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活契机实施科学教育
如何将科学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使幼儿园的课程真正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已经成为幼教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园确定了“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课题,旨在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发现、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经历“生活”,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一、制订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目标
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完善了课程目标体系。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将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世界中,使幼儿在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中发展。
二、追寻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组织策略
教学内容安排由程序化向非程序化演变。过去,教师没有教材就不知道教什么。课程程序化带来的后果是大多数教师满足于“教过了”,而不是“教好了”。《纲要》让我们反思,教师不该带着知识走向幼儿,而应和幼儿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幼儿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在“生活化”思想的影响下,新的科学活动应运而生,如“有用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口袋”“小鸡出壳”“小小挤奶员”等活动都是从生活中寻找的素材。这些内容源于幼儿生活,又高于幼儿生活,使得幼儿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
教学组织由纵向深入向横向拓展演变。学科与学科之间应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要真正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必须以科学领域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领域内容来组织教学。如以“牛”的主题为例,通过参观后,我们生成了系列活动:“学老黄牛走”“勤劳的牛”“小小挤奶员”“皮鞋匠”“牛老大的故事”等。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一切学科的知识都通过幼儿的生活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有机的、生动的、现实的经验体系。
三、采用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形式和方法
生活,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还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育的过程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一观点为我们在实施科学教育生活化过程中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田间小帮手
过去,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仅局限于在幼儿园里,幼儿被动地接受教师精心选择的知识,却无法建构起他们“有意义的学习”。现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直接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幼儿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将科学教育融于生活。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抓住这个季节资源,组织幼儿到田问帮助农民采摘棉花。活动中,幼儿通过看、摸、比较,知道了棉桃的形状,了解了棉花的特征:白白的、软软的、里面有棉籽;成熟的棉花与未成熟的棉花的不同之处;棉花要生长在干燥的田里及采摘棉花的方法,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对田间植物的生长变化产生了兴趣,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并且初步体验了猜想、观察、记录等科学探索的过程。
(二)确定劳动日
我们将每周一、三、五确定为劳动日,分别请中、大班幼儿轮流到厨房帮助摘菜、洗菜、剥毛豆、剪虾须,给种植园地里的蔬菜浇水、松土、锄草、施肥,给饲养角里的小动物喂食、喂水、打扫卫生,等等。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相互作用的机会。
(三)小小调查员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家长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开展了“小小调查员”活动。如:幼儿经常穿一些漂亮且式样新颖的鞋子来园。一天晨间锻炼期间,老师发现有几个幼儿蹲在一边比较、谈论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他们有的说“我的鞋子上有蝴蝶”,有的说“我的鞋子会发光”,还有的说“我穿的皮鞋是我爸爸在上海买的”……突然,有一个幼儿站起来大声说:“我家里还有双会长个子的鞋呢!我妈妈穿上它,个子就长高了!”他们热烈地争论着……在此基础上我们生成了“有趣的鞋子”“家乡的鞋子”等主题活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类型的鞋子以及鞋子产品介绍的有关资料,并将此调查结果布置成鞋子展览会和鞋子产品介绍会。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介绍、相互观察,启发幼儿在对不同类型、式样鞋子的看、摸、玩、穿中感知鞋子的颜色、式样、制作材料及其作用,并体验人们为什么在不同时间、地点、场所、季节穿不同的鞋子,进而引发幼儿设计鞋子,进行鞋子想象创造画,在让他们感知鞋面式样新颖、鞋底花纹美观的同时,感受创造的乐趣。
手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