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活动规则”教师培训案例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培训班是我园为各位教师搭建的学习與成长平台,與同伴教师对话可以帮助教师个体寻找团队中学习对象及榜样,发现丰富的、适合自己进步與成长所需的学习资源。老师们观摩彼此的教育活动实践、分享彼此日常教学中的案例、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共享讨论结果與各种反馈信息——这种团队进行反思與研讨的形式,帮助了个体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與水平,通过对话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與理论水平。文中所讲述的是针对刚入职或教龄只有一年的年轻教师所开展的“萌芽班”的教师培训活动。
活动主题:如何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目标:在研讨活动中,让每个教师针对自身教育管理实践,讲述“如何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故事,通过经验分享、问题梳理、策略分类汇总,将散存于每位教师身上的、依存于情境性的经验性智慧,转化为教师实践性智慧,并作为日常指导活动的策略指南积累和传承下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在研讨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养成积极研讨的习惯。
活动准备:活动前我要求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在日常工作中最急需解决的“疑难杂症”,结果共收到十二个。然后我與其他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與梳理。在分类汇总时,发现许多“疑难杂症”具有共性——大家普遍认为要建立班级幼儿常规却难以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所以大家都急需通过培训班学习这个平台来解决这个难题。问题的普遍性为培训班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引发教师的共鸣,有利于形成集体智慧和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教师幼儿指导案例的分析與统计,我发现这些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程度较高,老师们的主要困难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有关班级幼儿常规的培养。
2 有关幼儿在学习中听从教学指令的指导。
3 有关幼儿在游戏中遵守活动规则的指导。
4 有关幼儿在同伴互动中遵守规则的指导。
5 有关幼儿在活动中交往行为的指导。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帮助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與价值
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與班级管理中,每个教师都积累了一些关于培养班级常规的经验,也有很多老师现在正为建立班级常规规范幼儿行为、引导幼儿遵守各项常规而煞费苦心,其中有喜悦、有欣慰、也有苦恼,但这种散存于大家身上、依存于情境的经验性智慧不一定被大家所明晰。所以,今天我们通过本次学习来分析和深入挖掘我们每个人在指导行为后所呈现的教育理念,把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集体的显性知识,以提高大家指导幼儿行为的水平。
班主任的一席话语使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清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與价值,点燃了大家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互动阶段:分享案例,探寻案例背后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與老师们汇总分析的结果。
班主任:在对幼儿的这四类(听从教学指令、遵守活动规则、同伴互动、交往行为)行为进行指导时,我们感到困惑较多。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只能先来解决大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商议,我们今天先集中研讨有关“引导遵守活动规则”的问题。哪位老师先来谈谈,面对孩子的不遵守规则,你是如何引导的?效果怎样?有什么问题?
W老师:我先来给大家讲讲我在这方面的困惑吧。
一次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在活动前详细地讲说了活动规则,小朋友们就开始到自己喜欢玩的区域进行活动。过了不一会儿,飞飞一脸愤怒地跑来向我“告状”说:“W老师,阳阳他赖皮,不能抛骰子了,他还一直抛。”说完飞飞把我拉到了棋类角。我过去一看,果然看到阳阳正皱着眉头连续地抛着骰子,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我见状连忙说:“阳阳,你怎么一直都在抛骰子呀,每人只能依次抛一下的。”阳阳说:“可我一直都抛不到6,我要抛到为止。”“那可不行,走棋子得遵守走棋子的规则。”这样的话语得到飞飞的共鸣,他连声说:“就是嘛,就是嘛,你赖皮,我不跟你玩了。”说完,飞飞就生气地走了。这样阳阳只能一人继续在桌子边抛骰子,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抛到6,他只好坐在椅子上生闷气,不一会儿也就放弃了。我连忙把阳阳叫住,和他好好聊聊刚才发生的一幕,我说:“阳阳,你怎么不遵守走棋子的规则呢?”可没有等我接着往下说,阳阳生气地转身走了,我愣住了……
在他们的活动中,当我接受飞飞的求助而要热心帮助解决的时候,飞飞失去信心以及出于对同伴的不满而生气地放弃了继续游戏,不给予我指导的机会,而阳阳也不接受我的教育。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苦恼呢,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威信,更觉得无可奈何,请大家来帮帮我。
班主任:刚才W老师讲述了自己在组织区域中遇到的一个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案例,其他的老师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Z老师:这样的事情我也遇上过,那是有一次我们班级的两个小朋友在玩跳房子的游戏,在玩跳房子游戏时,他们先猜拳确定谁先跳,“一、二、三,哦,我赢了,我先来。”妞妞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可欣欣却嘟着着嘴巴说:“你刚才出拳慢,是我出拳快,所以这次不算,重新来过。”妞妞同意了,于是第二次猜拳,果然第二次是欣欣赢了,这下欣欣开心了,妞妞不干了,两个同时来求助。于是我当起了裁判,我说:“你们再来猜一次,看第三次的输赢,谁赢谁就先来,这是游戏规则,明白了吗?”于是妞妞與欣欣就顺利地开始了游戏。