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的大脑才聪明
这年头,大家都知道“野味”比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东西更健康、更美味。其实,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也一样,让孩子自由地接触感受这个世界,比一开始就用各种知识去填鸭要“营养”得多。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这让早教的效果看上去很美。但早期发展好比一盘围棋,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强化,或许能够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然而圈地的同时,却可能迷失了天下大势——大脑在定向教育下沦为复读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想,不知道接下来该想什么。
凭借精美的画面和对数字、形状和语言等概念系统教学的设计,《小小爱因斯坦:语言育婴室》视频产品一度占据了美国婴幼儿多媒体市场90%的份额,平均下来,每三个6个月到2岁大的美国孩子,手头都至少有一张《小小爱因斯坦》。
同样,《小小爱因斯坦》在中国市场也大受欢迎。“学习语言要趁早”成为众多早教中心的口号,幼教视频便是其代表性产品。
然而,就在2009年下半年,迪斯尼公司宣布对旗下的《小小爱因斯坦》产品实行退款计划。之前迪斯尼公司已删除了营销中对“教育价值”的宣传。
早在2007年底,科学界就对早教视频产品发出了质疑:“幼教视频有可能妨碍而非协助婴儿的语言发展。”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称:“婴儿观看幼教DVD的时间越长,语言技能发展得越慢。在接受婴儿行为发展量表(CDI)测试时,每天看一个小时DVD的幼儿,比那些不看DVD的同龄人,要少掌握6~8个词汇。”
有趣的是,在1997年3月《小小爱因斯坦》的首次发布会上,同样冠以科学的名义,说法却大相径庭:“研究显示,脑细胞不用的话,就可能死去。《小小爱因斯坦》让幼儿接触到7种语言的音素,从而大大提高脑容量。”
在婴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幼教DVD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引路人还是拦路虎?哪种说法更科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聪明的大脑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聪明的大脑长什么样?
表面凹凸不平的大脑皮层中居住着神经元细胞体,神经元细胞之间由神经纤维联结成复杂的网络,神经纤维好比传输信息的电缆,总长能有上百万公里。一个神经元可以接受来自上千个细胞的信号,联结越多意味着信息越丰富。可以说,大脑并不是一件目标物,而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整合得越有效,大脑反应就越灵敏。这个过程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就像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局部的打磨远没有整体的架构来得重要。
脑细胞多少和聪明无关
“脑细胞不用就会死亡!”这一说法确实让人恐慌。不过,别紧张,即使你每天损失50万个脑细胞,而没有新的脑细胞补充进来,要完全地丧失心智,也需要花费好几个世纪。
这句话的“吓人”之处在于传递了这样一个意思:那些不使用的脑区会慢慢变成无法耕种的劣质土壤,慢慢地,脑子可用的区域就越来越少了,于是人就越来越笨了。所以,不管种上的庄稼有用没用,先把地方占了再说。
但事实上,根据科学家对爱因斯坦及其他一些杰出人物的大脑标本的研究,不论是大体形态或是神经细胞的数量,都“与普通人的大脑没有什么区别”。爱因斯坦的大脑重为1230克,在同样70多岁的男性中,属于偏低的数值。进一步的研究纷纷指向爱因斯坦大脑中一些神经联结密集的区域,比如主管空间认知和抽象能力的顶叶区。
由此看来,天才的奥秘并不在于阻止部分脑细胞的自主死亡,而是和某部分脑神经的联结的强化有关。
“自由”是天赐的礼物
随着我们认知学习和感觉的发展,神经元之间的一些联结得到强化,同时废弃那些数以亿计的无用联结,这样才使大脑工作得更有效。这个选择的过程,从一出生起就开始了,那么,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谁来决定哪些神经元、哪些联结通路被保留下来呢?
