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如何帮助幼儿合理疏导负面情绪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infen 感谢 binfen 上传 0人参与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和家长往往不太注重孩子的情绪。总是认为孩子情绪多变是由于年龄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成熟了。其实不然,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成熟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作为教育者,有义务让孩子学会拥有成熟快乐的情绪。 

   一、认识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幼儿的情绪发展对其个人与社会适应有着深远的影响,贯穿整个人生:情绪可以作为幼儿与他人沟通的一种方式,调节社会距离,用来与他人交流。如通过微笑,孩子可以向他人表示他喜爱的事物。心情愉悦笑脸迎人的幼儿,通常更容易获得父母师长的喜爱,并受到同伴的欢迎。相反,一个易生气动怒.爱哭泣的孩子,往往使同伴敬而远之,容易受到孤立。情绪影响幼儿认知发展。当一个孩子的情绪处在积极状态时,快乐向上,乐于学习,思维灵活,想象大胆、丰富并具有创造性。我们经常读到三四岁的孩子“创作”的充满灵气的小诗,看到色彩绚丽且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而当孩子情绪处在消极状态时,表现为沉默、呆板、反应迟钝且少言寡语。情绪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一个快乐的孩子往往胃口好,体质好;而心境不好的孩子往往面黄肌瘦,发育迟滞。不良的情绪往往直接诱发心理障碍。情绪还影响人格的发展,稳定持久愉快的积极情绪特征易于幼儿形成稳重、乐观、活泼等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则易形成多疑、孤僻、易怒等不良人格。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很差,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变化。如当孩子平心静气看连环画时,窗外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他们会立刻转移注意力,兴奋地大叫起来。幼儿的情绪还具有明显的易感性,如当成人做出恐怖的表情时,幼儿也立刻会出现恐怖的情绪反应,在童话音乐剧里,当大灰狼出场时,总伴随着低沉的大提琴声,以后只要这种低沉阴郁的大提琴声一响起,孩子往往会吓得闭上眼睛。幼儿情绪还具有易冲动性,孩子经常因争夺玩具而情绪激动,号啕大哭,但当父母用些搞笑的表情、幽默的言语给予安慰时,他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却马上发出笑声,又显示了幼儿情绪的易转移性。 

   二、合理疏导负面情绪 
   和成人一样,孩子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也会郁郁寡欢、怒不可遏、无理取闹,这很正常。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首先应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这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会说:“别这样,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其实,这样的表述否认了孩子不良情绪需要宣泄这一道理。这种教育方式非但不会使孩子真的没有负性情绪,而且会助长孩子的压抑和否认,而这种压抑常常在孩子青春期时变成一定的神经质倾向,有些孩子还会发展出一些心理问题。事实上,孩子感受到害怕才会知道要注意安全;孩子懂得羞愧才会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对的;有难过的经验,才能理解他人的悲伤。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要总是否认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更不要过分压制孩子的表达,我们应该接纳并合理地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⒈提高认识水平,进行情绪疏导 
   幼儿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处情境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而且对于同一情境或刺激,不同的幼儿可以产生很不一样的情绪反应。有一次,我班的王翔和佳佳为了争夺一个玩具发生争吵,他们虽然同样受到了我的责备,但反应迥然不同:王翔只是不快地低下了头,而佳佳顿时面红耳赤地指着一个小朋友的脸大声说:“都是你,让我被老师说,这本来就是你的错,呜……”说完竟嚎啕大哭起来。我想,佳佳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对自身错误缺乏认识,对老师责备不能忍受。于是,一方面遇到他做错了事,我尽量不去责备他;另一方面,我多次帮助他认识到老师的责备是善意的,如果碰到不满意的事或者哭闹的时候,只要老师一提醒就应该停下来,老师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通过多次交流,他渐渐提高了认识。再有不良情绪时,我就提醒他,他宣泄的强度不断减弱,时间也不断缩短。 

   ⒉进行暂时隔离,重在自我发现 
   日常教育中可见,当幼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发脾气,而成人为了让幼儿不发脾气或生怕幼儿的心灵受到伤害,则一味迁就。显然,这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做,会无意起到强化幼儿无理取闹的作用,使幼儿的不合理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到严重时,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出现哭喊、跺脚、打滚等暴怒现象。由于家庭教育的缺陷,幼儿在家中形成的不良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会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对此,我采取“暂时隔离法”,以使幼儿的情绪更好地、更快地平静下来。 
   记得带小班时,我班的李玉桐小朋友适应能力较差,稍有不顺心就会在教室里大叫。这类幼儿的行为表现,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情绪的抵触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想用叫声引起老师的注意,向老师发出要求关注的信号,然而却大大影响了幼儿的集体生活。碰到这种情况,我就请李玉桐暂时离开集体到教室的外面,并提醒他,在教室里大叫已经影响了别人,现在老师同意你在外面叫,待会儿再进教室,既然老师同意你叫,就不会批评你。这种“暂时隔离”一开始效果不明显,李玉桐在教室外面仍旧大哭大闹,但二三次下来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叫声并不能起作用,特别是他观察到自己在叫时,老师和小朋友们“看都不看自己一眼”,于是他觉得这种叫的方式没意思了,经过多次、反复“脱离现场”后,老师和小伙伴等促使他“叫”的强化物在他的脑海中消失了,他现在已经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交往了。当然,这种“暂时隔离法”要小心使用,只能针对某一些幼儿,而且每一次时间不应过长,而且,还要有人配合暗中监视幼儿,以免发生意外,隔离的环境要避免其他刺激物。 

