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成为习惯——读《让案例研究与教师切实互动》有感
我们教师常会对教育实践中的事件进行记录,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就是写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对事件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认识、改进教育方法,实现工作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案例研究。目前我们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这种研究方式很适合我们一线的教师,它带给我们至少有以下三大作用:
1.案例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教师观念向行为的转变。
教师对开展案例研究前后作了对比,现在通过写案例,自己要去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去,而不是就理论学理论。
2.案例研究帮助教师认识自身的观念,促使其不断调整教育行为。
原来总感觉观念大,行为小,现在了解到观念是渗透在每个事件中的。每位教师在写案例时,将事件和观念对照时,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行为,而观念变得看得清、摸得着了。写案例或讲述故事,的确是教师认识自己和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实践表明,教师有了工作的自觉性、能主动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其它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同是他们也尝到了参与案例研究的甜头,反思已逐渐成为一些教师的生活方式。
3.案例研究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
案例研究促使教师理论联系实践进行价值澄清,通过这个过程,教师的观念逐渐明晰、内化,并能指导自身的行为,通过一些交流和讨论,也让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读了这篇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张燕老师的文章,我深有感触,对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叙事的撰写深有体会。经过这一年来的教育案例的研究和教育故事的撰写,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让思考成为习惯。以前我们写文章,只会东拼西凑,只是完成任务,现在写进行了案例研究后,我们能从一件很小的事进行反思,会对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我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呢?对于一些好的现象也会自然而然得反思,我做了什么,会出现这样好的效果呢?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吗?然后我试着去尝试,再去用实践来检验,最后在一次次的调整中我能得到自己的一些属于我自己的宝贵的经验,这种经验是直接的、深刻的,比起书上看来的大道理要实用的多,然后我会在工作中兴奋地将我的“重大发现”与我的同伴们分享。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如何将教育叙事写得更生动、分析得更透彻一些,这同样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要加强学习,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这种研究,让我不断地养成了反思的习惯,让我学会了思考,做每一件事总是先想一想应该怎么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在头脑中有一个预期的效果,然后再采取行动,在行动过后再来反思,总结自己的这件事做得如何,还有哪些环节需要调整的?通过对自己工作的经常性反思,理论和实践的对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反思、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手工材料
关键词:思考
- 思考与实践---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帮助新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014/12/11
- 从讲故事中培养幼儿积极思考的习惯 2013/04/21
-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实践 2012/11/12
- 思考四个问题 搞好家庭教育 2012/11/07
- 静听花开 领略精彩——由三则语言活动引发的思考 2012/03/17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