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回归儿童世界的道德教育—蒙田德育思想启示

来源: 06abc.com 作者: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陶金玲 感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陶金玲 上传 0人参与

内容摘要:蒙田在其《论儿童的教育》中描绘了平易近人的儿童道德教育体系,对于面前我国幼儿德育中存在的远离儿童世界而导致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建构以故事为切入点,以品德教育为主线,以叙事策略为基本特色的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既符合幼儿的叙事性思维特点,又可以实施回归儿童世界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教育 叙事性思维 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

米歇尔·蒙田(1533—1592)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散文作家,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贵族绅士,教育要遵循自然。重视道德教育是蒙田教育思想的特色之一,他从地位、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道德教育做了分析,指出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描绘了平易近人的道德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后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影响很大,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便是蒙田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一、蒙田的德育观:平易近人

(一)德育为首

蒙田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和有能力的人,其中道德品质的提高对培养对象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般知识能够使人有学问,只有道德知识才能教会我们做人,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人如果不学会善良这门学问,那么,其它任何学问对他都是有害的。”道德对人生起着统帅和支配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指导人的行为,健康的人格不能没有道德知识,不能不接受道德教育。蒙田分析说, “我们的父辈花钱让我们受教育,只关心让我们的脑袋装满知识,至于判断力和品德则很少关注”。重知识教育而轻能力培养和品德提高是当时教育的两大弊端,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长期下去势必会把教育引向斜路。蒙田把道德看成做人之本,要教给学生做人的起码道理,使他们将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德育目的

“我们的教育仅仅不使人变坏那是不够的,应该使人变好。”培养良好人格是蒙田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从儿童抓起。他认为,良好的人格不仅表现为身体健康,还表现为精神健康和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能够永远快乐地生活。蒙田的精神健康主要指一个人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准,核心是道德品质问题。因为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担负起为健康心灵服务的职责,以培养健康良好的人格为目的。精神健康并不是目的本身,因为“我们造就的不是一个心灵,一个躯体,而是一个人,不应把心灵和躯体分离开来”。我们应该用健康的精神来指导自己,促进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

(三)“平易近人” 的道德教育体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觉得美德冷峻严肃,难以接近,实际上并非如此。蒙田认为美德原本是平易近人的,美德以本性为指导,以运气、快乐为朋友。所描述的道德教育目标是“近人”的,而非“圣人”的,他用诗意般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到:“德行并不定居在一座峻峭的、难以到达的高山之巅,因为,接近她的人证明,恰恰相反,她立脚在一个美丽、繁荣而又充满欢愉的平原上。”蒙田说,真正美德的价值和高贵之处,在于简单、适用和愉快。德育应是“平易” 的,无论儿童和成人,也无论平常人和聪明人,都能把它学到手,都可以从中汲取生活必需的营养,“只要知道通到她宫殿的路,任何人都很容易接近她。因为,通向她的道路,都是清新、浓荫、碧绿和芳香、多花的道路,他们的坡度平稳、舒适,丝毫不会疲乏,好像走向苍穹一般。……自然作她的向导,幸福和欢乐作她的伙伴”。真正德行的奖赏、荣誉和高度,决定于履行德行是否容易、有益和感到愉快。教师应使学生心中充满对德行的热爱和敬畏,学习德行并不困难。教师要为教学活动创造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和成长。要“让教室里充满欢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笑”在游戏玩乐中收获,让学生的个性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展。

(四)重视榜样

在德育教学方面,蒙田认为良好的道德榜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蒙田看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率作用,提出选择教师的标准: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言行一致的典范。还提出向大自然学习,认为“大自然遴选出来的表现人类美德和坚定如一的至高典范”都是学生仿效的极好榜样。蒙田主张在道德行为方面要以自然为指归,遵从自然的指示。他认为既然人原本于自然,自然是人类之母,那么人应该在探究大自然中认识自己,大自然是一面镜子,人应该对镜自照,通过与自然万物的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而后改进。同时,蒙田主张从历史上的各种美德故事中汲取营养,把这些故事中典范的行为作为儿童学习的榜样。

二、幼儿德育现状:远离儿童世界

(一)家园德育目标错位。

目前,在幼儿园品德教育中,德育目标“假、大、空”, 过于理想化, 追求“圣人”教育,高远的德育目标为幼儿实际能力所不能及,导致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而随着社会竞争力和就业压力等生存压力的加大,家长现实功利,重知轻德,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人善人欺”,出现家庭教育的“道德流失”现象,家园德育目标错位。在家园共育中,教师缺乏对家长积极、正确地引导,没有将幼儿园的教育延伸到家庭,使得幼儿园和家庭的品德教育脱节。家园德育的不一致,使幼儿处于家、园的双重标准中,很难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难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导致“5+2=0”现象。允许幼儿不高尚,但不能缺德,实施贴近孩子实际的最低限度德育目标与提升家长育儿观念是改善幼儿园德育的有些途径。作为教育者不能光凭良好的动机办事, 还必须对培养的结果负责任,要关心幼儿的实际能力和社会现实,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存打下基础。

