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新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读后思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新 纲要 > 与幼儿 艺术教育 改革》一文尖锐地指出, 50 多年来的幼儿美术教育是沿着反幼儿美术规律之道而行的,“美术史的发展变迁是写实一象征一抽象;而儿童绘画发展进程则是抽象一象征一写实……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是遵循艺术史的起步程序,针对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而言却是‘倒行逆施’。所以说幼儿模仿画教学是一种历史性的误会。这一误会就是大半个世纪。经年累积,被这种历史的误会所‘误导’的儿童何止十几个亿 ! ”这个问题一提出,猛然冲击了潜在我脑子里的个体发展是种系发展的重复的想法。难道在美术这个领域,个体与种系的发生发展不但不吻合还完全相反 ?

 

 

一、对比的错位

 

 

仔细阅读文章几遍以后,笔者发现,作者所作的两相对照的对象,似乎有些错位。

根据美术对象的知觉式样的不同,美术的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和装饰形态。“所谓写实形态,指的是那种既模仿物象,又具幻觉真实的美术形态。形式形态是指不以任何物象为描写对象的抽象形式之间有规律的组合的美术形态。而装饰写实形态则是指那种既以特定的物象为根据,但又被创作者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 如变形、夸张、几何化、多物象组合等 ) 的美术形态。”写实形态与形式形态构成了美术形态的两极,丰富多彩的美术形态在这两极之间发生和演化,其间有着无限多的变化,装饰写实形态,可作为中间值看待。这三种形态既是对美术知觉式样的划分,也是区别美术与非美术的三个标准。下面,以此为准,来看美术史的起点和形态的发生发展顺序。

石器工具中形式形态的发生构成了美术发生的起点和开端,人类在石器上制造出形式形态因素的时期大约在 20 — 30 万年前的古人时期。“北京人的时期似无定形,丁村人的略有规矩,如尖状、球状、橄榄型……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磨制光滑、钻孔、刻纹的骨器和许多‘装饰品’”。

写实形态发生于约 3-4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法国拉斯科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是这一时期写实形态的代表作品。

装饰写实形态发生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考古工作者曾在各地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陶器,如中国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中的人面鱼纹、鱼纹等,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彩陶盆中的舞蹈纹,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一般认为,工具中形式形态的出现是美术形态发生的起点。在平面构成上,写实形态发生在先,形式形态被大量用于各种器物上在写实形态发生之后。”所以,把写实形态看作是绘画的起点更为贴近历史的进程。因此,笔者以为,作者提出的种系美术发展变迁顺序实际上是绘画的。这可能是字面上的误笔,不是主要的问题,关键是下面的问题。

人类种系绘画从写实形态,发展出较之抽象的装饰写实形态以后,写实形态的发展并没有终结,而且是中外美术史的主要倾向。唐代著名画家张躁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外师造化”讲的即是对自然物象的尊重和效仿。南齐谢赫提出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色、经营位置、转移模仿。其中“应物象形”“随类赋色”“转移模仿”三法都与绘画的写实有关。西方绘画更注重客观写实,从古埃及、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绘画的写实形态发展得枝繁叶茂,其创作的形象越发逼真。如果以“抽象”和“写实”描述绘画写实形态这一支的发展,可以说是从较抽象到更写实行进的。

看个体方面,作者提出的起点是“抽象”,但笔者想不出幼儿绘画中抽象的形式的样子,对照幼儿的绘画分期,似乎应是涂鸦期,若说幼儿的涂鸦是绘画的抽象形态,实在太勉强了。因此,笔者揣测,这里的抽象是相对于后来较有细节和较个别化的画法而言,而非美术史上的那种抽象形态的绘画。

那么来看第二步——象征。什么是象征 ? 所谓象征是指符号有两个意义,即符号所指称的对象意义和主体赋予对象的比喻或借喻意义。如中国彩陶中的鱼纹图案,作为民族的图腾符号,不但具有鱼本身的含义 ( 指称意义 ) ,而且还象征着部落民族成员的共同祖先和血缘上的联系,具有社会的含义。现在,我们且不论幼儿美术中的图像具备不具备这里所说的象征意义,仅说象征与写实的关系。

象征性是原始思维的特点之一,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创造了原始美术中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的美术作品。象征不但不妨碍美术的写实,相反,正是象征的需要,原始人将美术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希望通过模仿使形象接近对象,来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所以,象征与写实不是相斥的美术形态。在个体的发展上,也不应将象征看作与写实有实质性区别的截然不同的阶段,倒是把象征看作写实的特殊表现更为合适。

