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i 感谢 mi 上传 0人参与

    一、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已经成为历史,新的纪元已经开始。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被托夫勒称之为人“脑的延长”的计算机,作为处理,存储信息的基本手段,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计算机的学习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中小学都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同时,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机构,作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的响应者,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计算机教育。最早是一些一级一类的公立幼儿园购置了第一批8086型计算机,建成了自己的计算机机房;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购置计算机,响应时代和家长的要求,开展幼儿计算机教育。 

      二、计算机在幼儿园中的独特优势 
    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幼儿园的应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将声音、图形、动画、数字电影有机结合起来,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将其多种感官调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尝试精神: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由发挥,不断创新。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整体性、互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克服了其他教学手段中死板的“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多媒体教学中将知识完整结合起来,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学习,在游玩中掌握了知识。 
  (四)有利于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由于多感官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调皮的孩子,能很快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有利于抽象事物的形象化,解决其他媒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抽象的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形象化、拟人化、儿童化,通过一个个故事分步讲解、演示,幼儿很快就能理解。 
      我们来举个例子: 
      我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双鞋子》里设计了一个版块,让幼儿拖动鼠标对鞋子进行四季的分类,孩子很有兴趣,这也是本课件的一大亮点,另外,我还将有关鞋子的网站链接到课件上,让幼儿在上课前自己进入网站浏览有关鞋子的图片,增加对鞋子的认识,为活动做好了准备。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操作鼠标为图片上色;把准备好的一些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计算等活动。这样就使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 
        三、为什么要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把幼儿教学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在这5个领域的划分明显的用意就是强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推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也是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方面二者不谋而合。 
       虽然每个学习领域都肯定会涉及到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但因各学习领域知识点不同,幼儿的活动、学习方法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多元智能的侧重方面也会不同。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它追求的是全方位的高质量和平等的教育。这个理论不是目标,而是帮助教育工作者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这个理论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方法论。 
       看到这显然看不出计算机为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有什么关系,哪我们接着往下看。哪我们要从《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寻找答案: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从表现形式上看.幼儿同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上课(教育活动)。计算机整合于课程,是指要将计算机融合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和教育活动中,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其中关键是使计算机成为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2] 
        赫格伦德指出:“要想让计算机影响儿童的学习,并让儿童从中受益,计算机活动就需要与儿童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只有当计算机融入课程时,儿童才能在理解概念、抽象思维、口语交际和问题解决等方面获得发展”。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基本用途,一般认为可分为三种:学习对象、教学工具和学习丁具。园对于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计算机,也经历了从“学习计算机”到“用计算机学习”的一个基本变化过程。 
