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用沟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oyou 感谢 yoyou 上传 0人参与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沟通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让我的工作充满了乐趣,充满了温情。但在这之前,我也遭到过孩子的拒绝或排斥,遇到过令我尴尬的互动情形。
  一天,幼儿吃完点心后陆续回到活动室,从小抽屉里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玩了起来。我看到阿如拿着一辆玩具汽车专注地摆弄着,汽车时不时地发出“嘀嘀”的声音。许多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大家一下子围住了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个请求:“阿如,给我玩玩,好吗?”那个建议:“你的汽车借我玩,我把我的图书借给你看。”我瞅着场景如此热闹,也兴致勃勃地凑了过去。没想到,还没等我走近,有几个孩子便一下散开了。我并未意识到有什么反常,仍旧笑嘻嘻地想加入他们的行列。我主动发起“进攻”:“阿如,你带了什么车?”“汽车。”她低着头,小声回答。我又步步跟进:“你的车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头越来越低,手不停地抚摸着汽车,用轻得连自己都快听不见的声音说:“红色的。”我又进一步问:“你喜欢你的车吗?”她咬咬嘴唇,没发出任何声音。我只得自问自答:“你喜欢的,是不是?”她仍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我刚想调整一下自己的站姿,没想到,她觑着这个机会,抱着汽车哧溜一下跑开了,留我一人站在原地尴尬不已。
  这次失败的沟通经历在我心中掀起了千层浪。记得有一首诗歌写道:“儿童说:‘我们心灵的围墙有二十英尺,成人的梯子只有十英尺,你们永远也无法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真的只能一直徘徊在幼儿心门之外吗?要想走进幼儿的世界,我又该如何逾越这“十英尺的距离”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回想起来,我以前就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没有引起重视:幼儿往往在盥洗室等离成人视线较远的环境中表现最活跃,那小小的几平方米空间成了幼儿可以尽情表达的场所。每当我试图加入其中时,原本轻松愉快的气氛便会瞬间凝固。
  为什么我与幼儿的沟通会如此失败?为什么幼儿不敢在我面前畅所欲言?良好的沟通应该是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我反思,在和阿如的那次沟通中,是我无端干扰了孩子们正在投入进行的活动,我根本没去考虑幼儿当时内心是乐意还是抗拒的,更没有意识到幼儿是碍于我的权威地位才不得不顺从我的沟通要求的。这样的沟通注定是失败的,也难怪幼儿要借机逃跑了。
  教师发起的互动遭到孩子的拒绝,教师心里不好受。那么,教师平时又是如何对待孩子发起的互动的呢?情形一:当孩子充满期待地想与教师分享心情的时候,教师只顾手头的事务,应付几句,或者干脆直接拒绝:“老师忙着呢,别烦,自己玩去。”情形二:与孩子沟通时不去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是将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孩子,话语平淡、乏味,说教意味浓,命令语气居多。情形三:放任自己的情绪化表现,心情好的时候愿意耐心对待孩子,沟通效果较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则懒得搭理孩子。情形四:出于对一些孩子的刻板印象,回应时简单粗暴。如果“好孩子”来告“坏孩子”的状,教师往往会立刻责备“坏孩子”,甚至不容许“坏孩子”辩解;如果遇到“坏孩子”来告状,教师有时会选择不予理睬:“就你事多!管好你自己!”可以想象这时孩子有多委屈。情形五:少数人霸占了话语权。有的教师习惯于自己讲、孩子听,不给孩子讲述自己见闻、表达自身感受的机会;有时只有少数幼儿拥有话语权,多数幼儿仅仅是看客,难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总之,师幼在交流沟通中普遍存在倾听、理解、认同等方面的障碍,影响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这归根结底是教师观念上的问题。那么,有效的沟通该如何进行呢?
  师幼关系决不是一种教训与被教训、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尊重、融洽的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基础上的沟通是开放的,富有情趣的,有利于拓展彼此的经验,启迪彼此的智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角色意识,确立新的角色定位,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幼儿的世界。教师只有成为能和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快乐的同伴,孩子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和教师交流。
  吃完点心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天天在走廊里“嘿哈嘿哈”地舞动着手臂,脸上堆满了笑意。见我经过,他突然张开双臂拦住了我的去路。“嘿,我是孙悟空。你这个蜘蛛精,我要替天行道!”我心中一动,双手合十,道:“悟空,你看错了,我是唐僧。”天天把手缩了回去,说:“啊,师傅,有什么吩咐吗?”我继续慢条斯理地说:“师傅想请你把这些石块移到花果山上去。”天天双手作揖,高兴地说:“遵命。”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帮我把几张桌子从走廊搬进了活动室。
  在上述情景中,我不仅没有粗鲁地打断孩子的游戏,而且巧妙地加入了游戏,获得了孩子的认可。这以后,天天和我亲近了许多。时不时地跑来和我说话。有一天,他悄悄告诉我:“师傅,我爸爸昨晚喝了点酒,醉醺醺的。和妈妈大吵一架,还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真是个坏爸爸!”没过几秒种,他又笑眯眯地说:“不过我觉得星期天的爸爸还是挺好的,因为他会带我去游乐场,买我喜欢的,玩我想玩的,真是太刺激了!”
