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全语言教学与幼儿识字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全语言理论是 20 世纪后期被幼儿语言教育界广为接受的理论。该理论对“婴幼儿是否应该识字”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解答:科学的婴幼儿文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益无害。理论倡导:要重视儿童在形式多样、有目的、有意义、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语言的知识。国内外许多教学实例证明,它符合当今语言教育发展趋势。

一、婴幼儿是进行识字教育的最佳期

孩子一出生,来到世界上就生活在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中,既有口语,又有文字,给了孩子一个全面学习母语的自然环境,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信息和表达信息:用耳朵听话,用口说话,用眼睛阅读,用手写字。

人们通常认为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而专家研究的实际情况是:婴幼儿学认字最容易,然后依此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对于婴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婴幼儿期是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能力的高峰期,也是学习口头语言、学认汉字的关键期。

例如,我班的一名男孩叫黄凯云,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但是他识字的能力非常强,教他认读汉字时,几遍下来,便可以掌握了。从他父母处了解到,他很小的时候,便对汉字产生了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量越来越多。

研究证明, 3 岁前是大脑右半球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这就为婴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提供了生理基础。

另外,从汉字的本身来看:每个汉字就像一幅画,其表意性和方块形的特点最适合婴幼儿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强的特点。所以,婴幼儿期进行识字教育是可行的。

二、幼儿文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有益无害

“老师,我会看报了。”“老师,这些字我认识的。”“老师,我来读。”一声声响亮的、自豪的童音传人我的耳中。通过识字教育,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了,视野开阔了,自信心增强了,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个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美国的德罗瑞斯达,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小学调查研究 5103 名一年级的新生,其中有 49 人在人小学以前就已经在家中学过阅读。德罗瑞斯达对这 49 个孩子作了 5 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状态,这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在智力上和个性上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社会学习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儿时就已经显露。由此可见我们中国的文字,它们本身就是象形字,若是让婴幼儿在早期阶段接受文字教育,恰是符合他们的智力发展规律的。

三、幼儿识字关键在于方法

识字是儿童可以做到的,关键是方法是否科学。

与我班一些识字量较多的孩子的父母交谈中,可以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他们经常念书给孩子听,并在家中为孩子准备了各种能启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东西,如识字卡和《儿童学唐诗》、《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他们还注意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不管是带孩子上街买东西,还是一起坐在家里看电视,只要出现适合孩子认读的文字,常会自然地指点孩子去学习。这些家长的做法体现了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在环境中自然习得知识。

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我认为科学的识字活动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 一 ) 注重创设文字环境

在墙面上布置一些孩子需要的所想、所思、所玩、所见等内容的文字环境。这样,让幼儿时时感到文字是周围环境中的一部分。通过经常与这些环境中的文字见面,孩子们就自然地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汉字。

( 二 ) 游戏

游戏是保持和产生识字兴趣的主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例如,拼图活动就可以进行字与图相配、找偏旁、组词等游戏;水果棋、动物棋、花儿朵朵开等活动寓教于乐,既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又学习了不少的汉字。

( 三 ) 欣赏

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指着书上相应的字,通过视、听感官的综合使用,让孩子在听听、看看、说说、认认的活动中,欣赏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引发了孩子认读汉字的积极性。

因此,文字学习是幼儿思维能力完全能够驾驭的,关键是取决于教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而不是文字的本身。所以,幼儿识字是值得提倡的。

编辑: cicy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走向专业化之路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