“学习计算机”是指将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儿童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操作常识、计算机语言等。在计算机刚刚进入教育的视野时,学习计算机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当时,人们将计算机作为一种需要专门学习的高深的知识与技术,凶此,主张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计算机课程,幼儿园也出现了旨在使幼儿认识计算机部件、学习操作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语言的做法。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特定时期的计算机知识具有很高的淘汰率,对于幼儿来说,这种专门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值得怀疑;而且,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通人都能使用的新的媒介和工具,有着传统的媒介与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使得计算机实现了从“知识”到“工具”的转变。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不再片面强调对计算机本身的学习,而是强调“用计算机学习”,即利用这一新鲜媒介与技术,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经验,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将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将计算机使用的出发点由计算机本身转向课程,从而利用计算机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四、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可以作为一种媒体,一种工具,就如同蜡笔、水彩笔、木块和我们为幼儿提供的其它材料。计算机不会比一些其它教育方式令幼儿学会更多,孩子们的活动要受到他们能进行的操作和实践限制。在有教师参与的小组中的学习与单独运用计算机进行活动同样有效。那花费大量经费和精力把计算机纳入早期幼儿课程是否值得?实验证明使用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式。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计算机可以推动并促进幼儿学习。它可以使幼儿的思维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如LOGO语言有帮于幼儿进行发散思维与反省思维。 
计算机无法用好和坏来评价,计算机对幼儿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取决于怎样使用它。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幼儿实际作出明智选择。下面对如何在幼儿园中正确使用计算机提出了一些建议。 
1.不要把计算机用作提高幼儿学业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把计算机看作一种辅助性的媒体资源,可以丰富而不是取代其它媒体资源。计算机更多的是一种表征形式而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要使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清楚,计算机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训练和操作程序不利于情感发展,计算机不能代替幼儿所有的其它活动,所以集体的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忽略户外活动,经常组织幼儿参加郊游、钓鱼、饲养小动物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3.使幼儿自由地而非强制性地接触计算机。在活动中,那些有能力、有兴趣的孩子可以使用计算机,如果有的幼儿不喜欢,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计算机毕竟只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不是一项必须学习的内容,应该让幼儿对其感兴趣,而不是强迫幼儿学会操作。 
4.保证每一幼儿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所有的孩子,不论贫富,不分男女,均有平等的接触机会。否则,胆怯的幼儿会退缩,而让侵犯性强的幼儿霸占。可以为幼儿排秩序,保证任一幼儿如果愿意,就有上机的时间,给每一幼儿以平等的机会。计算机不应放在实验室中,而应在每个教室中,当孩子需要时可随便使用。 
5.除使用仅供训练与操作的软件,教师应能够选择可以整合入课程并允许探究、发现和创造的软件。如美国的幼儿园助动系列软件,围绕幼儿园课程,以游戏的形式,配合动画和音乐,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技能训练活动。每一活动都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探索、发现。例如把学习时间设计为捉迷藏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伴着音乐同一只白鼠“捉迷藏”。当音乐消失时,会留下一些声音线索,提示孩子们如何寻找仓鼠。孩子们需要根据提示拨动钟表的指针,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学习时间的绝好机会,同时发展了幼儿探索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6.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最先进的设备以与技术的飞速变化相适应。不要用一些淘汰的、过时的程序和软件。 
7.鼓励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教师自身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熟悉一些软件的使用,最好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一些课件。只有教师能力发展了,才能给予幼儿适当的、充分的指导。 

前文已经谈到,将计算机整合于课程,是要将计算机融合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和教育活动中,并使计算机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整合的关键是使计算机成为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整合的基本原则是:“计算机应当以辅助而不是以搅乱或替代现有资源的方式被利用”。阎由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计算机进入活动室,形成计算机活动区,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学习材料或工具,要使幼儿熟悉并能充分利用,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方便可及。计算机也不例外。前面已经谈到将计算机单独放在机房的做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作为整合的第一步,就必须使计算机进入教室,让计算机像其他活动区的材料一样,成为幼儿自由游戏与活动的工具。 
