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大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uicy 感谢 chuicy 上传 0人参与

浅谈大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
大班幼儿对积木游戏越来越感兴趣,这种建构游戏也将作为大班的一个主要的区角游戏让幼儿轮流操作。如何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提高建构水平,这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怎样指导和评价幼儿的建构行为,是大班教师要提前考虑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认识积木游戏中的创作心理,激发幼儿持续酶游戏兴趣
(一)积木游戏中的创作心理
积木游戏是一种结构性游戏,它是以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为基础并与之并行发展起来的。积木游戏的成功开展对幼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需要有一定的“以物代物”的认知能力,要理解积木与其建构物作为“符号”的象征意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两岁幼儿已经开始逐步发展起象征思维,而进入大班的幼儿已初步具备了玩积木游戏的认知能力。
与其他艺术活动相比,积木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它有类似音乐表演和美术创作的心理。游戏中幼儿通过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植被以及人物等,记住了周围事物的形象并形成了丰富的表象,然后运用积木去模仿周围事物或直接表现自己记忆中已有的各种不同表象。
但与美术和音乐活动不同的是,积木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媒介。游戏中,幼儿需要在手部大小肌肉灵活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脑海或现实中的表象,通过选择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质量、颜色的积木,再将它们通过不同方式连接起来,最终整合成自己的积木作品。这些作品不似流动的音乐表演,它是静态的;也不似幼儿平面绘画作品,它是立体的;更不似泥塑作品,它是由固有状态物组合而成的。
(二)丰富幼儿表象经验,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从积木游戏的创作心理看,幼儿乐于建构的是自己记忆清晰的形象或者是已有的比较生动的表象经验。如果幼儿建构缺少新内容、缺乏创造性,幼儿积木游戏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其主要原因还是缺少丰富的表象经验。教师如何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这成了激发幼儿积木游戏兴趣的关键。
1.利用一日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学会观察。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整合各个领域的活动目标,给幼儿一定的观察任务,引导幼儿从事物的造型、结构、数量、用途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另外,对于同一个事物,教师可以让幼儿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去观察,这样既有助于幼儿全面了解事物,也能帮助幼儿更新已有的表象经验,形成新的经验。
2.利用多种形式帮幼儿积累表象经验。
形式一:在选择主题时,让幼儿建构最近画的一幅画或是欣赏过的画或照片。画面的信息是幼儿积木游戏的根据,如此的经验联系,在幼儿看来是新鲜的,但主题却是他们熟悉的。画面和积木是两种不同的操作媒介,一个是平面造型,一个是立体造型,要实现两者的转换,又向幼儿提出了一定的经验挑战,满足了幼儿尝试和挑战的心理需求。形式二:让幼儿学会向同伴学习。教师要有发现的眼光,及时组织幼儿一起观察和学习积木游戏中有创造性的建构,并将其作为榜样,鼓励更多的创新。形式三:通过模仿建构新造型。虽然我们反对幼儿一味地模仿,但只要我们改变模仿物的呈现方式,就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建构能力。比如,当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这时可以呈现模仿物,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模仿物的构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了解幼儿积木建构技能的水平,正确指导积木游戏
(一)熟知幼儿积木建构技能发展规律,正确指导幼儿积木游戏
受幼儿认知能力和小肌肉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积木建构的技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而幼儿积木游戏发展的水平是受制于建构技能水平的。建构技能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建构活动,在这一阶段幼儿只是摆弄积木,只是将积木当做“饼干”等;第二阶段是堆高、平铺和重复,幼儿将积木摆成“火车”,堆成“高楼”并给它们命名,而且一遍遍地重复做这些事情,这是幼儿早期建构活动的突出特征;第三阶段是架空,即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之间,搭成“小桥”“房顶”等,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目测能力;第四阶段是围合,幼儿用至少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使一个空间完全被包围在里面,里面可以放“娃娃”“动物”等;第五阶段是模式,即幼儿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形式的装饰,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关系;第六阶段是表征,幼儿利用建构物开展表征游戏,在建构前就有计划,清楚知道建构什么,并能为之命名;第七阶段是游戏建构,幼儿的建构物成为对现实的建筑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所回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成为表达自我创造想象的手段并服务于幼儿的象征性游戏。