在地球上所有物种当中,人类的大脑中不确定的区域面积最大,这不是造物主的疏忽,而恰恰是其高明之处:人类的大脑可塑性最强,反映了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同时意味着发展上无穷的可能性。
而大脑发育的初期无疑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时,儿童对周遭的环境,包括语言、感觉、材料、细节乃至秩序,都具备独特的敏感性和感受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激活各个区域和联结通路,让大脑一开始就锻炼出高度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就像做城市规划那样,先来一个全盘的、高瞻远瞩的合理布局,日后,再去精细化局部。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早教方法应该是: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鼓励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强化感受到的经验,从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经验产生丰富的认识。
圈地容易造势难
但现在很多早教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过多过早地灌输各种概念和知识,通过死记硬背、人为地强化某些刺激,这些刺激固然是激活了大脑中一些区域,而这些区域之间的联结通路却是断开的,或者是单一的——这实际上破坏了大脑的主动学习过程,只求获得正确答案的、灌输式的学习和标准化的测验,对于培养出一个聪明的、适应性强的大脑来说是不足取的。
“让一组成人列举纸张和布匹之间的差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一上来就使用一堆概念性的词语,而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曾清楚了解过这些概念。”斯坦福大学艺术学系教授丹尼尔·曼德尔洛维兹在《孩子们是艺术家》一书中说:“即便是四岁大的孩子都能够意识到材料的特点:纸张可以折叠和撕开;布匹则呈现褶皱,很难被撕开。在儿童时期越是充分地认识和感受周围的世界,对于长大以后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作了越充分的准备。”
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这让早教的效果看上去很美。但早期发展好比一盘围棋,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强化,或许能够占据大脑的一席之地。然而圈地的同时,却可能迷失了天下大势——大脑在定向教育下沦为复读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想,不知道接下来该想什么。
因此,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明确反对让幼儿死记《三字经》,她说,“5岁之前的孩童,并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与长期记忆能力,此时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灌输,不仅无法对幼儿起到积极影响,反而会影响到未来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母语是怎样炼成的?
令人困惑的是,《小小爱因斯坦》利用幼儿喜爱的各种元素,能够充分激发起幼儿观赏的兴趣,怎么会起不到学习语言的效果呢?
首先,光让孩子听到某种语言是不够的。
在华盛顿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库尔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中,一到两岁的美国宝宝们多次观看中文对白的录像,结果发现,婴幼儿的大脑对于中文语言一丁点儿也没吸收。对婴幼儿来说,录像中的语音和图像并不能直接关联,于是旁白成为无意义的噪音,只会干扰信息的接收。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美国宝宝的大脑不接收普通话的语音?库尔让中国研究生和美国宝宝们一起玩游戏,游戏过程中对他们说中文,每周三次,每次游戏持续20分钟。仅仅一个月,这些美国宝宝对普通话语音的识别,已经和土生土长的中国宝宝没什么区别了。
库尔对此解释说,看到说话者的唇形,对牙牙学语非常有帮助。因为看着对方说话,相当于将音量增大20个分贝。更重要的是,幼儿只有从一个真实、互动的老师那里,才能学到语言。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正起作用的信息流动方向恰恰与人们事先假定的相反。父母的核心任务不是将语言信息灌输到幼儿耳中,而是留意幼儿——从他的口中、眼中和动作中——传递了什么信息过来,并且及时做出反应。
不可否认,丰富的语言环境,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而儿童在探索环境过程中,只有作为主动的学习者,把语言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够通过语言去思考,去交流,这门语言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母语。
0至6岁培养的重点是社会情绪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6岁以前形成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孩子是不是内向,有没有同情心等。一个人成年以后不加控制的性格,大部分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历经苦难却愈加坚强,他们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来没有想过寻死觅活;相反,另外一些人却非常脆弱,他们经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自寻短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答案就是6岁之前的教育。因为人的忍耐力在0~6岁就基本定型了,就是说一个人是不是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取决于6岁以前。所以,在早期教育阶段,塑造孩子坚强乐观的正面性格比灌输知识重要得多。
2007年,美国就有47个州对3至6岁儿童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规定。47个州的规定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摒弃了对这一年龄段儿童的知识教学。美国专家一致认为,在那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培养社会情绪能力,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品质和合作精神,这些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标准。但并不是每一个早教中心都知道这些理论,所以家长在选择早教中心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