计算机活动区应该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计算机活动区一方面使其他幼儿能观察到正在操作计算机的幼儿的活动,使他们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另一方面,便于计算机活动区与其他活动区的联系,如:可以为餐厅设计招牌,为服装厂提供设计小样,为表演区提供道具等。如果将计算机独立于其他区域,就会有“将计算机变为第二个学习中心的危险”。 
在物理安排上,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电源要隐蔽,不容易为幼儿所接触到;其次,要避免光线直射,否则会影响监视器的效果,对幼儿的眼睛产生伤害;此外,尽量远离磁场和热源,以免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当然,计算机刚刚进入活动室时,作为一种新异刺激,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操作兴趣,而现实又不可能同时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作为教师,应有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开展《有趣的电脑》主题活动,将电脑进入班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契机,将如何安全使用电脑、操作电脑时与同伴的合作、谦让、如何计划自己玩电脑的时间等内容涵盖其中。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电脑的热情也会逐渐降低,会将电脑视为活动区的其他材料一样。但是,在电脑进入活动室的最初的一段时间,是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观察和指导的。 
(二)从课程到软件:选择适宜的软件来丰富课程内容、教育活动或概念  
计算机软件与其他学习媒介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鲜艳的色彩、活泼的形象、连续的动画能逼真地再现某些事件的过程,为儿童学习提供了另一种方法与途径;而且,一些发展适应性软件能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自动地调整所提供的操作内容的难度,本身具有支架儿童学习的作用,也便于幼儿个别化学习?因此,在进行一项项目活动,或者是进行某一领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该主题相关的软件供幼儿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加深幼儿对概念的理解。 
某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在认识新北京的活动中.对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空间方位、比例尺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产生了为自己的幼儿同画示意图的想法。那么,怎样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地图与实景的关系呢?这时,教师想到了EDMARK“朱迪时空屋”教育软件中的“沙箱游戏”。由于软件直观地将地图与实景对应呈现出来,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幼儿以自由探索的空间,使幼儿能在软件探索中,尝试怎样操作更有效、准确地表现物体的位置,体验实物与地图的联系,并且能更深刻地理解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于是,在探索软件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始了有关“地图”的一系列的活动。如在教室中创设了一个沙箱游戏区,作为活动室的模型,探索如何在沙箱中对活动室各区的位置做好标记;有的幼儿则进行“平面示意图”的探索,在纸上画出活动室的示意图,进而画出幼儿园的示意图,并表明自己的家和幼儿同的相对位置等。这样,幼儿通过探索计算机软件,理解了示意图的含义,深化了对空间概念和空间关系的理解,推动了主题学习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三)从软件到课程: 
利用常规的活动材料、教学方式对适宜的软件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 许多发展适宜性软件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学习主题,涉及面很广。幼儿在操作软件的过程中就会获得相关的概念和经验,而且可能从中生成一些可以进行更深入探究的主题。如果能引导幼儿利用一些常规的活动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将有助于使这一主题更为深入和扩展,为幼儿带来许多利用计算机不能获得的动手、动脑和表现的机会。 
有一些软件,如EDMARK教育软件“塞米科学屋”软件中的“橡树池塘”是幼儿喜爱操作、探索的活动之一。在这里,幼儿能较直观地观察到动物、植物以及整个生物环境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变化。随着对伴随着声音效果的各种直观可见的变化的认识,幼儿对生物环境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不同兴趣,从不同的角度生成不同的探索主题。如:对树的特性的探究,包括通过种植、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树的生长,了解树的种类,树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等;也可以生成“我们周围的生物”,寻找、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的特征,包括寻找春天,制作“田园手册”,做动植物生长记录等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记录。用这样由计算机软件内容生发出一系列的活动,成为了幼儿一个个有意义的探究主题。 
从课程到软件、从软件到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与课程整合的两种,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教师具有整合的意识,认真地分析计算机软件、常规教育活动各自的优缺点,在具体活动中扬长补短,就能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和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  
计算机本身是一种媒介,是多种技术的混合体,计算机为儿童创造了一种通过多种信号系统反映他们自身经验和思想的表征手段。比如:用打印机打印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为活动区设计、打印标志;在班级组织春游之际,教师利用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将春游中的一些典型环节动态地再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和教师都会深刻地意识到,计算机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手段,已经成为他们工作和学习的伙伴,而不再是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存在。 

