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特殊儿童”该如何教育?
当孩子背上书包走进校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头脑中认定的孩子的正常教育范畴就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然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现状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对一个智力正常而行为表现有异的儿童,学校和家长该如何教育?
智力正常而表现有异,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
告上是这样评价的:智力情况良好,学习知识没有困难;只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一定的专注。据学校老师介绍,这个孩子喜欢数学,成绩较好,并逐渐表现出喜欢画画、阅读以及操作计算机等行为。他的父母还清晰地记得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能完整地背下漫画《西游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被学校发现他在日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很让人担心:上课时,他会随便离开座位到处走动,甚至到操场上乱跑;如果他想回答问题而老师没有提问他,他会异常气愤,紧握双拳,使师生备受惊吓;在课堂上他还有时用橡皮泥、石块等打老师;下课后他没有理由、没有征兆地对同学、老师采取一些难以预料的行为,如拦腰抱起、摔在地上,甚至将迎面走来的人绊倒,把在二楼阳台上看上操的老师的腿掀起,要将其从栏杆上顺下去等;如果与同学发生冲突,通常他会用武力解决,且不计后果。
学校请来东北师大的心理学教授张嘉玮对他进行心理诊断,张教授认定其为“情绪冲动”。美国心理学家白狄克对他的认定是“行为障碍”。 面对这样一个品行表现异常的儿童,为了对他进行行为矫治,保证大多数同学的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想尽了一切办法,先后经历了家长陪护、家长陪读、老师陪读、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换班学习等多种方法后,学校于2004年9月末,对他暂时实行了个别教学。 面对孩子不能融入集体,他的父母也颇有微词。在他们眼里,虽然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太好,但也就是“人来疯”、淘气。
校长熊梅说,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摆上日程。对这些特殊儿童该如何界定?他们的医学诊断和心理诊断该由谁来做?谁的诊断更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学校的临床观察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该如何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该如何配合,使得孩子顺利适应集体生活?这不仅是学校教育,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1:46,教育方式如何兼顾
3月16日,当地一家媒体刊发了《9岁小学生被隔离上课》的报道,反映了这名学生家长的强烈愿望——让孩子回到集体。但是第二天,这个班级的16名学生的家长就来到该报社,表达了他们强烈的反对:班级一共有47个学生,不能为了这一个而让46个既受到影响又没有安全保障。
针对纠纷,熊梅说,这已不仅仅是1:46的问题,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教育方式和《教育法》应该如何完善的问题。作为教育学博士、课程学博士后和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熊梅一直所从事的就是基础教育的研究工作,但这个问题却让她感到困惑:《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但教育规律却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当这两者相互矛盾时,我们该如何统一?这名学生家长希望孩子问题在集体教学中得到纠正,要求孩子回到集体,但是其余46名学生家长同样有权要求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和受教育权利,当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又该如何协调?
目标一致却看法各异,家长与学校如何配合
其实,这个学生不是师大附小的第一例。在该校的4年级,曾有一个孩子和他有着类似的经历。那名学生入学时的表现同样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经医生诊断为“兴奋神经强、抑制神经弱”。学校同样对他进行了陪读、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年后,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又重新回到了班集体。
“正因为我们有了成功的案例,所以我们才对这名学生也采取了同样的教育方式。”熊梅对这种教育尝试最大的感触就是,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
对这名学生,学校说他们真是煞费苦心。如今,学校专门为他投入了财力和物力,返聘一位曾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的老教师专职负责他的单独教学。为了有利于他的情绪稳定,学校先后为他调换了三次教室,教室里还专门为他配备了电脑和单人床。 来自家长的心情也很急切。为了教育孩子,母亲曾经辞去工作来陪读,父亲也曾用武力“教训”孩子。个别教学后,家长更是焦急。
如今,这名学生仍然单独授课。学校和家长同样担心——单独授课的教学环境是否会影响社会性?个别教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明确表示,个别教学只是暂时采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学校试图通过渐进式的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办法,最终让他尽快回到集体中去。
这一典型的教育个案,实际上反映了我国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它应该也必须引起关注。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陈家葑幼儿园开展幼儿食物安全演练 2024/11/28
- 小班创意艺术教案《糖霜葫芦》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