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公平优先:福利取向的印度学前教育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最早的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质,幼儿园的创设就是为那些工作的母亲们提供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学前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智力开发、教育补偿等功能。特别是市场的介入,效率与质量成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主导性要素。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印度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强调公平为先的原则,致力于创办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使得印度的学前教育在整体上体现出一定的福利性质。       一、印度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与甘地的教育理念       印度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体现的是公平优先的原则,这不同当代西方学前教育的物质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印度也有此类物质至上的幼儿园存在,这类幼儿园主要服务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这类所谓的优质幼儿园由于场地大、玩具多,收费也相应要高,因此,也是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支付的。另外,优质幼儿园投入也要高出很多,即使政府有心对贫困家庭实施免费的类似高质量学前教育,或兴办高质量的幼儿园,在印度基础教育投入还不足的情况下,这基本是一种天真的梦想。也就是说,如果印度致力于办高质量的幼儿园,就有大量的儿童不能享受到免费的学前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以公平为先,因地制宜,强调每一个处境不利儿童受到关照,实施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福利取向之学前教育。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圣雄”甘地的教育理念。       对印度平民式学前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圣雄”甘地。甘地的教育理念是面向贫民的、大众的、民族的,他认为教育必须更好地结合本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满足儿童爱动、好问和探索环境的心理需求。因此,甘地提出了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的前七年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学校自我筹措经费,实行母语教育。[1]他强调的“做中学”教学方法深受卢梭的影响,当然也受到蒙台梭利的影响。他让儿童参与到活动与民族的传统艺术与工艺中,认为这些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以前,即学前教育。同时,他还认为妇女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此外,他倡导针对儿童的教育应该使用印度丰富的自然资源。[2]印度当今学前教育面向大众的一些做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甘地。例如,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尽量配合现实生活,适应实际需要,并以满足幼儿需要为前提。在农村地区,他们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许多幼稚园提倡民俗技艺和地方文化,设计了精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幼儿喜欢,还吸引了许多地区的成人共同参与。       二、印度福利取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且很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至2001年,印度全国人口已经达到10亿。同时,印度教派多,语言多,且少数民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8%,而全国约有450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社会组织、经济模式、风俗习惯、价值体系。这些便是印度学前教育面对的客观困境。       当代印度具有福利性质的早期教育机构主要设置在贫困的农村或者城市中的贫民区。20世纪60至80年代,面向平民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平民幼稚园与临时托儿所。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又有一些变化,由于服务机构倡导的主体不同,存在着不同的项目方案。根据印度妇女与儿童部、人类资源发展部的年度报告(1987~1988)以及社会福利委员会的年度报告(1987~1988),印度20世纪80年代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儿童(0~6岁)综合发展服务(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简称ICDS)、早期教育志愿者项目、福利拓展项目、Balwadis项目。[3]这些机构的名称虽然各不相同,服务对象也略有差异,但服务内容却相差不多,主要包括营养、免疫、小疾病的治疗、饮水、卫生等。到20世纪80年代,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机构又有一些变化。情况大致如下:       1.平民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始于1963~1964年,其前身是公立幼稚园,为大多数儿童提供“物美价廉”的教育是这种幼稚园的目标。  [4]任何村民都可以花20卢比(每月)雇用一个保姆照看孩子,这就导致了学前教育中心的产生。奈克(1974年)认为“雇用一位受过教育的乡村妇女担任教职”是这类学校的最大特色。