研究表明,每个幼儿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积木游戏,一般都会遵循以上建构技能的发展规律,但对于同一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已有经验不同,有的还处于低水平的摆弄熟悉积木的阶段,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已经能够独立构思和建构积木了。所以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幼儿当前的积木建构技能的水平,以形成正确的评价,这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和前提。 
(二)有效指导幼儿积木建构,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1.合理组织。
合理组织幼儿参与积木游戏,对于促进每个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教师在熟悉每个幼儿建构技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组织策略:一是给处于低水平表现的幼儿更多的游戏机会,让他们在经常的操作中真正开始建构游戏;二是定期地将处于相邻两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安排在一起进行积木游戏,使处于低水平发展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学习,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三是在游戏前了解幼儿各自的建构主题,将建构主题有联系的幼儿安排在一起游戏,使他们由原先独立建构的状态转变为共同合作的游戏,这既有利于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
2.讨论指导。
讨论是指导幼儿积木游戏,提高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主要方式。讨论主要集中于游戏活动前、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三个阶段。
游戏活动前,教师与幼儿的讨论主要以确定游戏主题和激活幼儿的表象经验为主要目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幼儿比较熟悉的或者是近期接触的事物或活动,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建构愿望,组织他们在商量中协调意见、确定主题,如可以选择大班幼儿喜欢的“我的家园”“神秘的城堡”“宇宙飞船”“航空母舰”等。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回忆所要建构物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等),尤其是一些标志性特征,如教堂的尖屋顶、城墙的凹凸线条、宫殿的圆柱,等等。如果有可供参考或直接模拟建构的平面或立体造型,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讨论图形的整体形象以及细节特征。比如,一座建筑物整体是长的还是圆的,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等等,由此激活了幼儿的表象经验。教师在游戏之前还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建构出新的或者与以往不同的造型,以促进积木建构的创新。
游戏中,教师就幼儿积木建构过程中的困难与幼儿及时讨论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幼儿不会建构圆角墙面,教师就可以与其讨论见过的圆角墙面上的砖头的形状以及堆积方式,引导其选择大小、形状适宜的积木进行建构或由教师引发讨论如何有所创新,如何使建构物更加完善。如幼儿在建构“我们的家园”时,往往只有房子和栅栏,此时教师就可以与幼儿讨论自己家院子里还有什么,自己希望在院子里设置些什么,这样既可以丰富建构内容,又可以鼓励创新。
游戏结束后的讨论,主要是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游戏中获得的新经验,或者讨论游戏中发现了但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些讨论必不可少,既能帮助幼儿提升新经验,同时也为下次的积木建构提出了新挑战。
3.操作指导。
操作指导可以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主要是由教师亲自进行积木建构,幼儿观察模仿学习。操作指导要求教师熟悉积木建构的各种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积木建构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完整的或者细节的操作指导。
完整的操作指导适合于刚刚接触积木游戏还处于摆弄积木阶段的幼儿,通过教师操作演示一个完整的积木建构过程,让幼儿了解积木游戏的玩法和相关步骤。
细节的操作指导一般适用于在幼儿出现困难无法解决时或是需要比较高的手眼协调能力才能成功完成的建构。如建筑物中的镂空,它要求在部分堆积好的积木中抽取一块或几块积木。这样的建构对幼儿来说有些困难,很多幼儿想要建构镂空但不知如何操作,还有部分幼儿无法抽取木块,这时教师的操作演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部分细节操作可以帮助幼儿试误,最终获得好的建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幼儿讨论的种种办法建构部分细节,在不断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建构方法。
当然,除了幼儿的表象水平和积木建构技能的发展水平制约了积木游戏能力发展之外,幼儿学习性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会影响到积木游戏的能力。比如幼儿的坚持性、学习的风格、专注程度等也会对游戏的成败或愉快与否产生影响。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准确的辨别能力,并能够从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幼儿积木游戏能力的提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教室安装有色玻璃易患弱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