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教论文: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实践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haly 感谢 shaly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幼儿在早期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其情感发展有着很大的启蒙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非常重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我园是一所以开展社会性教育为课程特色的幼儿园,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共同生活的社会准则,这对于幼儿的人际交往、情感认可、解决问题、控制负面情绪等方面的社会性情感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从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人手,重点研究如何挖掘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培养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内容,设计并实施适切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获得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 
   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社会化”的特点,尽管同一年龄段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水平不同,除了个别幼儿较为消极,但总体都趋向于积极,表现为有自信心、有自尊心、有同情心,愿与人分享合作、能宽容他人,诚实、勇敢、乐观、坚持等。我们通过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幼儿认识社会,引发幼儿与现实生活的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习得情感知识,获得识别情感、管理情感、表达情感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一)选择能激起幼儿情感共鸣的儿童文学作品
    为什么幼儿在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时情感会如此投入?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认为:“在他们接触文学作品时,甚至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区分开来,他们时常将艺术世界中塑造的人物、事件当做真实的现实来感知。”正因如此,幼儿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角色相联系,即角色的情感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幼儿为了抢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有的幼儿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这些行为都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消极的社会性情感的表现,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侧重于选择能够突出“交往与分享”的儿童文学作品。
    如《不开心小树》,故事中的不开心小树从厌恶身边的所有事物导致一个朋友都没有,到它感到孤独想找朋友,最后发展到不开心小树主动与伙伴接触,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随着不开心小树情绪的一波三折,幼儿能从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再如《金色的房子》,故事中的小女孩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金色的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小女孩的情绪变化突出了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二)选择能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儿童文学作品
    有的儿童文学作品常常用简明的文字为幼儿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还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将社会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融入其中,帮助幼儿认识社会,丰富情感体验。
    如《山坡上的约会》中,高大的鹤小姐和矮小的青蛙先生成了网络上的好朋友,它们无话不谈,终于有一天它们约定要见面了。小小的青蛙从未想过和它约会的竟然不是青蛙,高大的鹤小姐也始终以为对方是一只鹤,等到它们见面后,从无法认同、理解,到试着彼此回忆它们之间美好的交往过程,到最终打开心结,重归于好。作者用鹤与青蛙这一对反差较大的角色,阐述了一个看似夸张的故事,但仔细阅读后会发现,故事中两个主角所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幼儿乃至成人都会经历的——当交往的对象和自己有着巨大的反差时,只要抛开成见,彼此理解,就能获得宝贵的友谊。

  (三)选择能培养幼儿情感能力的儿童文学作品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社会性情感能力的表现。当儿童文学作品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内容时,幼儿很容易受其影响从而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即由认识而动情,再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情感能力得到提高。如看到“小刺猬拿起小獾做得极其粗糙的板凳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时,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真诚地称赞同伴,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看到“爱是一片小树叶,当两只小蚂蚁掉进河里,小树叶使劲地挣脱树枝妈妈的手,飘下河去,轻轻地托起蚂蚁漂向岸边”时,幼儿懂得了帮助别人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二、设计适切的教学内容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让幼儿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当教师选择了给予幼儿美的情感熏陶的儿童文学作品后,还要设计适切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帮助幼儿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形成不断自我鼓励,不断战胜困难,乐于帮助他人等积极向上的品质。
  (一)在感同身受中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我们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分别开展了“爱的系列”“心情系列…‘战胜困难系列”等活动,使幼儿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在感同身受中体会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对生活带来的推动力。如在“爱的系列”中,我们选择一系列有关“爱”的儿童文学作品,使抽象的“爱”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这一载体而变得真实又具体,帮助幼儿认识爱、理解爱,使他们可以在被关心、被照顾和被保护中真实地体验到被爱的感觉,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家人、爱自然,把爱的种子种在心底,等幼儿长大后他们就会懂得怎样去建立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爱护身边的一切事物。

  (二)在移情训练中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一般而言,受到幼儿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趣,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角色、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营造出欢快明朗的基调,使幼儿读起来心情愉快,整个身心都浸润在快乐的情绪中。在“有趣”的前提下,幼儿更容易认可他人的情感,教师可以采取移情训练,即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情感,通过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形成对事物爱憎分明的态度。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伴随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帮助幼儿在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一把“金钥匙”。在后续研究中,除了从社会性情感的角度利用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还将考虑如何从丰富社会认知、习得社会行为技能等方面挖掘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全面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闸北区实验幼儿园  贺海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合作办学协议书合同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