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幼儿的情感教育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anlan 感谢 canlan 上传 0人参与

  关键词:情感教育;良好情感;幼儿
  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幼儿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未来国民素质的体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社会性领域中提出:“幼儿要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因此,从小班幼儿抓起,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是很重要的。幼儿时期形成的情感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的作用,如何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持续探寻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的缘故,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像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让孩子逐渐地学会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如孩子刚入园时,我们应面带微笑地去迎接、拥抱每一个孩子,并主动向孩子们问好,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我会主动打电话家访了解其病情。渐渐地,当得知同伴没入园时,很多孩子也会试着问原因,试着关心同伴。孩子们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当我们的教育时时刻刻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时,良好的情感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

  二、创设主题环境,发挥其教育作用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刚开学,环境就成了我们重要的情感教育资源。大环境有走廊、通道、楼梯,小环境有活动室的四周,如墙饰《老师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孩子们在哭哭啼啼声中,画面上的老师、小朋友及小动物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场面渐渐使他们受到熏陶,化哭啼闹为微笑;又如《祖国我爱你》《美丽的家乡》《我的家》,孩子们在“会说话”的墙壁上感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等的情感熏陶。不同的环境能诱发出不同的品德行为,因此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阶段品德教育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相应的“会说话”的环境,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会了互助、合作和分享,形成了良好的情感。

  三、挖掘身边事物,将情感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
  《纲要》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到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多关心孩子,加强联系和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争执,甚至还会做错事,此时,教师要及时处理,循循善诱,问清原因并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把它看作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如小椅子摔倒了,潘XX看见便轻轻把椅子扶起来,我就随机引导教育小朋友要爱护公物。又如班里耿XX小朋友走路时腿脚有点不方便,散步时经常掉队,我就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牵着他一起走,不让其掉队,渐渐让孩子们懂得关心、互助为自己带来快乐,也为别人带去方便。同时,在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时,我们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如游戏活动《小兔生病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知道要互相关心;语言活动《三只蝴蝶》,使孩子们知道团结友爱……各学科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了使情感教育深入孩子们的心田,我们还精心设计一系列参观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参观果园、图书馆、光前故居和中小学校,观摩部队的军事演习等。

  四、家园共育,形成共识,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启蒙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极为重要。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孩子们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自私”等不良的道德情感意识和行为。如何加强与家长 的沟通,形成教育共识呢?我们利用“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家庭对幼儿情感形成的重要性,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宣传。如开展主题活动《爸爸妈妈辛苦了》,我们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助教,通过他们的讲解、演示、操作等,让孩子们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激发孩子们热爱劳动者及尊重劳动成果。
  总之,幼儿的情感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聪明、勇敢,具有良好情感的新一代接班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重阳节(中班)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