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拉近距离,做孩子的好朋友——浅析师幼间的情感交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的任务不能光停留在上好一节课、开展好一个活动,还要适时的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使自己能够更加走近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情感,成为幼儿真正的朋友。《纲要》中还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信赖感、安全感,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那么,如何和孩子拉近距离,做孩子的好伙伴呢?
一、蹲一蹲,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与孩子平视,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其实,“蹲下来”不只是身体上简单的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身体蹲下来的同时,思想观念同样要“蹲下来”,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状态,与幼儿的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相处融洽,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和自己一起玩,一起成长。
我班的龚润周是个不稳定的外倾型儿童,常常表现出易怒、不安宁等行为特征。稍不称心就要大发脾气,吓得班内的幼儿都不愿与他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我设法主动与他多接触,多交谈,了解、观察他的兴趣点,发现他的长处,在适合他的活动中充分展示他的能力,让他有表现自己,被同伴了解的机会。记得有一次吃点心——南瓜粥,他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换作平时我肯定是对他提出一些批评意见,然后再命令吃掉。但是那次我并没有这么做,我把他叫到我的身边,询问了他不吃的原因,发现他并不是真的不想吃,于是我就一口一口地喂他,边喂边与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当时他对我说了一句:“老师,我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喂过我。”听了这句话,我马上和配班老师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都忙于工作,除了平时给他吃饱穿暖,就不再关注孩子的任何需要。像这些双职工的现象,在我们农村比比皆是,他们往往为了工作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从龚润周的话语中我感觉这个孩子如今更需要我们老师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其实每个孩子都喜欢老师去亲近他们、关心他们。针对这些情况,我平时就随时的关注了他。清晨,当我“蹲下身子”微笑地对他说“早上好”时;当他不愿进教室时,“蹲下来”关心地询问原因时;当他兴奋地向你讲述他认为新奇其实很平常的事情的时候,“蹲下来”以专注的神情去聆听时……这些举动深深地影响了他。
在我的精心关怀下,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期望,从此他逐渐地开始接纳了老师,以前地一些不良行为也慢慢地克服了。原来疏远他的孩子们在我的榜样作用的引导下,也开始和他重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某天早操,龚润周在我的迎接下,从口袋中掏出两块巧克力,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请你吃巧克力。”多么朴实地举动、简洁地话语啊!我一下子抱住了他……
是啊!教师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呢?有许多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也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做教师的有变换角色的意识,抛弃自己的偏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
二、拉拉手,做孩子的好朋友。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幼儿避开老师,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和幼儿之间还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对老师还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因此,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孩子进行对话,要与孩子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成为你的好朋友。
刚开始接班时,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亲近老师,甚至有些孩子不愿意来上学。如顾庭瑄总是拉住妈妈的衣服不愿意松手;王水清的眼神始终不敢望着老师;徐绍庭胆子很小,叫他回答问题,声音总是低低的……,看着孩子的举动,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在活动中,教师以亲切、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比如顾庭瑄这个孩子,刚刚来园,就拉住妈妈地衣服,哭闹着不肯让妈妈走,要让妈妈来陪她。如何让孩子喜欢来园,喜欢我们老师呢?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这个孩子的个性:发现她喜欢老师主动地与她交流,如果哪一天早晨我没有和她打招呼,她就出现哭闹现象。针对这种个性,平时我时常无意地拉着她的手和她拉家常,聊聊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早晨来园时,我也总是给予她一个温馨的微笑;表扬时我也会用一个手势去激励她继续努力……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让顾庭瑄小朋友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在评价活动中,我也常常采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表扬,譬如:“你做的真不错”、“你真行”、“大家来看看,顾庭瑄小朋友做的真好”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觉得顾庭瑄在轻松、愉快、良好的环境下,常常表露出来一种积极、主动的情绪,从她每天都高兴上学的表情上看出,上幼儿园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和老师交朋友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五彩节——童话剧表演中,顾庭瑄成功地扮演了鸭妈妈这个角色,每个观众都给予了她高度地评价。
拉拉手,和老师做朋友,是幼儿最渴求的心理需求,是孩子渴望母爱情结的自然延伸,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关注每一位幼儿,细心观察,敏感领悟到每一位幼儿的需要,发现幼儿由于胆怯不敢参与活动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行动上和言语上的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克服胆怯的心理。
三、学一学,做孩子的促进者。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跟小孩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困难,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是啊!要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去,去读懂每一个孩子。在幼儿自主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指导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欣赏者。
例如:在“小小建筑师”建构游戏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层次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楼房、大树、桌椅、路灯、草坪等投放到建筑区进行搭建活动。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华夏飞在草坪下垫了许多层积木形成了一个斜坡,他还把一辆小汽车放在草坪的高处往下开。活动讲评时,我请他讲讲为什么要把草坪建成斜坡?华夏飞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草坪是斜的,下雨时雨水从上面流下来,草坪可以快一点干,小朋友就又可以玩了。这是我听爸爸说的。江阴公园里的草坪就是这样的。”听了华夏飞的回答,许多孩子一下子象打开了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汽车在草坪上开,会把草坪压坏吗?”“有些草坪是进口的外国草做的,不能在上面玩,只能看。现在我们中国正在研究一种不怕人在上面玩的草坪,我搭的就是的。它不怕汽车压。”……瞧,这就是孩子们的回答,多么纯真,多么富有创造性啊。
通过这件事例,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幼儿的求知欲才能得以激发,思维才能任意驰骋,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而教师所能做到的,就是给孩子提供充分、安全的探究空间,放手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同时,孩子们在建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来自幼儿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设想不够完美,也要让幼儿有尝试、验证的机会,幼儿自己会根据活动情况进行调整、修正。教师还要有一颗鼓励孩子的心,在他们失败后,提出中肯的意见,启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探究,直至规则建立成功。
做孩子的朋友,我很快乐。如今我班地孩子们慢慢地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一点小事就要与我分享。有时孩子们常常会走到我跟前给我按摩,还对我说:“老师,我给你倒杯水吧”。秋游时,当我拉着他们的手时,他们感动地对我说:“老师象我妈妈了”。当我讲到“大象哥哥成了幼儿园中最受欢迎的老师”时,不经意地听见了“老师,你也是幼儿园中最受欢迎的老师”……那时,我的心中被一股甜蜜和快乐包围着。因为,我们希望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平等融洽的师幼关系吗?
我将孩子当成朋友,孩子们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大朋友。
手工材料
关键词:情感
- 情感教育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2013/02/24
- 情感智慧 2013/02/24
- 幼儿情感教育中积极性评价的思考 2013/06/29
- 谈2—3岁幼儿情感的培养策略 2013/02/02
-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2013/01/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