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教学:引导孩子在操作中主动探疑
这一程序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幼儿质疑—探索的操作方式。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通过提炼、归类提供的有价值的问题,主动操作探索,辩明是非,真正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幼儿领悟道理,初步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Nelsonzhich指出:“儿童得到的真实世界知识几乎全都来自他的直接经验所作的解析,而非来自其他的渠道。”教师如果直接告知幼儿问题的答案、纠正幼儿的错误或是代替幼儿解决问题,容易使幼儿疏于思考,失去探索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引导,从以下几方面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探索条件,帮助幼儿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善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1)提供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
材料是幼儿探索活动的必需品,适当、合理的材料有利于幼儿探索。例如:在探索“物体是怎样移动的”问题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纸片、皮球、积木、铁块等材料,当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再次向幼儿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使桌上的东西动起来?”时,有的幼儿用嘴吹、有的幼儿拍桌子;有的用手推、有的借物推,每个幼儿都想出好几种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2)将错误作契机,引导幼儿探索
当幼儿在探索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做出发展性反应,帮助幼儿生成新的探索活动,而不直接纠错,促使幼儿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燃烧的蜡烛”活动中,幼儿说:“老师,我的蜡烛滴水了。”此时老师取水让幼儿观察水与油的不同,通过新一轮的探索,使幼儿解决了“蜡烛滴下的是不是水?”的问题,并通过对比研究水和冰的特点,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3)帮助在探索受阻时,推动幼儿探索
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困惑或受阻,屡屡遭挫后,幼儿会终止或放弃探索,从而降低幼儿探索质疑的兴趣和自信,教师必须把握时机,给幼儿予适当的帮助,以促进幼儿探索的顺利进行。例如,家乡的小河活动中,幼儿发现用黄沙筑城的小河无法蓄水,为什么呢?幼儿多次探索无果时,教师及时介入,帮助幼儿敢于讨论,并提供了泥土等辅助物品,鼓励幼儿进行不同的蓄水实验比较,通过二次探索,幼儿思维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将泥土等辅助物涂于河床面即可蓄水。问题解决了,幼儿的小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微笑。
手工材料
关键词:方案
- 方案设计需注重细节问题 2012/11/26
- 大班组看大桥社区活动方案 2011/04/23
- 方案教学工作计划 2007/11/02
- 方案教学--教学幼儿心灵之旅 2007/11/0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