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评价的思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 摘要 ]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 教师评价 机制弊端的分析,指出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应主要从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主体多元化三方面入手。

[ 关键词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评价评价目的自我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方位地辅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配套要素的全面改革,如教育观念的更新,评价机制的转变,课程体系的变革,教育方法的完善等,其中科学评价机制的确立则是关键。我们认为,教师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的基本保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然离不开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评价机制进行一些探讨。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的弊端

无可否认,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在教育发展的特定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教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显示出来。

(一)评价目的未能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从理论上说,通过教师评价可以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管理者对教师作出聘任、降级、晋级、加薪、奖惩等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二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但从实践上看,我国教师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管理目的,基本上都是奖惩性评价。这种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主要着眼于教师过去已具备的素质、已承担的责任和已取得的工作成就,以教师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作为相应对其给予晋级、加薪、解聘或降级的标准。这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很难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积极反应,更不能对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也是我们整个教师队伍内涵性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但教师评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由此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乃至学校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因此教师评价应该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二)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较高的认同度

教师评价指标是教师评价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而教师评价标准是衡量或判断评价对象价值程度的准则与尺度,是对评价对象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教师评价指标和标准的确定直接左右着教师评价的效果。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指标和标准,能够为教师评价乃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导向;而不恰当的教师评价指标和标准,则会严重影响教师评估的顺利进行,有时甚至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错误的导向。

我国目前教师评价指标和标准中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指标设置的随意性很强,认同度不高;不同学校教师评价方案赋予各因素的比重不同,且摆动幅度很大。其次,评价指标不具体、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因而容易造成评价者主观判断,使评价不客观、欠公正,由此触发教师的抵触情绪。第三,评价方案对显性因素的评价标准设置比较完备,而对隐性因素的评价标准的设置则非常欠缺。

(三)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公正、全面

当前中小学中的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如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和同行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受到了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对此,我们曾对近 300 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教师不同意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其理由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不高,辨别力不强。

不能否认,“他评”是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的前提。在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教师有关信息的收集,多凭个人印象行事,再加上人为的感情因素,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人为地导致评价的不公平。由于感情、利益等因素的潜在影响,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泄私怨、褒贬唯亲等现象。

另外,“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加上隐性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准确的判断,很难使教师评价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因而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使之对评价产生憎恶、抵触的情绪。有的教师甚至将年终的教师评价讥讽为“一场烦人的煎熬”、“管理者的游戏”,认为它“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使教师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评价新机制的思考

(一)转变教师评价观念是构建教师评价新机制的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发展,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并非仅仅满足于“鉴定”、“分等”的功能,而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依据考评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管理人员可依据考评结果给教师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彻底摈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区分的静态评价,从而使教师评价真正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一定的定标导向。

由终结性教师评价向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转轨,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人们只有将一种新思想、新观念全部吸收并内化之时,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构建新的教师评价机制,首先要转变旧的教师评价观念。为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能较快地接受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观念,在实践层面中可采用以下方式:

举办专家的专题报告。利用名人效应,再加上专家自身的学识,通过举办专题报告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容及其意义,这对更新教师评价观念能起到管理部门的文件和有关媒体的宣传所不具有的效果和影响。

运用对比的学习方式。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现行的终结性教师评价进行比较,借以加深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组织各种讨论会。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正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各校之间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讨论会、交流会的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认识,从而使教师加深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认识。以上学习,旨在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两个“认识”,达到一个“明确”。

两个“认识”包括:①领导干部的认识。通过学习,领导干部应认识到,教师评价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驱动机制。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本校教师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标准,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②教师的认识。通过学习,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搞学科教学的,也是自身评价的主体;评价不仅仅是管理者的需要,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明确”,指的是管理者和教师通过学习明确以下问题:①什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③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④发展性教师评价与终结性教师评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是构建教师评价新机制的核心

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评价新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有了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教师进行评价,就能引导广大教师按照相应的科学评价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完整性。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评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和教师自身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是否也在进行育人工作,注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师是否为了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质等。这些都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

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兼顾指标的科学性。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要想对事物作出客观而又准确的判断,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去把握,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如此。教师评价的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如工作量、出勤率、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量无法量化的因素,如教师个人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因此,教师评价只有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对一个教师及其工作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处理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动态性。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决定了教师成长的过程性和教师工作效果的长效性和滞后性。在对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着眼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认识到教师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评价应突出过程的评价,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发展的动态性而不仅仅是终结性的静态结果。

(三)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构建教师评价新机制的关键

一种教师评价机制能否优质、高效地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否有一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系统而科学有效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驱动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而达到自我素质提高的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机制。只有重视教师的自主参与,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评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教师评价中必须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不过,教师在自我评价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评价。所以,积极主动的自我评价结合客观多元的他人评价,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教师评价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

为确保教师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可采取以下策略:

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人总是本能地回避自己的缺点,要理性地对自己作客观评价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应该让教师懂得,只有通过客观的自我评价,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做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史蒂芬 ? 柯维( StephenCovey )的自我评价观或许对教师有所启迪。他认为,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行动正确的人,这需要持续一辈子的自我更新过程。过去错误的行动态度是:不到破损不堪,绝不轻言修补:现在正确的行动态度则是:如果没有任何破损,那是你检查不够周全的缘故。同时也应让教师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在培养人才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担当起时代赋予他的责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师”。为了能够达到这种高要求,教师在进行自评时,应将自我角色定位在“潜在的学习者角色”上,通过学习,摈弃旧我,创造新我。

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体系。教师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教师自我评价观的更新,又有赖于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自评指标体系。在我们对近 300 名中学教师进行的有关教师评价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师自评体系。鉴于我国中小学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教师自评指标体系不要过于烦琐,而应是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以使教师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有了一个参照点。在研制教师自评指标体系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自评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和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促进教师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定。因此,对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有关因素进行评价可能比简单地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来得更为有效。所以,我们应将自评的指标集中在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上。

重视教师的自评结果。在实践中,不少的教师评价流于形式,教师的自评也不例外。由于长期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自己也认为,教师评价是管理者的事情,评价教师,不管是自评还是他评,都是管理者的需要;而没有意识到,教师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自评更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有力的驱动机制。因此,要想使教师自评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教师本人到学校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教师自评的结果。这是指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明确应该怎样去进行自我改进和提高,应该到哪里去获取帮助。管理者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积极帮助教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就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以使教师自评真正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从而为学校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师评价中,为确保他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评价者要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的评价,它把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以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与完善为主要目的。这就决定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即评价者彻底摈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各项素质指标不可能样样都强,但也很少人每项都弱,关键是要形成一个最佳的结构组合,这样的教师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教师。

评价队伍要尽量专业化。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者大多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和临时组合起来的有关教师,没有专门的评价人员。这些人一般没受过系统、专业的教育评价培训,不同评价者对评价目的的理解不同,对评价标准掌握不一,有关评价的知识和技巧水平也有差异,这也是导致评价工作缺乏客观公正性、主观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评价队伍的专业化是当前教师评价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评价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信服度。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认真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的教师都做到一视同仁。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有力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只有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充分的反思,由此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基础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FLASH英语故事:ned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