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分嗜好表扬该怎么办?
俗话说:人无完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孩子一旦养成了只能听表扬,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事实上,家长对孩子表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
一位母亲向某心理学专家咨询时说:“我女儿今年10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女儿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就是特别嗜好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表扬她,她干什么都索然寡味。因此,我们摸准了女儿的这种脾气,平时也就动不动就表扬她,哪怕她只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取得了芝麻大点的成绩。但令人担忧的是,习惯了表扬的女儿,根本无法接受我们一点点善意地批评。有时候,当她在学习上,或者是在生活中做得不太好,我们耐心地提醒她,也会惹得她老大不乐意。听老师说,她在学校里也如此。明明是她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异乎寻常地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难道是我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我们总不可能对她进行无原则没完没了的表扬吧?这可怎么办呀?现在要纠正她的这种毛病是否还来得及呀?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纠正她的这种毛病?”
当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看待。因此,家长无意中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表扬多于批评。正像上文那位母亲所讲述的那样,孩子对表扬就形成了过分的依赖。相反,对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
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的欢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这样一来,孩子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看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俗话说:人无完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孩子一旦养成了只能听表扬,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事实上,家长对孩子表扬的目的就在于让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得好时,通过表扬能够促使孩子渐渐地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能够帮助孩子在成人后树立做事情的自信心。也就是说,表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最终的“不表扬”。
因此,为了能纠正一些孩子过分嗜好表扬的习惯,我们建议家长这样做——
★掌握表扬的技巧。表扬是一门艺术,需要把握好表扬的技巧。小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言行需要大人的表扬,从而增强自信心。但是,家长对孩子的表扬,一般不要使用物质奖励。比如,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母亲喜欢这样教导孩子:“宝贝儿,你乖乖地睡啊,妈妈明天给你买巨无霸!”这样做,将促使孩子过早地贪恋物欲。一旦养成了习惯,没有物质性刺激,孩子就很难接受家长的教导。而且,如果父母向孩子的承诺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兑现,这将大大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刚开始表扬多一点,然后慢慢地减少。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等,起初,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发挥表扬的作用。
★切忌表扬过度。父母表扬孩子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当孩子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时,一定要不吝赞美之词。一个家长说:“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要求特别严。在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几乎从未对我的言行加以赞许。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兴冲冲地回家告诉父亲。哪想到父亲却冷冰冰地对我说,你能在全年级排第几。当时我感到特别伤心,觉得父亲很不近人情。正因为父亲从不表扬我,所以我在20岁之前一直缺乏自信。”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对孩子的表扬太夸张,这将促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对待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中,把握好轻重。
★表扬要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孩子的某些言行得到了父母的认可,父母为了强化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在表扬孩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教导孩子这样做为什么可取?将为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因何而受表扬,即使父母未对其加以表扬,孩子也会自觉地把这种好的言行保持下去。这样做,还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做到:“不管爸爸妈妈表扬与否,我都会这样做!”
关键词:
- 陈家葑幼儿园开展幼儿食物安全演练 2024/11/28
- 小班创意艺术教案《糖霜葫芦》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