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从改善师幼互动到促进幼儿多向互动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 摘要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 ( 下称《纲要》 ) 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从着力改善师幼互动到积极促进幼儿多向互动的过程。

[ 关键词 ] 教师;幼儿;互动

一、采取措施,确保探索研究的顺利开展

( 一 ) 行政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幼儿园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和课题研究 ( 实施 ) 小组,聘请专家定期来园协助引领。课题研究 ( 实施 ) 小组又按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四项内容分成 4 个小组。

2 .组织全员学习。深入学习《纲要》及有关师幼互动理论和资料,进一步增强教师贯彻《纲要》的意识,提高教师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素养。

3 .重视师德建设。配合福州市“师德教育年”,加强了师德规范教育,增强教师的爱生之情,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情感基础。

4 .强化研讨制度。规定每周一、周二、周五为课题组内研讨观摩、分年段轮流现场观摩研讨的时间,以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开展。

5 .推进环境创设。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幼儿园有计划地整体优化园舍环境,为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服务。

6 .积累相关资料。园部成立信息资料室,专门负责收集处理国内外关于课题研究的资料信息,编辑“实验研究通讯”。

( 二 ) 研究措施

1 .开展全同讨论。在行动研究之初,我园全体教师根据《纲要》精神,对照本园互动现状,列出存在的各种消极无效互动现象,分析了影响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因素与常见师幼互动障碍,重点探讨建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对策,为科学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奠定基础。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先后与来园的教育部总课题组专家刘晶波、华爱华座谈、探讨,就研究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困惑向她们咨询、求教,进一步澄清了认识,排除了障碍。

2 .确定研究方案。在学习、对照的基础上,我们于 2003 年 3 月和 2003 年 9 月先后具体制定和修订行动研究方案,并分工确定本课题研究组成员所承担的 1 6 个子课题和 5 个实验班。在此基础上详细制定阶段性行动实施计划,以实验班为主体,围绕方案要求边实践,边研究,边反馈,边完善。

3 .营造环境氛围。幼儿园从建立平等民主师幼关系人手,营造安全、愉快、宽松的一日活动环境氛围,如《纲要》所要求的,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一日活动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敢于互动。乐于互动,进而达到成功互动。

4 .按“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四大块制定一日活动计划。而计划又按设计意图、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互动方式、观察记录、活动反思等要素具体设计。计划中既预设教师主动向幼儿发起的互动,又合理预测幼儿可能向教师发起的互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重点观察记录师幼互动状态与效果;在计划实施之后,对活动中师幼互动状态进行反思,并提出完善师幼互动的对策。

5 .加强反思评析。教学反思是总结有效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思考完善对策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简要适当的观察记录。因此我们在规范活动设计时要求包含观察记录和反思的内容,这是教师个人的反思。在各层次观摩活动中,要求以年段为单位,进行集体评析,使每一次活动反思评析都能对改善师幼互动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起促进作用,这是教师集体的反思。

6 .分层观摩研讨。①年段观摩研讨:每周二以年段为单位观摩本年段实验班半日活动,重点针对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积极有效性进行研讨,从中总结有效互动方法,探讨完善互动对策,并向各班迁移,实现以点促面,点面共进。②园级现场研讨:每周五,园部组织年段性一日活动现场观摩研讨,从晨问活动开始,到离园活动结束,以年段为单位,年段内各班按所承担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四大活动研究小组子课题展示研究内容,其他年段教师按自己所属小组对应观摩,课题组领导与专家全日跟踪观摩,并分别在上、下午与参与观摩老师展开研讨性对话,或作现场指导,以促进面上迁移。③园际观摩研讨:根据省、市幼教行政领导要求和联谊园的需要,安排开放日研讨活动或实验班开放活动,相互交流研讨,反思活动成败,探讨完善师幼互动对策。

7 .开展同本分层培训。园长带头,按中学高级教师培训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培训一、二级教师,初级教师跟班见习培训三个层次,形成园本培训体系,并签订师徒培训促进专业成长计划,做到以课题研讨实践为核心,培训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积累经验,从改善师幼互动向促进幼儿多向互动迈进

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的目光也随行动进程的变化,从单纯关注改善师幼互动向积极促进幼儿多向互动拓展,而且初步积累了一些有益于改善活动状态、提高活动质量的经验。

( 一 ) 领会一日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内涵

一日活动中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既包括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和幼儿实际,积极有效地向幼儿个人或群体发起互动,或积极有效地回应幼儿发起的互动,也包括幼儿个人积极有效地向教师发起互动,或积极有效地回应教师向其发起的互动。“积极”是指师幼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意识和生动活泼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状态;“有效”是指师幼互动过程能消除幼儿盲目发起的消极互动,启迪幼儿主动发起有价值的互动,从而推进活动有价值地开展,这既能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二 ) 明确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爱心在师幼互动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前提与保证。教师只有怀着热爱幼儿的真挚情感,才能“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才有向幼儿积极发起互动和主动回应幼儿发起互动的意识与行为,也才有可能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间的心理相容,即心理上的协调一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发起或回应互动。这一感受又促进教师在行动进程中主动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 三 ) 正确处理教师发起或回应互动时面向群体和关注个体的关系

当前我国许多幼儿园一日活动多数以班级或小组等群体活动形式展开,即使是幼儿自主性的自由活动,也是相对集中在一定空间的平行式活动。因此教师发起的互动首先应面向幼儿群体,在此基础上随机关注幼儿个体,并根据活动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处理好面向群体与关注个体的关系,以保证大多数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有效地互动。