  拥有同理心是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条件。师幼要达成积极有效的沟通,需要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幼儿的世界,体会幼儿的心情,思考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一切。
  一天早晨,芸芸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向我告状,责备芸芸昨天回家路上遇见妈妈同事时不肯开口叫人。听完芸芸妈妈的讲述,我发现芸芸的情绪很低落,于是,我请芸芸妈妈到门外稍等,只留我和芸芸在活动室里。我将芸芸拉进怀里,注视着她的眼睛,轻轻地说:“是妈妈太着急了,让你觉得委屈了。我知道,芸芸不是不愿意叫人,你叫了,是在心里小声叫的。街上人太多,你感到不好意思了,对吗?”听完我的话,芸芸“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扑到我怀里,使劲点着头,我紧紧把她抱在了怀里。接着,我鼓励她有什么心里话要主动告诉别人。不然别人就不知道了。后来,我也和芸芸妈妈进行了沟通,尝试让她了解孩子的心理。
  在生活中,成人往往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比如孩子不肯叫人,就武断地指责他没礼貌,却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有一颗敏感的心,十分在意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态度,因此,教师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沟通必须是双向的。教师不但要主动与幼儿沟通,坦诚地告诉幼儿自己的想法,也要鼓励幼儿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申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沟通。
  一次,我班接到任务,要排一台绘本剧。考虑到淳淳接受能力强,我就安排他扮演《绿野仙踪》里稻草人的角色。我们紧锣密鼓地排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我接到淳淳爸爸的电话:“老师,淳淳今天情绪不好,不肯上幼儿园,追问他原因却什么都不说。”我飞奔到园门口,只见淳淳低着头一言不发地绞着手指,淳淳爸爸脸色阴沉,不停地问:“你倒是说话呢,到底怎么了?”他越说嗓门越大,淳淳的头更低了。我走过去,轻轻拉起了淳淳的手:“来吧,和爸爸说再见。”我边说边拉他往活动室走。我和他面对面地坐下:“今天淳淳很不高兴呢!来,说给我听听,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淳淳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那我来猜猜,是因为今天迟到了。所以不高兴?”淳淳摇头。“是小朋友欺负你了?”淳淳依旧摇头。沉默了许久,我突然想到昨天排练的节目:“是不是昨天排练节目太累了?”淳淳终于对着我点了点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来淳淳暂时还不想说,于是我说:“这样吧,你先去搭积木,等你愿意和老师说的时候再来找我,好吗?”淳淳如释重负地跑开了。下午吃完点心,淳淳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不想排练节目了,我也不想演那个角色了。”我很惊讶,但没有显露出拒绝的表情,依旧笑着问:“为什么呢?能告诉我吗?”淳淳说:“我想得很清楚了,我不喜欢演稻草人,稻草人跳的舞蹈动作很难,我怎么也跳不好,我回去也练了,还是觉得不好看。”我点点头说:“淳淳,因为老师觉得你学东西很快,才选你做稻草人的,不过我忘记征求你的意见了。所以我在这里和你说声对不起。你实在不想演的话,没关系的,大胆地说出来就可以了,别因为这个怕上幼儿园,好吗?”淳淳开心地点了点头:“老师,我会表演‘百变魔尺’,可厉害了!这个我倒是可以去表演的。”我哈哈一笑:“好啊,没问题,毕业典礼的时候你上台给大家演一个。”
  在师幼沟通中,我们有时会过于急躁,很少考虑时机是否合适,常常过早介入,不断追问:“为什么?怎么了?怎么搞的?”“你说话呀!怎么不说呀?不说拉倒!”……这类隐含不满情绪的追问让孩子有话也不肯说了,从而中止了沟通。确实,让淳淳扮演稻草人是我一厢情愿,淳淳虽不乐意,但碍于教师的权威性,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说出来,因而产生了逃避行为。当孩子不愿开口的时候,我选择了等待,给他时间,并鼓励他主动来找我沟通。最终,我也表达出可以理解并愿意尊重他的意愿,允许他说不。我体会到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渐渐愿意主动提出各种意见:“老师,今天餐后是散步时间哦,你可不要忘记。”“老师,我们今天画得蛮好的。不如办个展览吧。”“我今天搭的是双峰驼,不过尾巴要用到毛根,老师你提供一下毛根吧。”
  教师看到孩子做出一些看似调皮捣蛋的行为,往往会立即喝止,严厉地责备他们,却拒绝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以至于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良好的沟通机会。
  区角游戏时间,“建筑工地”忽然传来“哗啦”一声巨响。随即,圆圆的控诉声响了起来:“你干吗?”圆圆怒气冲冲地对着阿句质问着。淼淼也跟着说:“阿句,你好讨厌,你干吗来捣乱?”阿旬挠了挠头,想要申辩。还没等他开口,文文就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说:“老师,阿旬来搞破坏,他把我们的酒店推倒了。”我忙安抚他们,说:“别急,别急,让我们听听阿旬是怎么说的。”我转向阿旬:“阿旬,她们搭的大酒店是你推倒的吗?”阿旬点点头。文文一听。又按捺不住地叫了起来:“老师,你看,他就是故意捣乱的。”我示意让文文先安静下来:“阿旬,你把大酒店推倒了,文文她们可着急了,还很生气呢。你为什么要把大酒店推倒,能告诉我们吗?”阿旬仰起头说:“今天我开了家拆迁公司,她们搭的酒店是违章建筑,再搭过去就要把医院的门堵住了。所以他们的酒店要拆掉。”我一看,原来圆圆的酒店是紧挨着医院搭起来的,占用了医院的等候区。我恍然大悟,阿旬并非在故意捣乱,而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游戏行为。如果我武断地批评他。他必定含冤负屈了。因此,在游戏讲评时,我们就这一事件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建构区的活动范围和“拆迁公司”文明拆迁的要求。
  倾听是把钥匙,是一种沟通中的智慧。只要我们愿意在下结论前等一等,问一问,孩子就会向我们娓娓道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有需要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要求:当孩子想把生活的经历、内心的秘密告诉我们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诉说;当孩子有委屈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辩解;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总之,教师这个听众不同于其他听众,应带着思想去倾听,在倾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游戏区活动案例分析:不要剪这样的头发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