些他的原始初衷,让其他幼儿谅解他,并主动和他玩,宽容的接受他。同时也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达到教育的共识。后来该幼儿的告状就明显减少了,他的交往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3. 与家长的交流:老师把这些观察记录装入每个孩子的《成长手册》,内容丰富,除了有关孩子的发展外,还有他们的作品、稚语和照片。家长可以随时来翻阅自己孩子的记录资料,了解孩子的点滴成长过程,每周五拿回写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一些作为家长的想法、意见和要求,让家园互动真正落到实处,而非走过场。也让《成长手册》更完全,更具有珍藏的价值。

总之,观察记录是通过真实描述幼儿学习、活动的发展过程,将儿童积极探索和学习的状态真实地呈现在成人面前,让教师能对幼儿的发展评估做出全面、客观、真实、生动的评价,使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摘要;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重建课堂秩序’----李德显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观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成语故事mp3在线听:邯郸学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