   ⒊培养广泛兴趣,转移不良情绪 
   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活动,广泛地与他人特别是同龄幼儿交往,是让幼儿学会积极的情绪宣泄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尤其要教育幼儿在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能将自己长时间地束缚在引起自己不满的地方或活动上,要让他们学习运用转移的方式消除不良情绪,在遇到挫折或冲突时,不能将自己的思想陷入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绪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游戏中去。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玩“滚地雷”的游戏。在第一批孩子中我请了乐乐。看得出乐乐是非常喜欢这个游戏的,可惜的是第一个回合乐乐就输了,他急得要哭出来了。我却笑着对他说:“乐乐,你最爱讲故事了,待会儿游戏玩结束了,老师就请你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好吗?”他使劲地点点头。游戏完后,当我看到乐乐正有声有色地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我心里乐了,因为他不再为“输”生气了,我的“兴趣转移法”“赢”了。这种“兴趣转移法”不仅使幼儿的情绪得到良好的发泄,还能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⒋充分理解孩子,允许向“我”宣泄 
   幼儿在遭到冲突或挫折时,往往会将事由或心中的不满感受告诉老师,以寻求同情和安慰。幼儿经常性地“告状”曾在幼教界引起过一定的议论。其实,这种以寻求支持的方式应付心理压力的策略,对于幼儿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它不仅体现了幼儿对老师的信任,同时也是幼儿消除心理郁积的常用方式。在幼儿宣泄时,如果教师处理得不好,或批评,或不在意,那么以后幼儿会不知不觉借助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应付各种不良情绪,摆脱情绪的困扰。如自我压抑,向他人投射等。面对孩子的“告状”,我们可以尝试做到这些: 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当孩子“告状”时,我们不应以“去,我忙着呢”或简单地应一句“知道了”这样的方法去对待,这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我们应耐心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弄清事实,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弄清孩子“告状”的原因,适当安慰孩子,但不应完全相信自己孩子的话,应鼓励、启发孩子说出事情的过程,想想是谁的错,该怎样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敢于向我们将自己的情绪真正宣泄出来。

   ⒌设置“冲突”情境,给予“补偿”教育 
   通过设置冲突的情境让幼儿自己感受并给予补偿性的教育,也是引导幼儿正确选择与社会行为规范相一致的宣泄方式的有效教育方法。教师对于幼儿表达的情绪体验、感受,不应妄加批评或评论,而要通过设置“冲突情境”教会幼儿表述自己的感受,讨论和商量出合理解决的办法来。在冲突情境出现后要让幼儿自己进行评论,并学会寻找解决矛盾、让冲突双方都高兴的对策,让幼儿通过讨论,自觉、心悦诚服地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去做。经过多次“情境冲突”的讨论,幼儿是可以学会怎样正确地宣泄情绪的。 
   我曾组织全班幼儿讨论过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自我“冲突情境”是:“小明非常需要一双旱冰鞋,但爸爸忘记了给小明一双旱冰鞋的许诺,小明心里很生气。那么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在讨论中有90%的幼儿说:小明会失望、不满、气愤;80%的幼儿认为小明应该与爸爸大吵大闹,不理睬爸爸等。可见对幼儿进行情绪宣泄的补偿性教育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有效。“补偿教育法”既合乎情理,又能使幼儿接受。 

   ⒍引发积极情绪,培养良好性格 
   积极的情绪是防御外界环境或机体内部不良刺激困扰的有力屏障。通过对本班幼儿的调查研究,我认识到:性格活泼开朗的幼儿大都能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即使想要释放心中的不满,也会选择较为合理的宣泄方式;而抑郁、孤僻的幼儿则反之。性格活泼的幼儿大都交往能力较强,接触的面又广,对自己充满信心,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会寻找各种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而抑郁、孤僻的幼儿常常遇事无主见,胆怯,退缩,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无法控制。我班刘家琪是一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平时很爱哭,连鞋带系不好、文具找不到也要哭,而且哭起来就一发不可收。对于她,我除了给心灵上的抚慰外,还努力引发她的积极情绪。我常常对她说:“刘家琪,你笑起来最好看了。”平时一有进步(遇事不哭)我就表扬她,后来,她改掉了老是哭的坏毛病,在班级里她也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认可,于是她笑容多了,哭声少了。 
   幼儿是一个有多种需要,特别是表达自己情绪需要的个体,老师和家长应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来帮助幼儿懂得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各种情绪,重视孩子的情绪宣泄,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和谐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形成积极健康和愉快的心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如何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能力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