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也需要“生计教育”
我们的孩子也需要“生计教育”
——读《美国的“生计教育”》有感
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开放的今天依然在一般的家庭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千古流传的传统思想在一时半会之间还不能扭转。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要给孩子最好的;宁愿自己苦点,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犟嘴;……这些思想,在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想来,都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在美国,家长们的思想和做法却与我们截然相反。中国人注重人情、亲情,美国人注重经济、独立。两国家长的做法都出于对孩子本身及其成长的关怀,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家长多了一些专制或溺爱,而美国的家长却多了一份理智,他们的或者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和现实。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例:有一名中学生参加夏令营,早餐吃煮鸡蛋居然不知道壳从哪儿剥起,因为鸡蛋上没有缝。这是一个家长包办代替的典型事例,试想,只要家长在他面前教过一次,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发生。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个孩子在上学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妈妈病了,可在她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还躺在床上时,竟冷漠地说:“你怎么还躺着?饭也不做,我快饿死了!” 这位妈妈亲自痛心地向别人诉说了这件事情,并问:“我对她那么好,什么都依着她、想着她,她竟然这样对我?”我觉得这会妈妈更应该好好地自己反思一下,自己为孩子付出得是否太多、太盲目了。这样,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孩子。孩子不能从妈妈的溺爱中知道自己的责任,反而觉得家长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家长的能力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表现出对家长的失望和冷漠。
其实,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造成问题的种种原因还在于家长自己。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出现。有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喜欢看电视,一坐就是几小时;我的孩子不吃饭,专吃零食,怎么办?归根结底,问题还在于家长自己。如果一开始,就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会这样吗?如果家长坚持自己的做法,不买零食,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吃饭。
说这些,并不是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都不好,而是觉得我们的家长应该在爱孩子的基础上,学一学美国人,心肠“硬”一点,多一些“生计教育”。就像鹰在教它们的孩子时那样,勇敢、坚定地把孩子推出去,让孩子在我们的注视下展翅自由地飞翔。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