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幼儿涂鸦末期出现的命名线和早期画出的形象“蝌蚪人”。

涂鸦是幼儿绘画的萌芽,一般,两三岁的儿童,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在乎面材料上涂涂划划,这就是涂鸦现象。幼儿的涂划没有什么表现的意图,只是一种单纯的划线活动。对于儿童早期的涂鸦,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的进步分为四种水平,这就是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命名线产生于涂鸦的末期,儿童从涂划的线条中认出某些形状,发现与自己经验中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他们给自己划的线条和图形起名字,自言自语地进行注释和说明。此刻,儿童开始朦胧地意识到他所划之物与自己经验之间的联系,线条开始与实物有了一定的相似性。研究认为,在上述四种线条中,与幼儿绘画发展最为密切的是“命名线”,它是幼儿进入真正绘画的基础,各种绘画形式都将由此孕育发展而来。”由此可见,个体绘画萌芽于线条、图形与实物建立的一致性之中,而非抽象形式之间有规律的组合,也就是说,幼儿绘画从发生开始就蕴含着写实的倾向。

儿童画人开始得最早,也画得最有模样。儿童早期画出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画一个大圆圈代表人的头部或者还包括着躯体,在大圆圈内画上两个黑点或小圆圈代表人的眼睛,眼睛的下面画一条线代表嘴,从大圆圈上引出几条线算是四肢。这样画出的人,样子很像大头细尾的蝌蚪,被称作“蝌蚪人”。虽说样子像蝌蚪,可无论在谁的眼里,孩子们画的都确凿无疑是人。“蝌蚪人”虽是以简单图形组成,但它的组成规则不是抽象的形式规律,而是人的形体结构。如果把“蝌蚪人”当作符号看,它本身的式样当属写实形态,而非形式形态之列。但是要注意一点,此时的写实不是充分和发达的,带有泛化、简略的特点。另外,符号的指称意义不是具体个别事物,而是事物的类的含义。所谓的抽象是就这两点来讲的。确切地说,象征性绘画,属于写实形态一侧偏于抽象一端的式样。随着儿童的成长,从对单个物体的描绘到带有叙事性的表达,绘画的写实形态发展得相当有声有色。幼儿绘画的主要倾向是写实的,写实是其发展的主线。

所以笔者认为,作者所说的幼儿绘画从抽象到写实的发生发展顺序,乃是个体绘画写实形态自身的发生发展顺序,而非个体绘画不同形态的发生前后顺序。打个比方说,它是母亲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是母亲的几个子女的出生顺序。而作者提出的“写实一象征一抽象”的人类美术的发生发展顺序,则是人类文明母亲的几个孩子或她的子孙的出生顺序,而不是她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顺序。拿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特点去对比先后出生的几个子女或子孙的不同特征是有点错位的。如果同样是考察绘画的写实形态的发生发展顺序的话,那么个体的与种系的是吻合的。

 

 

二、定位于写实没有大错

 

 

如果说,幼儿美术真如作者所说定位在了写实之上,那是没有什么大错的。为什么呢 ?

第一,如前所述,它不违反幼儿绘画的发展规律。

第二,写实并非缺少创造。古今中外,写实形态的绘画取得过巨大的成就,其精湛的作品举不胜举,极其感人。写实是中外美术史的主要倾向。这样的成就和画家的卓越的创造是分不开的。

退而言之,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写实性的绘画过程,也需创造的参与。在写实形态的作品中,其形象可能酷似它的原型,像虽像,但作品形象与客观实物的物理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况且客观事物还有着种种社会性,要把这一切再现出来,其间没有创造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写实形态的美术创作可以图解如下:

 

从意象到再现概念是创作过程关键的一环。如果说,表象保持着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的话,那么,意象是脱离了事物的具体形态的关于事物的一般结构特征的心理映像,而再现概念则是以媒介的样式在创作者头脑中再现的事物。从意象到再现概念,事物的属性转换了,内化过程转化为外化过程,这由主体的创造实现。所以说,写实形态的创作,从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来说,不是简单的模仿,它包含着巨大的创造。

