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民间艺术教育的幼儿发展价值分析
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向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幼儿全面素质的载体之一。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应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立足点和归宿。其核心目标主要指向三个方面:①实际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和优美,体验并认同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育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②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充分体验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愉悦。③促进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创新意识。我们认为:适宜、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
1.民间艺术教育能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
民间艺术教育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一种根基性的教育。民间艺术教育可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与社会文化背景,开阔文化视野,增强对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民间艺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审美是民间艺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民间艺术蕴含着创作者对宇宙、自然、人类的种种认识和情感,传递着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灌注到审美对象上,在欣赏被灌注了自己情感的“人格化”的审美意象时,孩子们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开拓幼儿的审美心胸,增进幼儿对民间艺术内容和形式要素的认识与使用,并潜移默化地引起幼儿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让幼儿充分体验审美所带来的愉悦。
3.民间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全脑功能和创造力的开发。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幼儿在参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时,必须左右脑配合,并更多地运用大脑的右半球,这将有利于促进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民间艺术强调主观想像、自由表现、感情抒发,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时,迁移已有经验,用民间艺术的语言大胆地进行想像和创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得到提高。
4.民间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时,应支持并引导幼儿自主地学习、探究,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研究性
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心向;富于激励的评价能让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民间艺术活动对专心、耐心、细心的要求,能培养幼儿的抗挫性、专
注性和坚持性;在参与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幼儿还能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并学习如何与同伴分工合作、如何进行环境管理和自我管理……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教育相融合,能较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创造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
上述关于民间艺术教育价值的分析仅仅是停留在理性层面上的。在实践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质的研究方法,注重民间艺术教育评价主体、方法、内容、标准的多元化,在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用爱心去细心观察,用童心去耐心分析,不仅对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而且对幼儿发展、变化状态进行分析与判断,考察幼儿进步情况、发展潜力和趋势,并藉此探究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我们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
1.行为观察。
在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民间艺术活动中最真实、最典型、最一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从中获得幼儿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反思、调整教育措施。自幼儿园民间艺术课题开题以来,,我园教师共撰写了相关的观察笔记150多篇,内容涉及民间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风格――自主性、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操作的熟练性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包括个案观察记录、秩事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
2.教育反思。
每周,我园教师都要对本周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结合在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和发展水平,思考目标和内容的适切性、教育策略方法的有效性等,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课题组反馈。
3.作品分析。
在民间艺术教育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注意收集孩子们的民间美术作品,如小班幼儿的剪纸、撕纸;泥塑、染纸作品,中大班幼儿的剪纸、撕纸、泥塑、扎染、中国结作品;在与幼儿交谈、了解幼儿创作时的体验与想法的基础上,大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每一作品的主题、用色、创造想像、表现技能等进行认真的分析,从中探寻幼儿民间美术操作能力、创造表现能力发展的轨迹。
4.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为准确反映民间艺术教育与幼/L发展的关系,我园建立了以“民间艺米活动中的幼儿”.为主题的《成长档案》,对每一名幼儿进行个案跟踪,收集幼儿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现记录,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描绘每个幼儿的发展过程,从多角度、多侧面来判断每个儿童的优势智能和发展潜力。
5.调查访谈。
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注意收集来自多方面的教育评价信息(如下表)。在研究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时,园长、教师、同行、幼儿、家长、社区均是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家长们纷纷反映:“孩子进步明显,尤其是动手能力。”来园参观的嘉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想不到孩子们在活动中能这样专注,许多孩子都很大方地与我们分享成功的快乐。”民间艺术场所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啧啧称赞:“这么小的孩子能说出这么多民间艺术的门类,真不简单!”孩子们更是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真丰富,瞧,这是我搜集的资料”“这是我的作品!”“我的进步呀,可多喽!”……
对象 |
内容 |
方式 | |
幼儿 |
幼儿发展中某些难以用行为表现出来的认识方面的问题: |
主要用谈话方法: | |
家长 |
家长对幼儿发展情况的评价 家长对民间艺术教育的认识与评价 家长对民间艺术教育的建议 幼儿在家庭环境的行为表现 |
问卷调查法 团体访谈法 个别交谈法 | |
社 会 |
幼教同行 |
对我园幼儿与外园幼儿发展情况的对照评价 对民间艺术教育的认识与评价 |
个别交谈法 |
小学教师 |
已升入小学的孩子与从别的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在发展上的差异 |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 |
共建单位有关人员 |
对来园与幼儿共同活动时及幼儿去相关场所活动时表现的感受与评价 |
个别交谈法 |
6.情景测试。
在幼儿园较系统地开展民间艺术教育之前以及每学期的期末,课题组均要采用情景测试的方法,随机抽取小、中、大班部分幼儿,将其置于与实际活动场景相似的情境中,对其行为进行观察,集中获取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民间音乐、文学、美术的审美感受、创造表现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并由此去推知孩子在情感、态度、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从测试中,我们发现:通过较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我园幼儿积累了初步的民间艺术经验,对民间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对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的民间艺术作品的敏感性明显提高;孩子们很喜欢我国经典的神话、传说故事,许多孩子不仅能较流畅地讲述故事内容,而且对这些故事有自己的见解与评判;孩子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技能,想像、创造、表现等艺术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自主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细心、愉快,表现出了较强的独立意识,绝大部分幼儿能大胆、自信地与人交流,自我评价较积极……多种渠道,都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园立体式展开的民间艺术教育是比较适宜、卓有成效的。这表明:在幼儿阶段开展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民间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个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培育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作用。
目前,我们对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质的研究的方法,一些评价量表正在设计之中。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并据此不断反思民间艺术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及时加以调整,努力使民间艺术教育能更好地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高品质生活奠定基础。(赵玉兰 张赤华) 手工材料
关键词:民间艺术
-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2013/01/10
- 宁夏本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2013/07/15
-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民间艺术开发利用策略思考 2012/12/23
- 运用民间艺术丰富幼儿园小班游戏的实践研究 2012/12/11
- 民间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 2012/04/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