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训练案例
林林,8岁,诊断为有孤独症倾向。他有语言,但主动语言少,回答问题时有时无意识,语言贫乏,词汇量少;与同学交流时情绪不稳定、胆小,对喜欢的同学总是喜欢用手试探着碰一碰,而不用语言;遇到挫折马上退缩;与同学交往相对很少。
根据林林的情况,老师制定了初步的训练目标:认识大量图片,丰富词汇量;尽可能主动地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初步培养理解他人指令性语言的能力,发展基本认知能力。
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有:
(1)认图片
目的是为了提高林林对日用品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先出示图片(每张图片上只有一个物品),教师问“这是什么”,要他回答:“这是……”。开始时,对不认识的图片,教师先回答,让他重复,答对后要及时表扬(口头表扬的同时可给一些物质强化物);等掌握名称后,下次再让他按教师的要求挑出相应的图片。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林林基本认识了图片上的物品。
(2)看图学话
教师每次准备2幅—3幅有情景的儿童画,先问林林画面上的单个物体的名称,然后再把画的内容讲给他听,并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后请他重复教师的话。
经过每周1次—2次、持续2个月的训练,林林由原来简单地重复教师的话,到自己能主动说出一句话,遇到不认识的物体会主动问:“这是什么?”
(3)角色游戏
教师利用头饰和他分别做角色扮演,创设课间游戏、借物品、到别人家里做客等情景,主要是发展他的主动性言语。在活动中,他知道了在与别人接触时该怎样做,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知道了该用什么样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对怎样与他人沟通不再茫然。
(4)实践练习
林林本来就有与他人沟通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之后,我们带林林进行了实践练习。开始练习时,我们让他与其他陌生的老师进行交流,向老师问好,进行简单的对话,慢慢地,他的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逐步建立了与老师交流的自信;然后,我们让他和身边的小朋友们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他进步得很快,由原来的和他人试探性的接触,到可以与别人用语言交流。虽然他的表达还不是很完整,但是他已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简单意思了。
手工材料
关键词:儿童
- 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 2013/05/11
- 儿童歌舞:快乐星期天 2013/03/04
- 儿童歌曲:蚕姑娘 2013/03/03
- 儿童歌曲:白鸽 2013/03/03
- 儿童歌曲:吃饭靠自己 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