(二)德育内容成人化。

内容选择上远离幼儿的生活,成人化倾向严重,导致德育内容无法深化入幼儿的心灵。儿童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有着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的独特过程。如对幼儿进行认知国旗的活动中,教师会告诉孩子“国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教师没有真正去关注儿童的生活,常常是从一个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儿童需要的是通过活动,体验群体间的交互认知上的冲突等外显的行为,逐渐走向内化的认知。

(三)德育实施形式单一。

1、集体活动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在语言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但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尤其是数学活动、体育活动等渗透品德教育就有点牵强附会,感觉教学内容与品德教育难以融合,象两层皮,有生拉硬拽现象,并且多为生硬说教,德育效果低下。

2、区域活动中德育缺失。调查发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而缺乏必要的情境创设,区域活动只发挥了供幼儿操作的作用,并没有充分挖掘区域活动中的德育资源,导致区域活动中德育缺失。

3、日常生活活动中单纯说教,忽视道德行为的练习。教师能够认识到日常生活活动的德育价值,但往往多为单纯说教,以空洞无物的训话替代品德教育,忽视榜样的作用以及道德行为的练习。说教内容没有真正能深入到幼儿心灵,对幼儿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很少,直接导致幼儿有道德认知,而无道德行为的后果。甚至有些教师由于个人工作、生活以及琐事的烦恼而懒得“多费口舌”,或干脆认为“幼儿不懂事,对他们没道理可讲”,从而以责令、惩罚代替说服,使幼儿因惧怕而被迫服从。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使幼儿形成反感和抵触情绪,使德育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同时,家长的品德教育方式也以说教为主,有些家长言行不一,缺乏榜样作用。调查发现,有72.73%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以说教为主;14.29%的家长会在说教时辅以榜样示范;还有1.3%的家长会任其发展,认为“树大自直”,采取放纵态度;只有11.69%的家长采用比较理想的方式,以讲故事,情感诱导的方式教育孩子。家园德育中普遍存在“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现象,导致幼儿园德育的低效性。

三、回归儿童世界——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道德德性都被看作是人性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被当作塑造良好人格的主要途径,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幸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同时,《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良好品德养成“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强调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回归儿童世界,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依据,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是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的宗旨。

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是指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故事,围绕故事建构主题网络,为幼儿完善的人格培养而提供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它是以故事为切入点,以品德教育为主线,以叙事策略为基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课程的建构实施中采用叙事策略,利用真实生活场景或创设具体情境,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引领幼儿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通过讲故事或扮演故事,以主人公的身份经历故事情节,让他们在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产生感受、共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理解故事,把握意义,感知体验知识技能的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

布鲁纳在其《真正的精神活动,可能的世界》一书里提出,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例证性思维又叫做命题思维,独立于特定情境。叙事性思维就是讲故事或扮演故事,依赖于具体情境。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叙事性思维,或者说,儿童的心智具有一种叙事性的结构,是故事情节导向的。幼儿品德教育不是道德规则的灌输,而是在一定情境下,幼儿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以至道德行为习惯化的过程,包含情境、榜样、行为模仿、行为习惯化四要素,也应该是叙事性的。这是因为:

首先,儿童的思维是叙事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叙事和叙事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更多依靠美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轶闻等)的讲述而非抽象的推理和“纯粹理性”的道德教条的灌输,向儿童传递“勇敢”、“正义”、“同情”、“诚信”和“尊重”等核心伦理价值。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与儿童的心灵相契合,才能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第二,叙事可以给儿童提供道德“思想实验”的机会。韦兹把叙事看作“道德生活的实验室”。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不可能让儿童对每一种道德情境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更多的时候需要想象力、需要替代经验,儿童道德教育如果单纯依靠学校、家庭给儿童提供的道德实践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而故事可以给儿童提供广泛得多的道德世界的替代经验。

第三,叙事能唤起我们的情感和道德感。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故事内容能唤起我们的情感体验。一个好的故事首先是其内容能够打动人,让人感动,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叙事能唤起我们的情感的第二层含义是,讲故事这类传统的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讲故事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交流,而这正是现代媒体(包括互动式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是围绕故事建构起来的主题网络课程,开发故事中的各种有利资源,始终以故事为背景展开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多角色体验,以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园叙事品德课程是凭借故事特有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围绕故事的人物、情节建构主题网络,以此挖掘出每个领域的教学,同时也便利地将品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领域,以解决品德教育的缺失问题。另外,故事中的人物给幼儿很好的榜样示范,在榜样的引领下,幼儿自然就有了行为的模仿,逐渐达到道德行为的习惯化,使得德育不再是以简单的说教方式进行,而以幼儿的内在需求和现实为基础;课程是在故事丰富的情境下进行的,道德行为产生于一定的道德情境下,这给幼儿提供了时时进行道德行为练习的机会,使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品德教育,既达到了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促成幼儿品德教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丁锦宏《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1期

2. 陶金玲《主题系列活动“丑小鸭” 》 ,《教育导刊》2005年第10期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美工:小小设计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