我认为,当幼儿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老师适时地出现,以“裁判”的身份,帮助幼儿明确规则意识、掌握游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顺利愉快进行游戏,还可以让游戏规则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B老师:小班的孩子刚升入中班,小班时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才刚刚开始脱离,所以在走棋子的时候不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飞飞和阳阳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件,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在活动前像大孩子或成人那样约定活动规则,两人心中缺乏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所以玩着玩着就发生矛盾了。阳阳的这种行为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中班的孩子,他不断连续抛骰子是因为他着急,他抛不到6就没有出棋的机会,这样就让他觉得没有意思。还有是因为阳阳求胜心切的心理。老师在处理这样的事件的时候,老师不能忽略幼儿的心理,要从幼儿心理人手去引导孩子,比如w老师可以这样对阳阳说:“阳阳,你是不是很想很快抛到6呀?抛不到6你很着急是不是?”这样的语言可以迅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和他的心是相通的,老师是理解他的,从而缓解自己着急气氛的心理。在理解了阳阳的心理后,W老师再慢慢地告诉他走棋子的规则,而不是马上责问他你怎么不遵守规则呢?于此同时W老师可以参與到两个孩子的活动中去,给泄气、失望和生气的飞飞也一些鼓励與劝慰,做孩子心灵與行为的疏导者,游戏的合作者與支持者,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使孩子游戏下去,还能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游戏规则,怎样遵守游戏规则。
班主任:俗话说“教无定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有效方法,存在大量的尚未规范化與显性化的知识。通过W老师和Z老师讲述的故事以及B老师的讲评,我们发现面对幼儿的不遵守规则行为,大家采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但依据的都是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也告诉我们,对幼儿不合适行为进行指导前就必须先观察,后做情境分析,再选择指导策略,这样的指导才会有效。还有哪位老师来讲讲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时你是怎样解决的?
Z老师:我也来讲讲我是怎么应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纠纷的。
一天又是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说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同意了,小朋友们欢呼雀跃。很快教师里就三五成群——有的折纸、有的看书、有的走飞行棋。走近绘画的孩子,桌前坐满了五名孩子正认真地画着画,这时杰杰一手拿着纸和笔,一手搬着小椅子来到了绘画桌子旁,轻轻地说:“让过去一点好吗?我也要画画。”可没有人理他,于是他强行挤了进去,这下被挤的乐乐不高兴了,他怎么也不肯往旁边挪椅子,还说:“绘画区已经满了,不能再进来了。”杰杰也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想要画画,这里明明还可以坐的嘛。”我看到了连忙对杰杰说:“画画还可以找其他的位置,不一定非要坐在美术区里画,也可以画其他的东西呀,比如你去画自然角里的五彩椒,有的五彩椒已经开花,也有的结果了呢?”听我说完,杰杰就高兴地搬好椅子到自然角去画画了。
C老师:Z老师讲述的这个故事引发我的思考,只有绘画区才能画画吗?听了Z老师的故事,我发现Z老师很巧妙地扩展了幼儿绘画的空间,解决了幼儿之间的矛盾,更好的是满足了幼儿“我想要画画”的需要,这样做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要从幼儿心理角度出发”处理问题这个观点吗?
班主任:Z老师的做法确实充满智慧。当幼儿的活动中出现规则意识淡薄,不懂得怎样去遵守规则,甚至违反活动规则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先观察,再分析,最后寻求策略。对于在处理问题时,大家应思考的是规则在前还是约束在后的问题,如何制定活动规则,如何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等,确实是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还有其他老师来讲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吗?
三、形成共识阶段:总结教师指导策略中共性的内容
班主任:通过大家精彩的讲述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孩子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引导,现在我们再一起给这些策略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吧。
L老师:我给Z老师的指导方法取名为“心灵疏通法”,她从幼儿的心理入手巧妙解决问题,还及时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B老师:我给w老师的建议是应采用“及时疏导法”,发现问题应立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合适的教育策略,而不是一下被幼儿的情绪與行为所影响,而处于被动状态还束手无策的样子。
X老师:我给Z老师的做法又取名为“巧妙满足法”。
班主任:今天我们总结的这些有关于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方法,它的针对性很强,有效性的策划程度还需要各位老师的实践與印证。每个班级有不同的个体,老师们在借鉴與采用这些指导策略的时候,请大家思考着用、灵活地用,努力将这些方法用得顺手、顺利。
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犹如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就像是树上的果实,如果我们把这些能说明白的知识看成显性知识,那么就可以把能感受到、觉得有效但又模糊不清的知识看成是隐性知识。我认为隐性知识对发展的个体来说显得更加的重要。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很多“知而不能言者众”的隐性知识,只有当遇到具体情境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来。通过本次的案例分享與研讨,大家把有关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隐性知识显现出来,使其凝聚成大家的智慧與财富。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做个有心人,不仅研究幼儿,也研究自己,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变成我们专业成长的过程。(刘珍)
手工材料
关键词:遵守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遵守规则 2012/02/28
-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遵守规则奖红星 2010/12/26
- 遵守规则 2008/05/2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