幼儿园美术教育,严格说是绘画,真的是定位于写实模仿吗 ? 模仿是存在的,但那不是写实模仿,写实是对物象的模仿。幼儿园中,绘画模仿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象,模仿的是图像,因而准确地说它是临摹。按照上面对写实创作过程的分解,临摹缺少写实模仿的中间转换环节,因为,写实以性质不同的材料再现对象,而临摹运用的媒介与对象完全相同。最明显的,客观物体是三维的,绘画写实运用平面媒介产生三度空间的视觉效果;而在临摹中,对象是已构造好的平面作品,临摹的结果还是那幅作品。所以,临摹与写实模仿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完全不同。写实,由主体的创造实现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而临摹中,没有创造的因素。所以说不能只看作品的效果,要注重活动的过程,仅从作品上看,临摹会胜于写实,但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则大为不同。

第三,写实不违反幼儿美术的特点。

美术作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表达一定的意义。

第一个层次,为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它引起主体的特定感受,构成了美术作品中物质材料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为作品的形式构成。美术作品的点、线和色彩、形体之间的组织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各种表现手法都蕴含着意味,这种意味既在抽象作品中表现出来,也隐含在写实,性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法中。

第三个层次,为催晶中物象、事件、情节的指称意义和表现意义。所谓指称的意义是指作品中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比如说“人”“山”“苹果”‘道路”等具体对象,“出游”“战争”“休息”“劳动”等情节性事件。表现意义指这些对象和情节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情绪,如“愤怒”“热烈”“忧郁”“狂欢”等。

第四个层次,为文化意义。作品中的文化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作品中的物象和情节的象征意义;第二个方面是指作品所包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观念等。

上述四个层次中,第一、二、四这三个层次为抽象作品的构成方式,而在写实性作品中同时包容了所有的层次。”

从层次结构上分析幼儿绘画作品,很容易看出,鲜有不包含物象、事件、情节的抽象幼儿作品。相反,幼儿的作品中充满了人物和故事,甚至当幼儿囿于技能的限制,画不出清晰可辨的形象时,他们会以语言补充,完成对形象和事件的创作。因此,在幼儿美术作品的这四个层次中,相对来说,第三个层次不是较弱,而是更强,当然更不可缺少。相应地,以故事的结构引导幼儿创作也最能激发幼儿的灵感和思维。笔者以为,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第三个层次是不可忽视的,应以这一层次的内容为线索 i 引导幼儿思考绘画的形式和材料 + 实现美术创作。

 

 

三、单一的模式不好

 

 

我们说定位于写实没有大错,但是,如果把写实与“像”等同起来,一味强调写实的真实性,以至于以“像不像”为标准要求幼儿,那是不好的,不符合幼儿的特点,限制了幼儿想像和创造的发挥。接触过幼儿绘画的人都会看到,幼儿在画眼前的和经验中的事物时会加进自己的想像,画想像性的作品时又会融进自己的经验,画喜欢的事物时不忘对其进行装饰,画装饰画时又要将自己喜爱的事物排列于上,幼儿绘画的一个特点就是再现、想像与装饰融合,不是单纯的写实。在幼儿绘画中没有纯然的写实形态或形式形态,更多的是一种中间形态。在这种中间形态中,由于组合要素成分的不同,每个幼儿绘画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些幼儿把握单个物体的能力很强,画出的形象很完整深人,酷似对象,形成倾向于再现写实风格的作品;有一些幼儿很善于把握物体关系,能画出很复杂的场面,构成含有叙事成分的作品;还有些幼儿对对象的形态不太关心,喜欢依照美的标准对对象大加装饰,产生装饰风格的作品。

这与美术史的面貌很相似,我们知道,在美术史上也难以找到某种纯粹形态的作品。大多数作品都具有多重性,特别是那些最优秀的作品。西方美术巨匠中加索,曾经受非洲黑人雕刻的启发,画出了现代美术的第——幅作品——《亚威农少女》,创立了现代美术的第一个流派——立体派。非洲黑人雕刻中的什么特征启发了毕加索呢 ? 那就是抽象与写实的双重风格。因历史与地域的不同,黑人雕刻中有一些是非常抽象的,又有一些是非常写实的,更多的带有双重性。”同样地,毕加索的许多被看作具有抽象性的作品始终也未完全抛弃形象,而是带着这种双重风格。正是不同要素的相互冲击和融合产生着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的作品,使美术史跌宕起伏,异彩纷呈。

由此可见,在基本的定位取向决定之后,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单一的模式要求幼儿和组织幼儿活动,要给幼儿留有相当大的空间,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所以,要将以写实为主线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提高一步的话,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回归传统,补上“外师造化”的另一半——“中得心源”。这就是说,一要重视幼儿内在情感、想像的表达,二要重视幼儿个性化的表现。在教育上,以多样化的课程,代替单一化的课程模式。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浙江省幼儿园教师教育学试题考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