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中的家长参与现状调查与思考
家长作为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若能参与孩子的教育,积极与幼儿园合作,使孩子在园获得的经验能在家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也使孩子在家所获得的经验在幼儿园活动中得以运用、扩展和提升,让家园教育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就能有利于孩子发挥各种潜能,获得健全人格的发展。
为了考察当前家园合作中家长参与的情况,我们运用半封闭式问卷和非结构式访谈进行了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家长。考虑到家园合作的城乡差异,我们特选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绵阳市北川县、乐山市井研县以及宜宾市宜宾县某乡镇的四所公办幼儿园,通过邮寄的形式发放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2份。访谈对象是这四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以及几位接受问卷调查的家长。访谈内容包括他们对家长参与及其意义的理解。对教师及家长角色的认知以及家长参与的频率、方式和水平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各界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家园合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无论是幼儿园园长、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家园合作的认识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改变。
第一,家长参与受到了广泛重视。根据调查资料,幼儿园园长、教师及绝大多数家长都已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受访家长表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愿意多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教育。
第二,家园沟通的形式与内容日趋多样。家园沟通不只局限于接送孩子时的当面交谈、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QQ群、博客、网络论坛等形式的交流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会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照片的形式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的情况。同时,家长之间也能通过这样便捷的方式互相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也会谈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日常行为表现、同伴关系等。家长对幼儿个性、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一位家长谈到:“幼儿园的学习快乐就好,因为快乐的童年永远值得珍藏。”另一家长说:“对于孩子来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步要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
这些积极的改变让我们十分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多数家长将自身角色定位为被动的配合者。
98%的家长认为家园合作主要由教师组织安排,家长只需积极配合,教师需要他们帮助搜集材料,他们就配合搜集,教师若邀请他们参加活动,他们也尽量参加。仅有极少数家长将自己视为教师的合作者,认为要主动与教师沟通,与教师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向教师提出中肯的建议,并希望教师能尊重他们的想法。可见,家长的参与仍是比较被动的。
第二,家园沟通不充分,且沟通对象单一。
家园沟通是家长参与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家园沟通仍比较缺乏。仅有45.1%的家长表示会经常与教师沟通,多数家长只是偶尔与教师交流。这种情况在乡镇幼儿园更甚,仅33.3%的家长表示与教师的交流较为频繁。对于家园联系栏。家长关注得也不多。访谈中,教师们也无奈地表示:由于班上幼儿较多,根本没有时间逐一与家长交流,除非家长主动,或是幼儿出现问题。另外,家长沟通的对象也多局限于本班教师或保育员,他们鲜有机会与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交流。
第三,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积极性不高。
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情况调查见表1。由表1可知,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做“临时老师”、协助制作玩教具和提供玩教具三类活动中,经常参与的只有极少数。
第四,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被边缘化。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价权。知情权即家长有权及时、准确地了解幼儿园情况和子女受教育情况。知情权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权利。决策权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体现,表现为参与幼儿园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在幼儿园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设置、教师考核等方面要听取家长意见,并赋予家长表决权和审核权。监督权与评价权的实现则是建立在知情权的基础上,并通过决策权发挥实质性作用。
在访谈中,一位园长谈到:“家长有一定的机会参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的一些规定、规章制度的设立会征求家长的同意,大部分家长同意了才实行。”然而在对家长的访谈中,没有一位家长提及曾参与幼儿园管理。多数教师也只谈到家长有权对教师工作作出评价,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8.4%的家长表示从未有机会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权利多局限于知情权,离实质性的参与相去甚远。
此外,在家长参与问题上城乡之间差异较大。
首先,在家园沟通频率上,会经常与教师保持沟通的家长在乡镇幼儿园仅占33.3%,在区县幼儿园占约42%。而在城市幼儿园达66.7%:在家园沟通方式上,便捷的网络沟通在城市幼儿园更为普及。在家园沟通内容上。区县和乡镇幼儿园的家长仍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城市幼儿园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
其次,在参与幼儿园活动上,城市幼儿园与区县幼儿园差异较小,但与乡镇幼儿园差异较大,尤以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观摩、协助制作玩教具以及提供玩教具为甚(见表2)。
二、讨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家长参与问题上是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都有责任。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鉴于多数家长对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幼儿园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参与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不要仅仅把家长当作物资、劳力“供应员”。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合理的要予以采纳,不甚合理的也要对家长说明原因,使家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和尊重,从而萌生主人翁意识,不再是“唯命是从”地配合,而能贡献智慧,真正实现合作。
第二,拓宽沟通渠道,弥补沟通不足。
家园沟通之所以不足,除了思想上不够重视之外,沟通方式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拓宽沟通渠道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沟通的不足。例如,在条件具备的地方,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家园沟通,既能打破时间、地点障碍,又能使沟通氛围更加轻松愉悦,还能实现群体互动,使沟通更为有效。在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可以进一步发掘传统沟通形式的能量,如,要求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和家访,并将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中。家园联系栏应及时更新,可以划分不同板块,设立诸如“天天看”“每周资讯”之类更新较快的栏目,吸引家长关注和参与。此外,教师可以为每个孩子建立一本家园联系册,记录孩子每周的表现,周末时让孩子带回家,家长阅读后写上反馈意见在次周一交还给教师。
园长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箱、电话公布给家长,或设立家长接待日,让家长在必要时能与园长沟通。此外,家长往往都比较关注幼儿在园饮食等保育方面的问题,幼儿园可以创造机会组织家长与食堂人员、保健医生等进行交流,促进其协商合作。
第三,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家长积极性。
要使幼儿园活动能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活动内容符合家长的兴趣和需要。如,家长学校培训的内容要选择家长近来比较关注的问题,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设计也要有所侧重,可以让家长带着问题来看活动,也可以让家长与教师共同策划和讨论活动主题和形式。让家长感受到他们的参与是有收获的,也是吸引他们再次参与的动力。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是否会扰乱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要尽量配合大多数家长的时间。
第四,协商参与范围,成立家长组织。
大多数家长对于参与幼儿园管理相当陌生,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也造成幼儿园管理人员对家长的能力不甚信任。对此,有研究者认为,家长参与的范围、内容、层级宜根据专业性的程度加以确定,专业性程度较高、与子女教育无直接关联的事务,如评鉴事项、经费安排等,家长参与可以少一点;专业性程度较低、与子女教育直接相关的事务,如安全、卫生问题等,家长参与可以多一点。而笔者认为,这一范围的确定也不应是幼儿园单方面的硬性规定,而应在家长实际参与的过程中,经由幼儿园与家长协商,达成共识。为保障家长权利的实现,幼儿园应组织家长推举代表,并成立一个具有实效的家长组织。
解决家长参与中的问题,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作为参与中的另一主体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家长与幼儿园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为幼儿发展创造优质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手工材料
关键词:家园
- 家园共筑,预防溺水 2021/06/17
- 家园共育,携手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2020/10/20
- 家园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记县中心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 2014/10/24
- 家园同步进行环境教育 2013/04/04
- 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13/02/1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