美国援外组织CARE负责为800所这样的学前机构提供免费的午餐,平均每所这样的幼稚园约有130~140名儿童。幼稚园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大部分是保育的工作,如保持幼儿的整洁、准备午餐、带幼儿玩游戏、说故事、唱歌等,更多的时候只是让孩子安静地坐着。平民幼稚园是专门为那些处境不利儿童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不大,通常没有什么正规的场地,大树下、露天的院子或小学的走廊都可能成为这些幼稚园的所在地。这种类型的幼稚园玩具与设备通常比较少,因此比较注重废物利用和就地取材,如小棍子、石头以及树叶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语言与美术的用具。       2.综合服务项目。20世纪70年代的平民式幼稚园发展为儿童综合服务项目(ICDS)。ICDS在印度学前教育中影响最大,它除使数千万儿童受益外,受益对象还有怀孕的妇女、哺乳期的母亲、青春期的少女。此项目的目的在于提高母亲们与儿童的营养与健康水平,为适宜的身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在促进儿童发展的各个部门间促成有效的合作,提高母亲们照料儿童的水平,发起部门是妇女与儿童发展部。内容主要有充足的营养、免疫、健康检查、3~6岁儿童的教育、饮水提供、小病治疗等。       3.志愿者方案与保姆方案。妇女与儿童发展部发起的“早期儿童教育志愿者帮助方案”也属于平民幼儿园类型,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3~6岁儿童,服务内容主要是非正规的学前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入学率及减少辍学率,这种形式相当于中国的学前班。另外,社会委员会为工作中的母亲及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了保姆方案,目的在于为0~5岁儿童提供日托服务,具体内容有健康照料、营养提供、睡眠。而农村地区的项目则叫Balwadi,其基本内容有儿童照料、婴儿健康、营养供给、产前与产后服务、妇女艺术与工艺服务,受益者有婴儿、学前儿童,农村、边境地区以及城市贫民窟中的妇女。       4.临时托儿所。其目的主要为那些工作的母亲服务,因为与家庭日托中心类似,临时托儿所的发展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类型的托儿所首先由政府倡导,政府通过了一项关于在每个村落建立一个保姆中心的法律,但此法律并不强制执行。后来,一个毕生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农民命运的甘地主义者——玛哈达温(Mahadaven)参入到自愿者行动中,在此行动中自愿者负责筹措资金与管理这个项目,临时托儿所里,只有教师、保姆与医护人员拿薪金。临时托儿所被认为是邀请村落的村民参与的有效方式。[5]       5.其他形式的项目。印度还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项目,如以家庭为基础的方案、儿童互助方案、无线教育方案、学校准备方案等,方式更为灵活,都属于临时性的托儿所。以家庭为基础的方案及儿童互助方案把使儿童受益的地点拓展到家庭,母亲与年长儿童成为施教者。无线教育方案从属于ICDS项目,主要为提高ICDS项目的教育质量,在教师素质又不高的情况下,让教师与儿童一起听节目,确保儿童轻松自如地学习。学校准备方案是在没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地方实施,学习时间安排在夏天,地点就在小学,目的是为5岁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作6~8周的准备。       由于服务对象不同,目的、内容不同,以及承担的部门不同,为儿童、妇女服务的这些福利性方案可能被赋予了不同名称,但这些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福利取向。在上述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影响最大的当属ICDS项目。根据统计,ICDS于1975年发起,18年(1975~1993)间达到了2600个工程计划。到1995年,4200个工程计划已成网络,使近75%的社区受益,另外还有273个城市中的贫困地区受益,具体有480万的哺乳期的母亲与2290万6岁以下的儿童参与到项目中来,其中1250万的儿童参与了项目中心的学前教育活动。[6]2000年,近2300万儿童受益。2002年,又达到5171工程计划,受益人群达到2700万。[7]一些调查还显示,那些营养不良的儿童进入到该项目后,比那些营养状况好而没有进入该项目的儿童有好的发展。印度在1992年公共合作机构与儿童发展机构的一项国家研究显示,ICDS项目对出生体重偏轻的儿童、儿童死亡率、儿童免疫、健康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8]       三、印度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之特征与趋势       印度的学前教育除了体现出一定的福利性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综合性。印度政府及其民间组织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问题,把儿童的营养、教育、免疫等纳入统一范畴,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尽可能减少贫困对儿童造成的发展障碍。尽管印度政府针对贫困儿童的服务在教育质量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具有世界上最多贫困人口的国家而言,使数千万的儿童受益的项目不能不令人钦佩。二是对女性与儿童权利的关注。印度政府2005年发表的“为儿童制定的国家行动计划”[9]强调降低婴儿的死亡率,降低母亲的死亡率;减少儿童的营养不良比例,让所有的儿童出生时注册以及让所有的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完全废除女性堕胎、女性自杀以及童婚以确保女童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提高农村、村镇地区的用水与卫生条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的选择权与支持权,确保儿童不受虐待、忽视以及剥削的权利,完全废除童工;制定法律、监控政策确保儿童的利益与权利;鼓励儿童参与、选择并决定影响他们生活的有关事务。三是在保与教的关系上,福利取向的学前教育项目明显偏向于保育。以儿童的生存为最原始的目标,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营养、免疫、饮水、卫生条件等方面。