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教育内容选择时如何避免脱离、远离幼儿生活的现象?

来源: 06abc.com 作者: 王春燕 感谢 王春燕 上传 0人参与

       案例:7月1日,为了庆祝建党日,幼儿园老师组织小朋友们为党过生日,当生日蜡烛点起,生日歌唱响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的说:老师,党怎么还不来过生日啊?他再不来就许不了愿了。看罢这个案例,我想你肯定已是忍俊不住,是啊,童言无忌,孩子的话语让我们大笑,可大笑过后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这些话语背后,所包含的课程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甚至脱离幼儿生活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老问题,表现为幼儿的学习内容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很远,也不是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所在,于是他们学习时常常有口无心,或半生不熟地“异化”知识。比如,他们会很认真的告诉你“雷锋就是天上打雷刮风”,等等。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课程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问题呢?
       一、 调整对幼儿学习的认识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等等。课程内容的“过程化”、“情景化”“活动化”、“经验化”可见一斑。与之相对应,幼儿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间接到直接、从“掌握”到建构,学习方式从一种形式扩展到了多种形式。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正视幼儿学习方式的改变,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仔细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为谁选择课程?他们有怎样的学习特点?他们需要什么?有怎样的生活背景?我们希望他们怎样进步与发展?从而改变教的方式,以免将教学推向有教而无学的境地。
        二、 明确生活也是幼儿的学习
        就幼儿而言,他们的学习更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在与直接经验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态度和基本的行为。那么直接经验从哪里来?很简单,幼儿的日常生活。
如:经常玩积木的孩子,在拼搭积木时不会在圆形的积木上叠加积木,因为他们知道圆形积木有滚动、不稳定的特点,尽管他们不会表达;他们会逐渐远离火炉,因为他们或被烧痛了,或看到别的孩子烧痛后的痛苦;他们也会揣摩如何走近路,似乎懵懵懂懂地知道那个他们说不清的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幼儿的生活是丰富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我们不能将幼儿的学习和他们的生活完全隔裂。如果我们问幼儿:“太阳象什么?”他们会回答得五彩缤纷,如“太阳像个大磨盘”、“太阳像个圆镜子”、“太阳像个大橘子”、“太阳像个大烧饼”……不同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有不同的回答。我们无法抛弃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孩子有相同的回答。因此,我们只能对他们的生活经验整理、提升,如果一味灌输(即便教师的教法是多样的、灵活的、有趣的,但远离幼儿生活的内容,缺乏原点的支持,会形成隐性的灌输),无论是对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还是形成基本的能力、基本的态度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不能将幼儿的学习和他们的生活截然分开,课程内容可以基于幼儿的生活,在他们与已有经验的事物互动中,获得必要的新经验,幼儿园课程本身不在于让幼儿掌握多少知识,而本质在于帮助幼儿积累多少经验,从而用此“新经验”去学习更新的经验。
        三、关注幼儿的生活,利用已有经验,引发更有价值的学习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关注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并由此引发新的价值的学习,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经验与生活。
   例如:由于向阳关系,自然角的土豆长弯了,孩子们对长弯了的土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思考好好种着的土豆为什么会长弯?为什么不朝另一边弯?于是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把土豆换个方向。过五天后,孩子们发现土豆又长弯了,这时孩子们对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怎样让幼儿现有的经验真正得到发展、提升,而不是间接地得到答案?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土豆走迷宫”的实验。师生一起把土豆放进装满泥土的塑料容器里,让土豆芽露在泥土外面,然后把塑料容器放在鞋盒的一个角上,用硬纸板和胶带在鞋盒里搭建一个“迷宫”,在距离土豆最远的鞋盒壁上挖一个直径大约3cm的洞,盖上盒盖后把鞋盒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孩子们继续展开着讨论,“土豆走迷宫”的实验会成功吗?他们围着鞋盒议论纷纷,做着各种猜测。几天后,孩子们兴奋的看到土豆终于冒出来了,他们高兴极了,“小土豆的芽真了不起啊,为了见到阳光居然能走出迷宫。这时植物要向着阳光生长的”向光性“问题得到了解决。
       此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偶发事件,而这些偶发事件中都蕴含着教育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生活,多一份观察,多一份等待,敏感的察觉孩子的兴趣,利用孩子们的经验,把握时机,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并引发更有价值的内容。
       四、动态展开教学内容,随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都知道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幼儿是活的个体,他们带着“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参与教学活动,随着生活经验的变化、幼儿兴趣的转移等都会影响教学,所以课程的“变数”很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执行、展开预设的教学内容,而是根据随机出现的情况,根据幼儿的经验动态展开教学内容。
       在《土豆长弯了》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孩子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当孩子们对“植物向光性”感兴趣时,教师不忙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是用“猜猜”“试试”等语气鼓励孩子们自主解决问题,在“土豆走迷宫”实验成功后,随着孩子们对植物“向光性”经验的不断深入,又生成了着新的教学内容。谈话活动“土豆为什么非要见到阳光不可?”“亲子收集有关植物向光性的资料”“寻找植物向光性的现象”“植物向光性对我们人类的帮助”“植物向光性对我们的启示”“我们要学习土豆宝宝什么?”“我们的联想”等等,正是教师动态的展开教学内容,不断生成教学内容,使整个活动充满了灵动!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新尝试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