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同居地球村,人兽相煎何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人类原本是自然界的产物,然而伴随着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似乎渐渐与自然界形成了势不两立的敌对态度,人类开荒种田,移山填海,追杀百兽……当人们毁坏了大量森林,猎杀了众多野生动物并钻进繁华的城市之时才忽然发现,自然界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报复制裁着孤独的人类。气候的变化、水土的流失、物种的灭绝……到了这时,我们仿佛才有所清醒:地球上绝不能单单剩下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园里的不幸
    百草丰茂,鲜花盛开的季节,当年轻的父母们带着孩子去逛动物园时,望着笼中的各种禽兽,是否会告诉孩子们,这些动物并非只是供人们取乐的玩物和猎取的对象,它们更应该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遗憾的是,在动物园里是这样的场面屡见不鲜,人们无所顾忌向猴群投掷果皮、花生壳甚至垃圾,其它动物遭受同样待遇,动物园流行着“星期一疾病”的说法,只要周末一过,许多动物就要生病,这些疾病与游客的不良行为有关,动物园本该是唤起孩子们爱动物,爱自然的博爱之心的场所,可他们从大人那里究竟学到了什么?
    更有甚者对园中动物虐待之极,人类充当杀戳动物元凶的历史不该在我们的子孙身上延续,人类对异类的征服欲在动物园里可见一斑,与动物、自然界和谐相处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动物园本身已是动物最不自然的生存状态,动物们失去自由所换取的唯一或许是求得生命的保证,但这种保证在人类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
    野生动物险象还生
    如果说动物园人工饲养的动物仍逃不过人为造成的厄运,那么野生动物的命运更加险象还生。
    联合国环境署的一次统计资料表明:地球上的物种种类由于人为的掠夺开发急剧减少,1900~2020年内,全世界约有5%~15%的物种灭绝,即现在每天正消失的40~140个物种。
    动物在与人类的较量中显得势单力薄,它们单纯的天性远远不能预料人的贪婪和欲望是多么的残忍和邪恶。养鸟者,以爱鸟自居,美其名曰“鸟文化”,在这种“鸟文化”传播之下,每年要有100万只以上野生鸟类惨遭捕杀,因为“爱鸟”而捕杀鸟的方式,无疑给已经衰竭的鸟类资源雪上加霜,其中不乏牟暴利者。
    由此及彼,其它野生动物的命运可想而知,真正做到“还鸟于蓝天”之类的活动,仍有待时间。
    请君嘴下留情
     要我们的保护,就是30年前,野兔几乎随处可见。可今天,有极强繁殖能力的野兔也变成了无处栖身的可怜动物,它们的身影已愈难以觅见。
    尽管吃喝不过是人类琐事,但毫无顾忌地只顾人类自己的大饱口福,我们将面临“吃了今天没有明天”的自杀绝境,人类的生存,需要生物的多样化,如呆地球上没有了老虎,没了大熊猫,没了野兔……人类是否也窥见到了自己的结局?
    人类的从未像今天这样理智地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美国某个动物保护组织号召孩子们“吃你的蔬菜,别吃你的动物”,“嘴下留情”。不仅成为世界上许多动物保护组织的行动目标,甚至也成为关乎国家,世界的大事。韩国在争取2000年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权之时,就因为该国有食狗肉的习俗而受到法国环境主义者抗议。
    同居地球,相煎何争?大自然的法则是无情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今天首当其冲的是野生动物的灭绝和植物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殃及人类自身的大灾难。反观我们自己,是否在准备着捕猎下一只被保护的动物:是否在吞食着野生动物?是否做着口是心非的“爱鸟人”?是否在动物园里以戏弄鸟兽取乐?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对付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野生动物,地球村——我们人类与野生动物能共有家园,就会变得更加温馨和美好。
    同时,我们要做好挽救野生动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今后让野生动物有良好发展的态势。主要措施有四:一是依法治理、严厉打击;二是提高全民素质,使人人认识到其重要性;三是科技力量参与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利用克隆等先进技术抢救濒临动物;四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让我们携手共同保护地球村!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地球村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