       五、课程整合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以上从课程整合的思想出发,简要论述了几点有关计算机整合于课程的方法,从中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有几方面内容是影响课程整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教师本身的计算机基础、软件的特性。 
      (一)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基础对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概括说来,教师的计算机基础包括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什么教师的计算机基础会影响计算机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呢?首先,它影响着教师运用计算机的热情和自信;其次,影响着教师的有效决策;第三,作为团体的一部分,影响着教师与教师团队中的其他人的分享思想,共同解决问题;第四,教师在对计算机的探索中获得的乐趣,也会影响他对幼儿的有效引导。 
因此,幼儿园应该为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的培养提供技术和精神上的支持。当然,对教师计算机基础的要求并不是像要求专业的计算机工作人员一样,只是要求教师具备一些基本技能和态度,在与幼儿一起探索的过程中,相信教师也会获得相应的乐趣、相应的能力。 
       (二)软件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软件在计算机整合于课程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更多是通过教师所选择的适宜的软件来决定的,软件是计算机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一个中介环节。因此,在利用软件、进行课程整合之前,教师要做的一个主要决策是软件的选择,对已有的软件进行评价,再介绍到幼儿的活动中。 
       那么,什么样的软件是发展适宜性的软件,或者说是适合于幼儿使用的软件呢?1986年全美幼教协会(NAEYC)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了选择4-5岁儿童发展适宜性软件的十条指导思想。1988年,美国幼儿教育软件评估专家Haugland和Shad。在全美幼教协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Haugland/Shade发展性软件标准,该标准从儿童、教师、技术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的十条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这十条标准具体包括:1.年龄适宜性;2.儿童的可控性;3.清晰的指导;4.具有复杂性的延伸;5.独立性;6.无暴力性;7.过程导向;8.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9.有良好的技术特征;10.变换性。 
此外,在软件选择过程中,教师除了根据一些软件评价标准来选择软件之外,还应该结合班级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要求来有效选择适宜的软件。 

       六、计算机教育在幼儿园遇到问题 
       (一) 幼儿教育软件问题严峻 
       软件是信息载体,是计算机得以发挥其功能的工具,没有软件,计算机无法运行,没有教育软件,幼儿计算机教育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我国当前幼儿教育软件相对数量不多,种类比较单一。 
其中训练-练习软件占据了主要市场,这类软件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把根据幼儿发展的具体目标,然后围绕这些发展目标和学习内容编制单一软件,比如英语学习软件,记忆力,数学,语言类软件,这些软件忽视情感与社会性,重视技能和试误,以重复的操作和练习为主,绝大部分都是不适宜的。缺乏综合性,开放性的软件。 
        (二)教师的能力无法适应幼儿计算机教育的需求。 
       首先,接受幼儿计算机相关培训的比例低。调查发现,在教师中,参加过幼儿计算机培训的教师占51.6%,按道理,这个比例不算低。但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但是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机房的老师,因而实际接受过计算机相关培训的教师肯定低于50%。相对于这些“好园”的其它幼儿园的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幼儿计算机教育培训的内容有所偏颇。调查发现,接受过计算机教育相关培训的老师中,只有3名教师参加过关于幼儿计算机教育的培训。其它教师接受的培训主要以文字处理,windows系统操作,课件制作软件,网络互联,硬件维护等为主要内容,这对如何开展和如何指导幼儿计算机教育帮助不大。 
最后,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许多老师非常渴望学习计算机知识,非常渴望能在幼儿计算机教育方面接受培训和指导,但是却很难找到相关的培训机构。 
          (三)硬件问题 
       硬件配置是计算机教育开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幼儿计算机教育的效果。当前幼儿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陈旧,运行速度慢:有57.1%的幼儿园的操作系统为win95甚至win3x,有些幼儿园甚至还在使用286的机子。在家用计算机已经广泛使用win98和win2000操作系统的今天, win95以及win3x操作系统以及286等老机型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 
另外,幼儿园计算机外围设备不齐,所谓外围设备是指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光驱、软驱、麦克风、耳机以及打印机等。耳机可以避免影响别的孩子,麦克风可以录入孩子的声音,让儿童和计算机更好的互动。在80年代买的机器中,绝大部分没有光驱,80%以上的幼儿园没有为孩子配备耳机,另外没有一所幼儿园为孩子们配备打印机。要知道即使跑得最快的计算机,如果外围设备不齐,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 

       七、计算机教育在幼儿园的前景 
       计算机教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圻的”要想让计算机在幼儿园生根发芽,要看我们的新一代的幼儿教师去实现。也能让伟大的导师“邓小平同志”含笑九泉。我们坚信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计算机有朝一日会在幼儿园茁壮成长,成为幼儿教育心不可少的要素。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学唐诗FLASH:古朗月行 (唐)李白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