( 四 ) 一日活动中影响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各种因素

1 .环境因素。以前活动环境的创设简单、粗糙,材料投放单一、陈旧,活动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发起的互动也难以引起幼儿积极回应,幼儿也不敢向教师发起互动。

2 .教师因素。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活动中只有施以指令性互动才有秩序、有成效;教师缺乏热爱幼儿的情感,活动中往往满足于预成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不认真关注动态过程中幼儿的需要与困惑,不主动发起有效的互动;教师在活动方案设计时不重视活动内容选择、目标制定和形式设计等隐性因素对幼儿互动的消极影响,导致活动目标过高 ( 或过低 ) 、内容选择不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活动形式设计缺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影响了师幼互动积极有效的展开。活动中教师向幼儿发起互动时,不注意倾听幼儿的发言,不认真关注幼儿的行为,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发起或回应互动;教师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不讲究语言艺术,习惯于传统的指令式、指导式语言,难以吸引幼儿主动回应。

3 .幼儿因素。幼儿倾听习惯未养成,表达能力弱,行为依赖性强、动手操作能力差等都会影响幼儿主动发起或积极回应互动。

( 五 ) 一日活动中常见的几种师幼互动方式

1 .教师发起的互动与幼儿可能的回应。

指令 ( 约束 ) ——遵守 ( 服从 ) ;指导——接受;帮助 ( 照顾 ) ——受助 ( 满足 ) ;示范——模仿;提醒 ( 提示 ) ——思考 ( 执行 ) ;激趣——兴奋;提问 ( 询问 ) ——思考 ( 回答 ) ;表扬——高兴;抚慰——愉快;批评——忧虑恐惧;协商——探讨;参与——合作;表白 ( 情感 ) ——激动、响应。

上述方式运用时各有特定情境,都能发挥其特定功能,也都可能产生负效应,因此必须灵活把握时机,正确运用,整个活动过程必须根据需要将不同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其中,指令 ( 约束 ) 、批评两种方式要尽量避免使用,若要使用,教师的语言表达应有艺术性,能为幼儿所接受。

2 .幼儿发起的互动与教师必要的回应。

请求——允许 ( 拒绝 ) ;求助——帮助;求慰——抚慰;求注——赞赏 ( 提醒 ) ;告状——调解;表白——赞赏 ( 关注 ) ;表达——评价;质疑——解答;询问——回答;展示——评价;邀请——参与;帮助——表扬。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会对互动的有效性作“愉快”与“平和”、“厌恶 ( 畏惧 ) ”与“拒绝 ( 无视 ) ”的不同情感性反应,这也是客观评价师幼互动有效性的依据之一。

三、促进幼儿多向互动的几种有效方法

( 一 ) 调整一日活动安排,促进幼儿多向互动

在按生活、游戏、学习、运动四大活动领域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各班注意在活动中灵活安排幼儿个人、小组与集体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讨,大家感到,由于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因此,在学习活动环节实施方式上应有所侧重。如在小班下学期开始应侧重区域活动,以促进幼儿学会幼幼互动和境幼互动,培养幼儿个人活动能力;中班应侧重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结合,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合作讨论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会幼幼互动和境幼互动,并在主题活动中引入亲子互动;大班应侧重开展探究性主题系列活动,辅以多形式区域活动,并从幼小衔接角度开展园内外的亲子活动,促进家园互动和亲子互动。此外,晨间户外活动还应按区域划分,打破班级界限,由幼儿白选,实现班际混合活动,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幼互动。这些措施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多向互动能力,使教育活动过程真正成为了幼儿主动活动的过程。

( 二 ) 改变教师关注幼儿的指向,从中捕捉有利于幼儿多向互动的因素,促进幼儿多向互动

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活动中的关注指向不能只停留在捕捉有利师幼互动的时机,还要捕捉有利幼儿多向互动,尤其是有利幼幼互动和境幼互动、亲子互动的因素,以促进幼儿多向互动。为此,教师要倾听幼儿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观察幼儿活动中的交往状态,发现幼儿活动中的神态情感变化,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以及幼儿多向互动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和困难,从中通过适时适当的师幼互动来促进幼儿有效的多向互动。

( 三 ) 探讨教师角色转换,启迪幼儿主动多向互动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还应是幼儿学习活动过程的倾听者、观察者、欣赏者、鼓励者、协商者、促进者……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应善于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充当各种角色,并从中探讨根据具体教育情境适时地转换角色,促进幼儿多向互动、主动学习的方法途径,尤其是认真探讨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表达艺术。例如,把居高临下的“领导者”角色所用的“要………”“必须……”等指令性语言转换为与幼儿平等的“协商者”角色所用的“能不能………”“可以不可以………”“想 ( 希望………”“想怎么 ( 做、说 ) ……”等建议性语言或“应该注意什么”等提醒性语言,以启迪幼儿主动选择正确的活动行为或互动对象,实现多向互动。

( 四 ) 运用符号表征、记录,促进幼儿多向互动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经历的丰富,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也在增长,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符号表征如数字符号、图形符号以及图画、文字等感兴趣,而且能初步理解这些符号表达的意义,这为他们进一步了解、探究周围环境,与同伴、师长间交流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也着力培养幼儿了解、理解和运用各种符号表征的能力,即培养幼儿理解符号表征、用符号表征为环境作标志、用符号表征记录活动过程、借助符号表征与他人进行互动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从改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教师玩教具制作:水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