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研活动需要精心设计,才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的发展有意义。作为教研管理者,我们结合实际在设计教研活动时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 把握教研内容 设计教研活动首先要确定教研内容。深入教育现场,聚焦核心问题,把握教研内容,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寻求适宜的解决策略,是教研管理者的职责。 在主题活动“影子”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并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发现部分孩子将影子与影像混淆了,他们认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也是影子。针对这一情况,班里的两位教师产生了争议,一位教师认为应该忽略这一“节外生枝”的问题。如果牵扯进影像的概念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问题复杂化,不如按照预设的活动程序进一步探究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而另一位教师则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既然幼儿产生了问题,不如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区分影子和影像的概念。我们认为两位教师的争议反映了教师不同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两种观念和做法。于是,我们对这一源自实践的鲜活案例进行了提炼,概括出能引发认知冲突的两个主张,即“停下来,区分影子与影像的概念”和“继续前进,忽略影子与影像的比较”,然后组织大家研讨。 经过激烈的辨析、研讨,大家达成了共识:不急于进入预设的活动程序,也不简单地告诉幼儿影子与影像的概念,而是放慢脚步,引导幼儿对影子进行深入的感知和探究。 2. 选择适宜的教研形式 我们注重教研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但更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匹配。当人们沉浸在“头脑风暴”“沙龙互动”“论坛宣讲”活动时,我们认为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我们关注的是教研形式能否促进教师间的有效对话,能否帮助教师获得发展。 当教师在课程推进过程中遇到困惑和产生争议时,辨析式研讨使教师的观点得到充分的交锋;当教师在互动行为的适宜性上徘徊时,影像回放分析帮助教师聚焦细节、寻求适宜策略;当教师觉得高深的理论晦涩难懂、难以消化时,观点诠释会可以帮助教师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实践来解释;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凭借智慧与创新获得小小成功时,不同主题的分享会给了教师互相学习的机会。 如,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是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说“我把教学环节、程序、提问都认真设计好了,但还是和孩子互动不起来,不知问题出在哪里。”“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我不知如何应对”。要研究师幼互动问题是不能单靠理论探讨的,为了更直观地再现教育情境,聚焦细节,我们采用了影像回放的教研形式,截取某一活动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再现、分析教师的互动行为,以便找出适宜的教育策略(见下表)。 情景再现 手工材料
关键词:开展
- 开展亲亲阳光户外活动 2020/01/09
- 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 2020/01/09
- 开展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2013/02/26
-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 2013/03/13
-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3/01/0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