这并不是说福利取向的早期教育机构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日常的活动中,还是有一些教育方面的内容,如唱歌、卫生常识等,只是由于受场地、师资方面的影响,教育的时间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       同时,印度福利取向学前教育项目也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印度的福利机构在服务内容上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作一些调整。首先,根据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服务项目,如对儿童的疾病、营养不良等问题强调了早期干预,尤其对于艾滋病的问题更为关注,强调采取各种措施使儿童免受感染。对于传统的童婚问题也比较重视。强调通过灵活的方式使富有创造性的、快乐的活动得以实施,以确保全体儿童受益。其次,印度的学前教育在整体上的发展方向是从数量与质量上进行突破的。从数量上进行拓展,目的在于尽可能让所有的儿童享有学前教育的机会;从质量上提高,主要在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家长的培训上。服务水平也在提升,服务对象上强调向前延伸,更为强调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对艾滋病的关注,特别关注女童、处境不利儿童以及有特殊需要儿童的保教问题。政府强调宏观监控,注重注册工作;与以前相比,在营养问题上,把母乳喂养纳入了国家行为之中。最后,印度政府加强了出生人口的统计,使贫困儿童自出生起就被纳入到关注的视野下。       但是,印度,政府的工作也是相当艰巨的。城市与广大农村的学前教育的差异,经济不发达的农村的学前教育问题,童工问题,妇女童问题,妇女地位问题,夹在其中的民族文化问题等,将给印度政府带来更大、更多的挑战。       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发展学前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但第三世界国家多属于经济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学前教育传统与当代学前教育的理念有较大差别。若以现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价值理念为出发点,强调儿童中心以及学前教育中的物质主义,这是第三世界国家现有国力无力解决的,至少会使受益儿童有限。在学前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的选择上,印度政府从公平的立场出发,基于本国国情强调学前教育价值的公平取向,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目的的定位(以儿童的生存第一,教育质量次之)。在经费问题上,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争取国际援助与国家财政的结合,同时辅以志愿者行动,特别是以物换物(用粮食换取幼儿园的日常办公用品)等,都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这些,都给了第三世界国家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S.S.Gill.The Dynasty:A political biography ofthe premier ruling family of modern India.[M].New Delhi: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dia.1996:59~60     [2]Navaz Peshotan Bhavnagri.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Amita Verma:a leader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India.  (Interview).[J].Childhood Education 1995(3):156     [3]  Venita Kaul,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India.in Gary A.Woodill,in Judith Bernhard.Lawrence,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New York&London:Garland Publishing.1992:279~283     [4]  [5]Geeta Rani Lall,Sushila Poddar,Preschool education in India.In Geeta Rani Lall,Bernard Mohan Lall,  (ed).Comparativ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Springfield,Illinois:CHARLES C THOMAS.1983:37~44,37~38     [6]  About ICDS.  (ED/OL).http://wcd.nic.in/udisha/htm/abouticds.htm     [7]Kapil U.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s(1CDS):a program for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lndia.2002,7:595-601.CED/OL).http://www.ijppediatricsindia.org/article.asp     [8]India-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s  (ICDS),[EB/OL).http://www.unicef.org/earlychildhood/files/india_icds.pdf     [9]Department of 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National Plan of Action for Children 2005.[EB/OL).http://wcd.nic.in/NAPAUG/6A.pdf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公平优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故事365夜(三月):27 李靖代龍降雨MP3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